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成熟期幼儿园教师心理弹性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2020-07-27张金荣陈汉英
张金荣 陈汉英
【摘要】对298名教龄为5年及以下的非成熟期幼儿园教师进行调查,探索幼儿园教师心理弹性如何通过工作满意度、情绪劳动策略影响其职业成熟度。结果表明,心理弹性与工作满意度均与职业成熟度呈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工作满意度、职业成熟度均与深层加工呈显著正相关,与表层加工呈显著负相关;心理弹性、职业成熟度与自然调节呈显著正相关,工作满意度与自然调节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工作满意度、表层加工、深层加工在心理弹性影响职业成熟度的路径中存在双重中介作用,即心理弹性既可以单独通过工作满意度或表层加工、深层加工影响职业成熟度,也可以通过工作满意度到表层加工或深层加工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职业成熟度;自然调节在心理弹性与职业成熟度间不具有中介作用。研究者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心理弹性;职业成熟度;工作满意度;情绪劳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20)06-0024-07
近年来,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幼儿园教师队伍迅速扩大。如何提升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成熟度,实现學前教育高品质发展,是当前研究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幼儿园教师职业成熟度是指幼儿园教师在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技能及个性品质等方面与教育工作相适应的程度。〔1〕职业成熟度高的幼儿园教师工作效能往往较突出,能更出色地完成职业发展任务。〔2〕可以说,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就是不断促进教师职业成熟的过程(刘天娥、海鹰,2017)。美国学者卡茨在针对幼儿园教师的训练需求与专业发展目标划分教师职业成熟阶段时认为,5年左右幼儿园教师才能实现职业成熟,〔3〕而5年以下的教师通常处于非成熟期。非成熟期教师往往处于将职前学习经验向职后工作经验转换并逐渐趋于稳定的关键阶段,与成熟期教师相比,他们更容易感知到更大的工作压力,体验到更多的负面情绪,从而给自身职业成熟带来消极影响。
幼儿园教师心理弹性主要指在幼儿园教育情境中,教师能够直面困难,积极有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与支持应对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从而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需要,提升自己心理素质和专业能力的积极心理特质。〔4〕心理弹性对个体职业适应具有积极作用。〔5〕相关研究表明,心理弹性与职业成熟度呈显著正相关。〔6〕当然,心理弹性影响职业成熟度并不完全是单一、直接的过程,它还可能通过职业情感体验、职业情感调节等间接影响职业成熟度。
工作满意度作为一种职业情感体验,是指教师对影响工作的各个外部环境因素的评价与态度体验。已有研究发现,高心理弹性的教师能对发生的事件进行积极的认知、情绪加工与解释偏向,〔7,8〕进而能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9,10〕降低职业倦怠的可能性,〔11〕最终获得较高的工作满意度。同时,工作满意度对教师职业成熟度有直接的影响,高工作满意度可以带来高职业成熟度。〔12〕因此,心理弹性可能会通过工作满意度间接影响职业成熟度,即工作满意度在心理弹性与职业成熟度间可能具有中介作用。
情绪劳动策略的运用体现了教师对职业情感的调节。情绪劳动是个体为满足组织要求而表达适当情绪的行为。情绪劳动策略即个体进行情绪劳动的方式,包括表层加工、深层加工和自然调节。表层加工主要指个体在内心真实感受和组织要求表达的情绪不一致时,仅仅从表面上(如调节面部表情、动作姿态等)表现出符合组织要求的行为,是一种“不真诚的扮演”。深层加工主要指个体在调整内在认知的基础上,“发自内心”地去体验组织要求表达的情绪,使个体内心感受与组织需要的工作情绪表达保持一致,是一种“真诚的扮演”。自然调节是指当个体内心的情绪体验与组织要求表达的情绪一致时,个体自然流露出与组织要求相符的情绪。〔13〕幼儿园教师是典型的高情绪劳动群体。然而,已有研究较少直接探讨幼儿园教师心理弹性与情绪劳动策略的关系。 因此,本研究假设情绪劳动策略可能在心理弹性与职业成熟度间起中介作用。
