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与案例分析
2020-07-26王鹏
摘 要:从八年级开始,学生开始系统地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为强化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教师需要切实注重良好问题情境的创设,并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文章从理论和案例两个方面,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展开讨论。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问题情境;创设;案例
新课改下的北师大版初中物理教材紧密结合新课改理念,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使得整个教学过程的引导性更强,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需要结合教材的实际和学情分析,创设针对性的问题情境,并激发学生注重问题的思考和探究,让整个课堂教学更加活跃。因此,对教师在问题情境创设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下笔者结合自身的浅见提出以下分析,并采用案例的方式对理论进行说明。
一、 初中物理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的概述
学生思维往往源于问题的驱动,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学习过程实际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当学生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下,往往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得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新知间容易产生不和谐的感觉,为消除这种感觉,需要学生基于问题的情境下探索问题的解决办法,并将问题解决作为实施学习活动的终点。由此可见,问题不仅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线,更是学生思维锻炼的基础和学习动力的源泉。所谓问题情境,主要是教师在一定条件下,紧密结合教材和学生认知水平,创设能促进学生产生问题和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具有刺激性的材料与信息。那么问题情境教学就是把學生置于可以利用自身已有经验来探究新问题的环境之中,这样学生就能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物理知识和学习方法。这是因为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的各种心理活动,往往需要在问题情境引导下,通过生动而又有趣的情境将学生情感体验唤醒,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能始终处于良好的问题情境下促进学生对新知的高效学习。
二、 初中物理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基本思路
一般而言,问题情境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①活动主体;②活动对象;③活动环境。就初中物理问题情境教学而言,教师需要紧密结合以下三个方面来创设问题情境:①属于学生探索和未知的内容;②学生思维动机,也就是学生要有解决所设置问题的基本意愿;③学生现有认知水平。笔者在此基础上,提出初中物理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基本思路。
(一)注重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创新
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基于学生中心的前提下,确保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具有民主、平衡、和谐、轻松的特点,且提倡学生加强对问题的探究,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促进学生自主创造性提升的同时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还要基于组织者、引导者的视角来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并切实加强教材的深入研究,精心重组教材,尽可能地将教材内容变得活动化,将活动变得内容化。在问题情境创设中,要提出适当问题,引导学生提出相关假设,并对假设进行论证,通过对假设的检验得出结论。由此可见,问题情境教学过程:情境→问题→假设→验证→获得结论。
(二)注重教材的掌握和学生学情的分析研究
教师在教学之前,需要切实做好教材的评估和分析,以做到更好地掌握教材,尤其是要掌握不同知识点的内在关联,探索新知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关联,使得静态知识变得活化。且确保教师所创设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在付出一定的努力之后才能解决,从而确保所创设问题的吸引力。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学情的分析,紧密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现有的生活情境,从而确保创设的问题情境更具有适宜性。
(三)注重材料的精选和巧妙的创设问题情境
为了巧妙的创设问题情境,确保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所以教师必须巧妙地进行问题情境设计,给学生创造发挥能力的问题平台,将学生创新思维有效地激发出来,在创设问题链的过程中,需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身心状态,切实做好选材,并对选材进行拓展,确保所提供的材料具有代表性和感性,这样学生通过分析感性材料就能掌握事物本质属性,从而顺其自然地将新概念引入。教师在选材过程中,需要提升材料的针对性和现实性,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将学生思维能力作为培养的重点,并且提升材料的趣味性和新颖性,这样学生在才能快乐地完成知识学习。所以教师需要在问题的提出、问题呈现的角度、问题展示的方式上进行精心设计,这样才能在喜闻乐见的情境中感受新鲜感,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的源动力。
(四)注重方法的选择和问题情境创设的质量
由于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较多,但是不管采取哪种方法,均需要注重问题情境创设质量的控制,以下笔者列举几种常见的问题情境创设方法,提出自身的心得浅见,仅供同行参考。
1. 基于生活实际促进真实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
