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采制方式

2020-07-26张志阳

新闻传播 2020年2期
关键词:后期制作新闻采访

【摘要】新闻采访与后期制作是新闻节目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品牌建设和收视率。本文分析探讨了县级广播电视台中的新闻采访工作要点和后期制作方式,期望对促进县级广播电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采访;后期制作

在县级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新闻采访是前期工作,要求新闻记者深入到新闻事发地现场进行采访,采编真实丰富的新闻信息,为后期制作提供大量素材。在新闻采访工作中,记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善于与受访者沟通,并以独特的采访视角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在新闻后期制作中,要求制作人员对现有的新闻素材进行编辑处理,使字幕、画面、声音等元素和谐统一,制作出高品质的新闻节目,为提升电视台新闻节目的收视率打下基础。

一、县级广播电视台的新闻采访

(一)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新闻记者在采访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提前了解新闻事件的背景资料,广泛收集相关信息,以确保采访能够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出现工作失误[1]。如,在采访劳动模范时,要对劳动模范的事迹、人生经历、家庭状况有所了解,并亲自到勞动模范的工作生活中,了解劳动模范最为真实的一面,增强新闻采访的感染力,为做好新闻深度报道打下基础。同时,新闻记者在采访之前要制定采访计划,确定采访方向,设计采访问题,避免在采访中偏离主题。如,在采访本县疾控中心的工作时,应将疾病防控工作的开展情况作为采访重点,而不能将疾控中心的相关领导作为采访重点,要始终保证采访的主题是向社会公众报道疾控工作现状的相关信息。

(二)确定新闻采访视角

新闻记者在新闻采访中要选好新闻视角,对与基层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新闻事件,要从群众的角度出发确定新闻主题,捕捉有价值的信息,深化新闻采访的立意。如,县级广播电视台的民生新闻要着眼于基层群众生活,多采访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突出受众的热点关注方向,从而确保新闻节目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在民生新闻采访中,记者要遵循平民化、本土化的原则,以“接地气”的采访方式深入到基层群众中,运用生活化的语言采访群众,报道当地的新鲜事儿,使民生新闻真正扎根于百姓生活[2];在农科类新闻采访中,记者要考虑到农民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运用通俗的语言进行采访,减少专业术语的运用,保证农民群众能够听懂,了解透彻。

(三)掌握采访提问技巧

新闻记者在采访时要灵活运用提问技巧,科学采用提问方法,保证提问紧紧围绕新闻采访主题。提问技巧包括以下方面:其一,开放提问。在采访没有限制内容的新闻事件时,记者可进行开放提问。如,在关于农村农民的民生新闻采访中,记者可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对被采访者不作出回答限制,并且记者的提问要保证被采访对象能够听懂。其二,范围提问。在采访有关政治、法律等方面的新闻事件时,记者要采用范围提问方式,不能提出敏感性、机密性的问题,把握好采访提问的语言,要做到专业、规范、立场鲜明。其三,科学提问。新闻记者要对不同的采访对象灵活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结合正面与侧面提问,保证提问的语义表述清晰,尽可能获取更加全面的新闻信息[3]。

(四)突出新闻采访个性

新闻采访要突出个性,挖掘新闻事件的不同层面,选出最有价值的视角进行采访,避免新闻采访千篇一律。在新闻采访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类似的新闻事件、采访对象,这时新闻记者要坚持推陈出新,善于找寻新鲜的采访视角,在类似新闻中发现新的采访点,给新闻报道增添活力。在类似新闻采访中,记者可将过去的新闻报道与当前采访的新闻联系起来,从旧闻中获取新的信息,避免新闻采访落入俗套。同时,新闻记者要转变采访观念,要求记者关注基层群众的现实生活,用敏锐的新闻触觉洞察有价值的新闻采访内容,不断增强自身对新闻线索的敏感度,始终保持正确的新闻价值观做好新闻采访工作,敢于采访报道社会中的不良现象,真实反映基层群众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二、县级广播电视台的新闻后期制作方式

后期制作是对新闻记者采访到的新闻素材进行编辑、包装和润色,其制作水平直接关系到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品质。在后期制作中,制作人员要从大量的新闻素材中选取最佳素材,根据新闻类型对素材中的画面、声音、字幕等元素采用视频编辑软件对其进行编辑,最终完成完整的新闻节目。