另外,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情感体验会影响其对职业情感调节方式的选择,即工作满意度会影响教师对情绪劳动策略的运用。已有研究表明,情绪劳动策略中的表层加工与工作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而深层加工、自然调节与工作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14,15〕综上所述,较少有研究者在一个完整的框架内探讨心理弹性、工作满意度、情绪劳动策略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幼儿园教师,尤其是非成熟期幼儿园教师职业成熟度的影响。纳尔逊(Nelson)等人提出的“系统特征-过程-结果”模型指出,个体的心理弹性、变化应对能力等系统特征会影响个体面对变化时采用的适应方式与经历的适应过程,进而影响适应的结果。〔16〕因此,本研究拟探索幼儿园教师心理弹性如何通过工作满意度、情绪劳动策略影响其职业成熟度。研究建立的假设如下。假设1,心理弹性、工作满意度、情绪劳动策略中的深层加工、自然调节与职业成熟度呈显著正相关,而情绪劳动策略中的表层加工与职业成熟度呈显著负相关;假设2,工作满意度、情绪劳动策略在心理弹性影响幼儿园教师职业成熟度中起双重中介作用。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浙江省8个城市的幼儿园中抽取教龄为5年及以下的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本研究共回收有效问卷298份。其中,公办幼儿园教师259人(占86.91%),民办幼儿园教师39人(占13.09%);男教师2人(占0.68%),女教师296人(占99.32%)。
(二)研究工具
1.幼儿园教师心理弹性问卷
该问卷由江可修订,〔17〕包括职业卷入(6个题项)、社会支持(5个题项)、问题解决能力(4个题项)、成就动机(4个题项)、自我效能感(3个题项)、自我接纳(4个题项)、情绪调控(4个题项)7个维度,共30个题项。职业卷入主要考察幼儿园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所包含的情感、愿意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对幼儿园教师这份职业的忠诚程度。社会支持主要考察外界能提供给幼儿园教师的支持,以及幼儿园教师自身对外界提供的支持的利用程度。问题解决能力主要考察幼儿园教师在面对困难或问题时,自身对问题解决的态度、能力和行为倾向。成就动机主要考察幼儿园教师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自身的态度、信念及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主要考察幼儿园教师对自身能否完成某项任务或达成某项目标的主观判断。自我接纳主要考察幼儿园教师对自身能力、价值以及现状和自身发展的接受和满意程度。情绪调控主要考察幼儿园教师的自我情绪调节能力与情绪体验。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从“很不符合”到“非常符合”依次为1~5分。得分越高,代表幼儿园教师心理弹性水平越高。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2,信度良好。
2.幼儿园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
该问卷由丁婷编制,〔18〕包括薪酬待遇(6个题项)、工作环境(5个题项)、人际关系(6个题项)、工作本身(7个题项)、自我实现(6个题项)5个维度,共30个题项。薪酬待遇主要调查幼儿园教师对工资、福利、职称和编制等的满意度。工作环境主要调查幼儿园教师对园所的物质环境、管理制度、工作氛围等的满意度。人际关系主要调查幼儿园教师对与同事之间的关系、与领导之间的关系、与家长之间的关系等的满意度。工作本身主要调查幼儿园教师对园所领导给予的赏识和认可、工作量的大小、工作自主权以及工作安排等的满意度。 自我实现主要调查幼儿园教师对园所进修培训、晋升、考核等的满意度。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从“非常不满意”到“非常满意”依次为1~5分。得分越高,代表幼儿园教师工作满意度越高。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7,信度良好。
3.幼儿园教师情绪劳动策略问卷
本研究在参考以往的《情绪劳动策略问卷》的基础上,〔19〕自编《幼儿园教师情绪劳动策略问卷》。该问卷包括表层加工、深層加工、自然调节3个维度,每个维度各3个题项,共9个题项。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依次为1~5分。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82,信度良好。
4.幼儿园教师职业成熟度问卷
本研究在参考周丽编制的《中小学教师职业成熟度调查问卷》〔20〕的基础上自编《幼儿园教师职业成熟度问卷》,对幼儿园教师职业成熟度进行调查。问卷分为职业心理成熟度、职业能力成熟度、职业生活成熟度3个维度,每个维度各5个题项,共15个题项。职业心理成熟度主要包括职业自我、情绪调控能力、职业信念、职业人格等内容。职业能力成熟度主要包括教学能力、自我发展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等内容。 职业生活成熟度主要包括幼儿园生活适应、家庭生活适应、家校关系适应等内容。职业能力成熟度维度从“不能完成”到“创新完成”依次为1~5分,其他2个维度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依次为1~5分。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4,信度良好。