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熏陶下,学生物理学习的基础就在于学生身边所处的物理世界,需要秉承源于生活的基本理念,在教学中将生活恰当的引入,才能使得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入。很多物理知识与学生生活常识会存在一定的冲突,而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疑问,让学生切实体会物理源于生活的理念,感受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所以教师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致力于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2. 基于物理实验促进生动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创设科学的实验情境,不仅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获得经验,而且还能为学生对新理论知识的内化奠定基础。而实验在整个物理教学中的比重较大,初中物理实验中,不仅可以把我们生活实际中观察不到的各种物理现象在实验中展示出来,而且还能彰显物理规律的本质所在,所以通过实验情境来描述概念和规律的话,就能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
3. 基于信息技术促进有趣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
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推动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比如利用多媒体可以展示有关图片、动画、音视频,把生活中有趣的物理现象、物理活动与课堂教学活动相结合,从而促进学生兴趣的激发,将学生情感唤醒,使得学生通过认知矛盾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4. 基于角色扮演促进良好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做,乐在其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所以教师在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时,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进行。学生通过不同的角色与所创设的情境来融合,采取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促进问题的处理。
5. 基于物理故事促进悬疑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
除了上述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利用物理故事来创设情境,并将学生学习兴趣作为导向,将学习内容与故事进行有机地结合,并且将探究问题和故事情节联系起来,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认知的驱动力,促进其迫切地想要找出问题的根源,从而通过对教学过程的掌控促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 案例分析
本节选取北师大版初中物理第八章《压力与浮力》中的第六节《物体的沉浮条件》教学片段,对初中物理问题情境创设的理论分析进行实践分析。
(一)导入环节——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
首先为学生简单地介绍活动实施的情况,具体情况详见表1。
将橙子和西红柿同时放入水中,要求学生观察其沉浮的情况。
其次,为学生提出问题情境:当橙子与西红柿同时放入水中后,二者的沉浮情况会怎么样?学生则相互探究和讨论,虽然一时难以形成共识,但是课堂的气氛得到了活跃。此时教师就需要进行实验演示,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后可以发现,橙子体积较大,能浮在水面,而西红柿体积较小,但是西红柿下沉。在此基础上,为学生继续提出问题情境:为什么橙子和西红柿在水中的状态不同?此时引导学生观察并积极思考其原因,从而得出基本结论:橙子由于体积较大,其排水体积比西红柿大,所以浮力变大,即物体水中沉浮与浮力有关。
再次,由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拿出与橙子体积差不多的土豆,再将其放入水中,学生发现土豆沉入了水底。此时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情境:为什么二者体积差不多大,土豆可以沉入水底,而橙子则漂浮在水面,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在认真观察实验的同时积极思考,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讨论,从而得出这主要是与物体自身所受重力有关,此时学生头脑中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物体的重力与浮力的关系如何才决定其在水中的沉浮呢?
(二)探究环节——探究物理现象的本质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三种不同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并得出如下总结:①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比本身重力大时,物体则上浮;②而所受浮力与本身重力相等时,物理则悬浮;③所受浮力比本身重力小时,物体则下沉。
其次,教师在烧杯中倒入清水,再将煮熟的蛋放在烧杯中,当蛋下沉到杯底之后,往烧杯中加入食盐,同时搅拌,学生发现蛋在烧杯中上浮。此时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后发现,物体在液体内沉浮时,与液体密度也有着一定的关联。此时教学可以继续创设问题情境:在液体中放置实心物体时,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决定了物体沉浮的规律是什么?这样学生通过互相探究得出规律,具体详见图1:
四、 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采取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对初中物理问题情境的创设提出了几点浅见,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实验演示激活学生情感,并产生认知冲突,将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出来。
参考文献:
[1]陈秋香.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与案例分析[J].当代教研论丛,2020(3):86.
[2]李军.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及相关案例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190.
[3]殷林平.分析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与案例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7(22):175-176.
作者简介:王鹏,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会宁县刘家寨子镇教育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