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专业社团为依托的大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探析

2020-07-27陈燕

山东青年 2020年6期
关键词:技能培养软件技术

陈燕

摘 要:专业社团是培养企业对高职技能型人才需求的重要载体,有助于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本文首先探讨专业社团建设对高职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作用,然后以我院软件技术专业“梦马”专业社团为研究对象,从社团目前的运行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重点探讨专业社团建设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建议和举措。

关键词:专业社团;软件技术;技能培养

1、专业社团在大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中的作用

随着我院“新时代学生培养要有新作为”总体部署的不断推进,“433学生成才工程实施方案”的深入实施,学生专业社团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学院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执行多元化的教学改革,重点突出教学的实践性,突出学生专业综合素养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这其中,专业社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为:

(1)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专业社团依托学科、专业,结合自身兴趣爱好自愿组织的一个学生群体,学生本身的学习能动性较强。借助这个平台,学生可以参与社团组织的,比如:校企合作企业参观学习、专业知识比赛、专业知识学习交流等系列活动,不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而且能够让他们真正了解所学专业,培养学习的兴趣,进而引导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和方向,端正学习态度,创造良好的专业学习氛围。

(2)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专业社团作为第一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第二课堂的重要组织形式,在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内容、提升专业技能水平方面有着重要影响。社团在专业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下,以学生自主形式开展与专业相关的研讨、讲座、实验、实训、竞赛等活动,相互探讨,相互学习,使得所学专业知识得到不断的提升和迁移,通过有计划、目标明确的参加一系列活动,不但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眼界,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启发学生的专业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专业社团是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社团团长的统一安排协调下,由学生主动构思、计划、优化、实施各类活动项目,每位社团成员积极参与其中,通过专业社团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的互帮互助、促使他们精诚合作的意识,也锻炼了他们自身的综合能力,如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协调的综合能力。

2、“梦马”专业社团介绍及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各种类型软件产品层出不穷,用户对应用软件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前高职院校理工类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专业和学科的依赖性很强,培养出来的学生通病在于“工具型”多,创意性相对比较差。针对以上现状,我院软件技术专业增设“梦马”专业社团作为学生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其主要目的是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目前,社团共有软件技术专业大一至大三学生30余名,在专业指导教师的引领下,开展学术讲座、项目开发、技能竞赛等一系列活动,满足不同等级、不同层次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但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软件技术日新月异的形势下,本社团存在着思想观念偏差、硬件条件保障薄弱、社团成员构成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到社团的正常运行。具体表现为:

(1)学生思想观念存在偏差

一直以来,高校理工科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不够,主要表现为知识结构单一化、思维方式片面化、学习态度功利化等方面。“梦马”社团中,有部分学生“重技术、轻艺术”,认为软件开发以设计功能模块为主,侧重代碼的编写和调试,局限于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思考框架,对软件界面的前端交互设计不重视,缺乏宏观思考和整体有机联系的能力,这就造成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单一化,思维方式的片面化。

(2)社团成员结构不合理

“梦马”专业社团目前已有30余名学生,分布于各不同年级,符合当初设定的梯队培养的要求。但是由于高年级学生转本、就业、创业等方面的压力,所占成员比例较小。部分高年级学生,也由于上述情况,不能正常参与社团组织的各类活动,社团成员由于年级等原因,专业知识有所欠缺,很难组织参加专业性要求较强、层次较高的竞赛活动或企业实践训练项目。

(3)硬件条件保障薄弱

第一、受学院专业实训室和设备数量的限制。“梦马”专业社团已成立3年,到目前为止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第二,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实际运行需要经费的支持。学院支持“梦马”社团经费有限,学生又不能自筹经费,有些活动往往初期规划地很好,很有创新性想法,但由于没有经费的支持,活动不能正常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3、“梦马”专业社团建设举措

在职业教育改革新形势下,为了培养学生职业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紧紧围绕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梦马”专业社团成立3年以来,以企业参观、专业探讨、技能竞赛等方式开展了以应用软件界面前端交互设计与开发方向的一系列活动,为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起到了引导作用。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同时也暴露了相应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将提出相应的举措,以提升本社团的建设水平。

(1)进一步完善专业社团管理制度,规范社团管理

学生是专业社团的组织者、建设者,同时也是受益者。作为专业社团的一名成员,首先要明确专业社团的定位、建设的目的和意义,要从根本上杜绝思想意识上存在的偏差,要珍惜作为专业社团成员的一份子。如果一个社团没有结合自身实际,建立科学、合理的社团管理制度,社团成员分工、职责不明确,社团各项活动就不能顺利、有序的开展,失去了社团存在的价值。

(2)加强社团成员与专业教师的联系和沟通

专业社团的发展离不开专业教师的指导,专业教师依托自身专业优势和教学经验,对专业社团的整体运行和学生个体的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和专业上的问题。但由于专业教师自身繁忙的课堂教学和教科研任务,使得空闲时间较少,社团成员特别是社团负责人,更应该积极主动与专业教师联系、沟通和探讨。

(3)开放专业工作室,固定专业社团活动场所

对于设计、开发类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社团而言,学院应该全面开放专业工作室,给予学生固定的活动场所,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而达到专业社团建设目标。学院要将专业工作室和专业社团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将专业工作室作为一个固定的社团活动场所,做到全面向学生开放,并鼓励学生参与到工作室的日常管理工作中。

4、小结

学生专业社团建设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是打造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主要着力于具有专业性、科技学术性的社团活动的开展。学生依托专业,通过组织、参与专业特色的技能实践活动,不但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了学生专业学习的热情,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创新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付健.依托专业社团提升高职生职业能力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0(11):64-65.

[2]彭清,叶雨.高职院校专业技能型社团学风建设的效能案例分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11).

[3]马涛,谢攀科,钟在明.基于专业社团建设的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探析[J].职业时空,2016(12).

[4]王雪芳.专业社团对培养高职学生核心能力的作用——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七彩印艺协会为例[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89-91+100.

[5]尹清,尹靖.高职院校学生专业社团建设的创新与实践——以物流管理专业群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2019(1): 58-59,65.

(作者单位: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猜你喜欢

技能培养软件技术
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教育发展影响的研究
基于长三角地区需求的软件技术人才的培养
利用Java开发智能软件技术研究
基于软件技术的组合逻辑电路模型分析与实现研究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