本研究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园教师心理弹性、工作满意度、情绪劳动策略、职业成熟度的相关分析
由表1可知,心理弹性与职业成熟度呈显著正相关;工作满意度与职业成熟度呈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工作满意度、职业成熟度均与深层加工呈显著正相关,与表层加工呈显著负相关;心理弹性、职业成熟度与自然调节呈显著正相关,工作满意度与自然调节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二)工作满意度与情绪劳动策略的双重中介效应分析
分析发现,幼儿园教师心理弹性在园所类型、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 因此,本研究将园所类型、性别作为控制变量,探索幼儿园教师工作满意度、情绪劳动策略在心理弹性对其职业成熟度影响中的双重中介作用。本研究依据3种情绪劳动策略,分别考察3个中介路径模型。
由表2可知,在控制园所类型和性别变量后,3个模型中心理弹性对职业成熟度的直接效应置信区间均不含0值,说明心理弹性对职业成熟度直接作用显著;总间接效应置信区间均不含0值,说明间接效应显著。进一步分析间接路径发现,模型1、2中间接路径1、2、3的置信区间均不含0值,说明工作满意度、表层加工与深层加工策略,除了单独在心理弹性与职业成熟度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外,还存在链式中介效应。 在模型3中,只有间接路径1的置信区间不含0值,说明只有工作满意度在心理弹性与职业成熟度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间接路径2、3的置信区间均含0值,说明心理弹性不能通过工作满意度→自然调节或自然调节两条间接路径影响职业成熟度。
综合比较间接效应的相对大小,在模型1 中,表层加工的间接效应最大,效应比为45%;在模型2中,工作满意度的间接效应最大,效应比为55.55%;在模型3中,因为只有工作满意度的中介效应显著,因此无法进行间接效应对比。3个模型中,工作满意度→表层加工的链式中介效应最大,效应比为20%。3个模型具体的标准化回归系数见图1~3。
三、讨论
(一)心理弹性、工作满意度、情绪劳动策略与职业成熟度的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心理弹性与职业成熟度呈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水平较高的幼儿园教师在面对压力情境时,能充分运用内外资源调节心理状态,主动应对困难,〔21〕并通过较高的职业卷入、成就动机去激发积极的工作状态,提升问题解决能力,而且也善于与人合作,从而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形成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接纳水平,进而做出更多的适应性改变,促进自身的职业成熟。
调查也发现,工作满意度与职业成熟度呈显著正相关。工作满意度包括教师对幼儿园心理与物理环境、社会大环境中幼教行业发展前景与机遇、政策保障等影响自身专业发展质量的工作环境因素的评价与主观情感体验。佩克伦(Pekrun)的“成就情绪的控制-价值”理论认为,个体体验到的积极活动情绪(如快乐)或结果情绪(如希望),对学习绩效具有积极促进作用。〔22〕工作满意度作为工作场域下的成就情绪,同样具有动机功能,能直接激励幼儿园教师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升其职业成熟度。〔23〕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情绪劳动策略中的表层加工与职业成熟度呈显著负相关,深层加工、自然调节与职业成熟度呈显著正相关。表层加工强调教师对环境的反应。教师在违背自己真实情绪的情况下表达组织要求的情绪,需要较多的负面情绪抑制及伪装。教师体验到的内外情绪冲突会影响其自我真实感,而自我不真实感会直接导致个体情绪失调、情绪耗竭甚至抑郁,从而给职业成熟度带来消极影响。深层加工是教师在内心感受与组织要求的情绪表达不一致时,能以积极的思考、想象和回忆等内部心理过程,重新评价、理解或合理化负面情绪事件,从而使情绪的内部感受和外在表现达成一致,避免情绪失调或产生冲突,进而产生较高的自我真实感,促进职业成熟。自然调节是教师自然而然表现出与组织要求相一致的外在情绪,不需要太多调控的努力,既能与内心体验保持一致,又能满足工作需要,是情绪劳动的自动化形式。教师的自动调节越多,越能带来较高的职业成熟度。〔24〕
(二)工作满意度、情绪劳动策略在心理弹性对职业成熟度影响中的中介作用分析
中介效应分析发现,模型1和模型2的结果证实了本研究的研究假设。一是工作满意度在心理弹性与职业成熟度间起着中介作用。心理弹性水平较高的教师在压力情境下,首先激活的是希望和乐观精神,更愿意留在教师岗位上通过不断解决问题来获得成就感,〔25〕从而体验到较高的工作满意度,进而促进自身的职业成熟。二是表层加工、深层加工在心理弹性与职业成熟度间起着中介作用。高心理弹性能够帮助教师在面对压力情境时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减少表层加工策略的使用,而更多运用深层加工策略去实现目标。〔26〕深层加工消耗的心理资源较少,有利于教师更快地从挫折情境中调整恢复过来,再次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从而带来较高的职业成熟度。这与已有研究结果相一致。〔27〕三是心理弹性可以通过工作满意度→表层加工或深层加工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职业成熟度。链式中介效应的存在说明心理弹性影响个体适应的结果,绝不仅仅是通过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就是说,通过提升心理弹性,增进积极的职业情绪体验与情绪调节策略,进而促进幼儿园教师职业成熟度提升的路径是可行的。
