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及教育引导案例分析
2020-07-27徐晓航李仁杰
徐晓航 李仁杰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也与社会各行各业产生了深度交融。在此背景下,“互联网金融”亦得到持续性发展,社会融资需求不断增加,各类网络融资借贷平台相继出现。高校大学生这一特殊而庞大的群体也成为了此类机构瞄准的目标。而大学生则因为社会经验少、思想未成熟、自控能力差、经济实力弱、虚荣心理强等特点,常常深陷“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诱惑,进而导致噩梦降临。另一方面,近年进入内地高校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逐年大幅度增加。他们许多人家庭经济困难,远离家乡到内地求学,生活、文化等方面又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因素导致他们更容易陷入“校园贷”的泥潭。
关键词:大学生;校园贷;法律风险;家校联动
一、案例概述
小阿,男,23岁,新疆泽普县人,少数民族。该生普通话水平差,学习基础弱,家住农村,家庭条件一般,爱玩游戏。该生因大一多次旷课而受到辅导员重点关注,经与其多次谈心谈话后,了解到小阿喜欢玩游戏经常半夜还手机不离手。在走访其同班同学过程中发现其出现向身边同学借钱的情况。随后辅导员多次与其家长联系,但因其家人都不会普通话而无法交流沟通。后经多方协助与其家长沟通了解到小阿在大一第一学期开销极大,其以各种理由向家中索要较大金额,其父母生平未离开过新疆农村遂相信了其谎言。结合多方信息,辅导员判断小阿在个人经济上出了问题。有了这一判断后,辅导员重新摸排了小阿向身边同学借钱的情况,并通知其家长减少给小阿的生活费。在掌握其借钱未还的基本情况后,辅导员再度约小阿进行更为深入的谈心谈话,多次谈话后,其终于坦承在多个网络借贷平台有借款的事实,并且已有多个项目逾期。
二、案情分析与处理
(一)问题关键点
1.主动了解该少数民族文化,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
2.帮助学生分析当前其存在的法律风险。
3.促动学生直面其存在的问题。
4.调动家长、教师以及同学的资源帮助其解决所面临的债务危机。
(二)解决思路
在知其存在非正常消费的情况后,辅导员怀疑其可能陷入了校园贷的泥潭。因与该生前几次谈心谈话均未问出其深陷校园贷的问题,所以需要与该生建立较为良好的信任关系。为了与其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辅导员主动了解维吾尔族的文化,从小阿本族文化入手,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又从法律法规层面向其普及缺乏诚信导致个人征信受损的严重后果。
同时,在与家长沟通后减少其生活费,辅导员帮助他一起解决困难,推动其显形。最终,在辅导员分析利弊后,在家庭以及借贷平台催款的压力下,其最终讲述了在多个网络借贷平台借款并以贷养贷的事实。
在得知这一预期结果后,辅导员通过在校的新疆驻点干部以及其家乡当地的驻村干部给其家庭讲述了他的在校表现和参与网络借贷并深陷其中的事实,向其家长讲解国家的法律法规,敦促家长先将同学欠款还清,再同借贷平台谈判达成和解。
(三)实施办法
1.了解文化,取得信任
陶行知曾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因此辅导员主动学习党的民族理论和宗教政策,了解该生生源地的风土习惯、宗教信仰、饮食文化、民族禁忌等,从而更深入、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性格、知识结构、语言和思维习惯等。
辅导员了解到该少数民族是具有崇尚劳动、强调克服困难获得美好生活的文化传统。于是,辅导员从其家乡风俗、饮食文化、父母辛勤劳动入手,以拉家常的方式多次與之谈心谈话进一步了解他的生活观和消费观,与之建立了一些情谊。
2.普及法律,旁敲侧击