(一)画面编辑

在新闻后期制作中,画面编辑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做好此项工作能够保证新闻节目给受众带来良好的视觉享受。在画面组接时,要遵循视觉匹配规律和画面切换规律,保证画面上下镜头衔接流畅,要求画面与新闻主题息息相关,避免出现画面混乱。后期制作人员在画面编辑中要避免在一则新闻事件中长时间保持一个固定的镜头,防止新闻报道失去活力。制作人员应当根据新闻报道内容的主次关系进行灵活编辑,控制好画面的逻辑顺序,合理编辑远景画面、近景画面、全景画面、特写画面,并在素材编辑中配上同期声、后期字幕和标题,形成完整的新闻报道。如,在交通事故新闻的后期制作中,镜头画面可从近景切入,详细展示事发现场情况,之后过渡到远景,展示事发整个路段的交通情况,再组接中景,展示当事人、围观群众的采访画面。通过合理编辑画面,从而确保新闻报道过程逻辑清晰、易于理解[4]。

(二)声音编辑

在新闻后期制作中,声音编辑包括对现场音、人物对话、解说词、音响效果等声音素材的编辑处理。其中,现场音的处理是关键点,也是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部分。制作人员要对嘈杂的现场音进行降噪处理,最大程度还原现场音的真实性,并且保证现场音与现场画面相对应、解说词与现场情况相符合,达到声画对位的基本要求。电视新闻类型多样,在后期制作中要根据不同的新闻类型采用不同的声音处理方法[5]。如,在后期制作民生新闻时,可适当增加网络用语,或适当调高解说词的语调,使新闻报道充满活力。此外,在声音编辑中还可以适当插入音乐,用以渲染新闻事件的气氛,烘托新闻当事人的情感变化,以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如,在好人好事类新闻后期制作中,制作人员可对新闻当事人做好事的情景插入《好人一生平安》等相关音乐。

(三)字幕制作

新闻后期制作要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在字幕制作中要以研究新闻类型为前提,选准字幕基调,使字幕显示能够突出新闻的主次结构,有助于受众理解新闻内容。宇幕制作通常是在新闻画面的下方显示文字、图像、符号等内容,向受众准确传播新闻信息,所以制作人员必须保证字幕无错别字,对声音中用词不清晰的地方进行简短的补充说明,控制好字体的大小,尽量选择宋体、黑体等传统正规字体,从而使观众结合声音、图像和文字更好地理解新闻内容。同时,字幕的呈現速度要与音频节奏一致,字体颜色要区别于实际画面颜色,使实际画面和字幕能够对受众视觉产生冲击力,实现字幕与其他新闻报道元素的完美结合。此外,后期制作还要根据新闻主题制作出直观显示图表,用曲线图、柱状图、表格等将各项数据清晰地呈现出来,加深对新闻素材的挖掘,提升后期制作的价值。

(四)播音员出像编辑

播音员是新闻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闻报道画面中要编辑好播音员的出像画面,保持新闻节目整体画面结构的和谐性。一般情况下,播音员的出像画面可采用画中画的方式设置在整体新闻画面的左下角,控制好画面的合理比例,避免画中画过于突兀。为保证播音员出像画面与新闻整体基调相符,还要对演播室内的布景进行优化设计,调整好灯光,编辑好画面上的字幕、标题,使各个元素均符合新闻节目的基本色调,保证色彩搭配和谐。此外,播音员的服装颜色要区别于演播室的背景颜色,消除观众的视觉疲劳感。

结语

总而言之,县级广播电视台要做好新闻采访与后期制作工作,将新闻采访与后期制作作为提升新闻节目品质的关键环节,全力打造一支优秀的新闻采访和后期制作团队。在新闻工作中,记者要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确定独特的采访视角,善于运用采访提问技巧采编新闻信息,为后期制作提供素材,从而保证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品质。

参考文献:

[1]刘砚军.县级电视台新闻记者如何提高新闻采编能力[J].中国传媒科技,2018(10):104-106.

[2]肖景坤.浅谈县级电视台新闻记者采访策略[J].传播力研究,2018(10):52-53.

[3]张国军.市县级电视台新闻记者如何做好社会类新闻的采访策划[J].记者摇篮,2018(9):117-119.

[4]钟兰蓉.县级电视台新闻记者采访技巧初探[J].西部广播电视,2018(9):124-126.

[5]孔祥宇.试论媒体融合形势下县级电视台新闻采访的创新[J].传播力研究,2019(3):50-52.

【作者简介】张志阳,惠安县广播电视台编辑。

猜你喜欢

后期制作新闻采访
网络环境下电视台记者的角色定位及新闻采访对策
少数民族地区电视民生类新闻采访策略分析
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新闻采访工作
效果图后期制作中Photoshop的运用
新闻采访中的采访技巧运用分析
记者如何做好电视新闻采访
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的剪辑艺术
淡妆浓抹总相宜
影视同期录音的后期制作探析
浅谈电视节目编辑与后期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