在比较间接效应的相对大小时发现,模型1中表层加工的间接效应最大,3个模型中的链式中介是工作满意度→表层加工的中介效应最大,说明高心理弹性能直接或在提升工作满意度基础上间接促使幼儿园教师减少对表层加工策略的使用,帮助幼儿园教师实现良好的职业适应。已有研究也证实,与情境因素(如组织氛围、领导风格)相比,表层加工的使用受教师本身心理特征的影响更大。〔28〕而在模型2中,深层加工的中介效应小于工作满意度,说明深层加工与表层加工相比,除了受心理弹性与工作满意度影响外,还受外在情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已有研究认为,薪资待遇可能是教师更多运用深层加工策略的原因。〔29〕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本研究的发现。
模型3中的结果没有支持本研究的研究假设,只有工作满意度的中介效应显著,而自然调节并不能传递心理弹性对职业成熟度的影响作用。自然调节是内化了组织要求的情绪表达方式,本身并不消耗心理资源,是最理想的情绪劳动策略。〔30〕然而已有研究发现,自然调节的运用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小,而与教龄显著相关。〔31〕只有教龄较长的教师,在具有高度的职业认同与职业承诺并积累了较多情绪调节经验的基础上,与幼儿园环境因素高度融合后才能更多运用自然调节策略。也就是说,幼儿园教师需要经过多年的工作积淀,自身内外、自身与外在环境高度一致时,才能更多使用自然调节策略。而本研究的研究样本均是教龄为5年及以下的非成熟期教师,高心理弹性与工作满意度尚不能促使其较多运用自然调节策略来实现职业成熟。
四、建议
(一)将心理弹性因素纳入到幼儿园教师的准入考核中
心理弹性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短期内的培训和学习并不能显著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弹性水平。因此,幼儿园在招聘新教师时,不仅应当注重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应当注重应聘者的心理特质可能对未来教学工作带来的影响,将心理弹性因素纳入到幼儿园教师的准入考核中。 例如,幼兒园在测评与面试时,可以将教师的心理弹性、人格等心理特质作为测评的重要内容,同时通过情景模拟、投射测验等手段考察应聘者对情绪劳动策略的运用,从而选择心理弹性水平较高、热爱幼儿园教师职业、更倾向于选择积极情绪劳动策略的教师进入到幼儿园教师队伍中。幼儿园教师本身心理特质与教育工作的契合是其提升职业成熟度的重要前提。
(二)加强幼儿园教师入职后的心理培训
幼儿园教师群体中女性占大多数。已有研究表明,女性更情绪化,更倾向于运用表层加工策略。〔32〕本研究也发现,心理弹性水平较低的非成熟期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也相对较低,会更多地使用表层加工策略,职业成熟较慢;心理弹性水平较高的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也相对较高,会更多地使用深层加工策略,职业成熟较快。因此,幼儿园应当加强教师入职后的心理培训。幼儿园可以通过正念或积极的归因训练,引导幼儿园教师形成积极的自我暗示,提升其心理弹性水平与工作满意度。幼儿园也可以通过舞蹈、绘画、心理剧等艺术表达治疗方法疏解幼儿园教师的情绪压力,并通过团体辅导的方式教会教师提升自身心理弹性水平的方法,从而提升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帮助教师用深层加工的情绪劳动策略调节自身情绪,进而提升职业成熟度。
(三)完善幼儿园工作环境与师资管理制度
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弹性、工作满意度与幼儿园的工作条件、组织氛围与文化、领导支持、同事关系等均有一定联系,而且教师深层加工及自然调节策略的运用也容易受这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幼儿园应当积极改善园所工作环境,营造信任和支持的组织氛围,增强幼儿园教师的归属感,从而提升其工作满意度,进而提升其职业成熟度。同时,幼儿园应当考虑将情绪劳动纳入教师绩效评估体系中,完善师资管理制度,重视教师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尤其是非成熟期教师,从而使教师在高强度、长时间的情绪劳动而耗费较多的心理资源后能得到资源补偿,进而促进教师职业成熟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维良.教师职业成熟度的意义、标准及促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33-35.