与小阿建立一定感情基础后,辅导员与他就向同学借钱做了深入的沟通。事实上,学生涉及借贷或校园贷相关问题时,不愿全盘说出实情是诚信意识淡薄的体现。再加上学生金融法律风险意识薄弱,对欠款、违约、高利贷等内容没有准确的认识,想象不到其中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以及对其自身可能产生的危害。所以辅导员以其他高校“校园贷”产生的不良后果为例进行讲解,对其进行诚信教育和金融法律风险意识教育。
3.联动资源,找到真相
多次谈话小阿依旧没有坦白其向同学借钱的用途,但经过多渠道信息汇总后辅导员明确了其陷入“校园贷”的判断,通过各种渠道告知其父务必减少其生活费,一定程度上切断其资金链。同月,辅导员联络到一位与他关系密切的高中同学,得知两人均在在网络平台借款,且部分贷款已逾期。随后辅导员立即联同新疆驻校干部再次与小阿进行谈心谈话,从其目前的资金状况、借款违约的不良影响、“校园贷”逾期可能产生的后果以及父母对他的期望等方面进行突破。在前期的打底、父母的劝说、以及平台的催款压力下,小阿终于如实讲述了其在多个网络借贷借款的事实,并因借款的高额利息以贷养贷的情况。
4.教育引导,稳妥善后
在小阿如实讲述借贷经过后,辅导员立即让其将每一笔借款详细记录下来,并留存了平台借款数据的截图。辅导员通过在校的新疆驻点干部以及其家乡当地的驻村干部给其家庭讲述了他深陷网贷的事实,并向其家长讲解国家的法律法规,敦促家长先将欠同学的债务还清。同时对小阿就其金钱观、消费观以及诚信观进行了细致的教育,并要求其跟父母坦诚状况,请求父母帮助还款。明确小阿的借款数额后辅导员协助家长孩子同借贷平台谈判达成和解,同时考虑到小阿的学习状态,建议其休学回家调整状态,后经过其家乡乡政府、驻点干部等人员的共同努力,父亲帮助其还款并办理了休学。归家前,辅导员引导其与为归还欠款的同学签订借条,承诺在休学期间分期归还同学欠款。
三、案例反思与启示
(一)效果评估
在小阿同学休学期间,跟踪随访效果良好。其跟随父亲干农活,帮助家里卖枣子、核桃,所得收入用以填补之前家庭帮助他还的借款。通过劳动教育,帮助他逐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休学期间,其在辅导员的教育督促下,也归还了少部分同班同学的小额欠款,帮助其树立诚信意识。
(二)经验启示
1.辅导员个人应该主动学习和了解少数民族文化以及与学生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大学生的金融知识、理财知识以及常见法律法规的普及教育。可通过举办弘扬正确消费观、理财观的校园文化活动、比赛,丰富学生日常生活的同时,教育影响学生树立正确观念。
2.辅导员在发现学生特别是民族学生有牵扯“校园贷”的迹象时,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上报上级领导,及早介入摸清掌握贷款数额和可能影响的范围。在掌握情况后,需立即要求学生停止网络贷款行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同时,需加强对此类学生的心理关注,防范因还款压力过大引起的安全事件。
3.辅导员在工作中,还需注重家校联系、朋辈支持作用的发挥。特别是在“校园贷”事件中,一定要取得学生家庭的理解、支持和配合,这对于后期学生走出泥潭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在朋辈支持方面,多数“校园贷”涉事学生是受身边朋友影响,因此一方面要找到涉事学生的同类朋友为我们拨开事件迷雾提供帮助;另一方面要找一些优秀学生或学生干部加强与涉事学生的沟通交流,起到正面影响。
[参考文献]
[1]莫灿灿.高校“校园贷”乱象的危害、产生原因与规避策略[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1).
[2]沈威,范伟杰.高校学生工作案例分析的方法与技巧 [J].高校辅导员,2014(3):41-44.
本文系浙江传媒学院“辅导员专项科研项目”《互联网+时代“校园贷”风险防范与教育引导机制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 2018FDY007
(作者单位:1.浙江传媒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2.杭州师范大学,浙江 杭州 3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