APP下载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教学转化研究思考

2020-07-27张莹

山东青年 2020年6期

张莹

摘 要:本文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学生在参加电子设计竞赛的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学转化的改革目标和研究方法,简要阐述了适合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教学转化探索思路。

关键词:电子设计竞赛;教学转化;网络课程平台

1 引言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1993年由原国家教委和信息产业部倡导的,在全国普通高校组织开展的四大学科竞赛之一,是面向全国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力措施。现在,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已越来越成为有关高校检验教学改革、学生综合素质的试金石,竞赛证书成了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依据。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从理论设计到实际制作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对于参赛学生来讲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同时这些要求也正体现了今后社会对相关专业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对学校而言,这就要求培养的學生不应是照猫画虎的高手,而应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富有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的人才。

2 本校现状

多年来,本校每年都组织十支左右队伍也就是约三十人参加电子设计竞赛,虽然在省级比赛中获得过各类奖项,但从总体情况分析,获奖率不高,突出成绩较少,截至2018年底,甚至从未有机会冲击国奖。每次参赛,在四天三夜的比赛过程中,参数选手疲惫不堪,指导老师精神紧张,但最终成绩总是差强人意。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电子技术理论基础不扎实。这可能是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通病,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喜理论学习,对知识模块仅限于表面的理解。这就导致了遇到新问题时,无法从基础的理论知识中去寻找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也就是不会融会贯通地将理论用于实践。

(2)分析赛题的能力有待加强。到了赛场上,拿到赛题后,很多学生觉得无从下手,或者分析赛题就得占据大量时间,从而导致比赛时间紧张。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大量的赛项训练,如果在赛前能多训练往年的各类赛题,这种情况将会得到很好的改善。

(3)前期准备不充分。从功能模块到常用芯片、元器件,再到纸箱、黑胶等,只有到了赛场上才会真正体会这些前期准备的重要性。由于事先考虑不足,经常会导致重要器件耽搁在路上、制作调试时间严重不足等情况。

(4)现场测试发挥不稳定。电子设计竞赛是作品选送型的,但必须有现场测试环节,要求参赛选手到指定测试地点进行现场评测。时常会有作品完成得很好、但现场测试掉链子的情况发生,原因有很多种:学生的心理素质不行,在现场过于紧张,导致操作失误;学生只会使用自己的仪器设备,到了测试地点之后发现现场的仪器设备不会使用;作品的制作质量不够好,经过长途运输后,出现了故障;等等。

3 改革目标

总体目标:对电子设计竞赛项目进行详细的教学资源开发,将完整的教学资源置于网络化教学平台,并依托所转化的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实施。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从海量的竞赛内容里选取最有代表性的内容,对其进行教学转化,并开发出完备的配套教学资源。

具体改革内容:

(1)竞赛训练项目设计。拟设计如下竞赛项目:信号源与有源滤波器模块、数控电压电流源模块、AD转换模块(含并行、串行、低速、高速AD)、DA模块(含并行、串行、低速、高速DA)、微控制器模块(含51、M3、AVR)等将开发出来。此外,将历年电子设计竞赛项目进行设计,成为备赛学生的训练项目。

(2)训练项目形成资源库。每个训练项目都有对应的PPT讲解、微课讲解、说明文档、指导书、参考资源库,以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自主掌握,减轻教师的指导压力。

(3)在网络平台上建立训练课程。将所有资源置于网络学习平台,可以把教学资源组合作为课程授课资源,也可以组合为训练课程,如此学生可以方便获得资源,并且,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和老师沟通,这些学生的问题及解答都积累在平台上,对于其他学生参考是很有价值的。此外,还可以积聚多位指导教师的力量,将竞赛项目不断拓展和完善。

(4)教学实施。在网络化平台资源建设完成后,经实际运行过程进行验证与修正。

4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搜集电子设计竞赛教学转化的方法,高校人才培养方法及实施等国内外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为课题研究创设一个较高的立论点。

(2)调查研究法。通过电子相关企业和电子设计竞赛的行业对人才的类型、能力、需求等现状调查,全面把握课题研究重点和基础,选准研究方向,突出课题研究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3)比较研究法。通过实施电子设计竞赛教学转化的实验班和非实验班的对比,实验班试验前后对比,通过及时跟踪监测、数据统计分析,发现总结实施电子设计竞赛教学转化的效果和意义。

(4)行动研究法。通过制定若干个电子设计竞赛教学转化实施计划,提出假设,反复实践,通过“设计—实践—研讨—修正—再实践”的行动研究方式,及时进行反思、评价和总结,形成有效的电子设计竞赛教学转化的教学改革模式和成功经验。

5 结束语

本教学改革研究的立足点是电子设计竞赛的特点、基于网络平台授课的人才培养的优势、高职学生学习现状及特点。在整合、集成、深化已有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从提高学生电子产品设计能力出发,构建了科学合理的教学资源,保证了人才培养的有效实施,具有坚实的理论支撑和现实可行性,并且在同类院校中也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单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浙江 金华 32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