〔2〕徐放,谭明,方翰青.中小学教师职业成熟度及其与职业价值观的关系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5,(12):81-85.
〔3〕陈惠津.教师职业成熟的阶段和标准〔J〕.教育评论,2003,(5):35-37.
〔4〕李琼,裴丽,吴丹丹.教师心理韧性的结构与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学报,2014,(2):70-76.
〔5〕张光珍,王娟娟,梁宗保,等.初中生心理弹性与学校适应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7,(1):11-20.
〔6〕王玉花.大学毕业生职业成熟度与职业决策困难: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3,(5):76-79.
〔7〕张凤.中学教师心理弹性与压力应对方式、情绪加工偏向的关系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6.
〔8〕杜琳.不同情境下心理弹性教师的解释偏向特点〔D〕.银川:宁夏大学,2014.
〔9〕范晓宇.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心理弹性、心理健康三者关系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6.
〔10〕刘艳娜.乡镇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心理弹性及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以图们市为例〔D〕.延吉:延边大学,2018.
〔11〕郭琴.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积极情绪的中介效应〔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8.
〔12〕〔23〕彭文波,吕琳,刘电芝.工作满意度影响教师职业成熟度:有调节的中介效应〔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95-101.
〔13〕任庆颖,张文勤.国外情绪劳动策略最新研究进展评述〔J〕.华东经济管理,2014,(3):152-158.
〔14〕王海雯,张淑华.情绪劳动策略与工作满意度关系的元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18,(4):599-613.
〔15〕胡艳华,苗培周,曹雪梅.小学教师情绪劳动策略与心理健康、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5,(1):111-113.
〔16〕D R NELSON,W N ADGER,K BROWN. Adaptation to environmental change: Contributions of a resilience framework〔J〕.Annual Review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2007,(1):395-419.
〔17〕江可.幼儿教师心理弹性研究:基于西南地区的调查〔D〕.重庆:西南大学,2017.
〔18〕丁婷.基于双因素理论的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和分析〔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2.
〔19〕孙阳.幼儿教师情绪劳动发展特点及与情绪耗竭的关系〔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20〕周丽.中小学教师职业成熟度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6.
〔21〕陈则飞.幼儿教师心理弹性的结构、特点及作用〔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8.
〔22〕R PEKRUN.The control-value theory of achievement emotions: Assumptions, corollaries, and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practice〔J〕.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2006,(4):315-341.
〔24〕黃敏儿,吴钟琦,唐淦琦.服务行业员工的人格特质、情绪劳动策略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学报,2010,(12):1175-1189.
〔25〕J Y HONG.Why do some beginning teachers leave the school, and others stay: Understanding teacher resilience through psychological lenses〔J〕.Teachers and Teaching,2012,(4):417-440.
〔26〕B KAVAS AYSENUR.Predicting career adaptability from positive psychological traits〔J〕.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2016,(2):114-125.
〔27〕王梦斐,李文俊,王怀勇.教师心理资本与工作动机对工作投入的影响:情绪劳动策略的中介作用〔J〕.心理研究,2019,(3):252-261.
〔28〕马淑蕾,黄敏儿.情绪劳动:表层动作与深层动作,哪一种效果更好〔J〕.心理学报,2006,(2):262-270.
〔29〕秦旭芳,刘慧娟.教师情绪劳动失调窘境与理性化调控〔J〕.教育发展研究,2016,(10):41-45.
〔30〕D ZAPF.Emotion work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some conceptual considerations〔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2002,(2):237-268.
〔31〕孙阳,王元,张向葵.幼儿教师职业承诺与情绪耗竭:情绪劳动的中介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4):497-502.
〔32〕张辉华,凌文辁,方俐洛.“情绪工作”研究概况〔J〕.心理科学进展,2006,(1):1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