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WOT分析模型的5G时代广播媒体发展刍议

2020-07-26金晓东

新闻传播 2020年2期
关键词:广电听众广播

【摘要】5G时代广播媒体面临新的发展问题,本文采用SWOT分析模型,结合5G通信技术分析了5G时代广播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提出要继续注重广播媒体的体验效应,弥补广播媒体与其他媒体之间的短板,加快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大力发展区别于网络媒体的内容创新等观点:

【关键词】广播媒体发展;5G时代;SWOT

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报社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会议明确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要做强做大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由此可见,媒体融合发展是当今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各类型媒体发展的重要方向。从技术体系来讲,5G通信技术的不断成熟,势必会强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所以探索5G时代广播媒体发展趋势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地展开探索,本文拟采用相应的科学分析模型——SWOT分析模型。基于SWOT分析模型,能够分析5G时代广播发展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因此,采用SWOT分析模型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途径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具体分析如下。

一、5G时代广播媒体发展的优势(Strengths)

广播媒体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演变,已经具备了自身的发展规律。5G通信技术的出现和不断成熟,使广播媒体能够以超高传播速率优化内容传输路径、以超低延时拓展广播收听体验,从而构建处处收听处处互联的广播媒介生态。5G时代广播媒体发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建更加舒适的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主要是通过感官建立的,广播媒体是以声音作为传播介质,刺激听众听觉感官,虽然缺少图文整合,但在5G通信的超低延时技术特征基础上,却更加凸显了广播与听众之间的情感交流,更容易为听众营造出一种不同的听觉体验。

(二)构建更加强烈的伴随体验

广播内容并不会直接影响听众的动作行为,在收听广播的过程中,听众往往处于无意识的接受状态。但在5G时代,这种无意识形态不仅仅局限于声音,也可来自基于高传播速率技术所实现的广播线上线下无缝连接,甚至可以进一步提高广播的视频化制作水平来创造更好的伴随体验。

(三)构建更加及时的互动体验

广播媒体的互动性在传统媒体领域中属于互动性较强的一种。及时的互动性,增加了收听率,同时也使得听众具有更高的亲切感。广播主持人对听众特征的深度识别,很容易形成“一对一”深度感受。但在5G时代,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使听众特征的识别从单一听众特征识别上升群体听众,通过对听众群体进行特征分析,使广播节目符合听众需求并强化互动体验。

综上所述,5G时代广播媒体的发展要继续注重体验效应,充分发挥广播与听众之间的沟通桥梁作用。

二、5G时代广播媒体发展的劣势(Weaknesses)

5G時代会对传统广播行业从业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专业人才的缺乏是掣肘广播媒体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5G时代的广播人要能够“和电视比内容”“和网络比速度”“和手机比创新”。

据媒介接触时间统计,媒介受众对电视的依赖度要大干对广播的依赖度,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电视内容的丰富性。5G时代的电视将会更好地开展内容云聚合、云分发、智能播控等创新业务,这将更大地提高电视媒介的内容丰富性,因此要考虑如何提高广播媒体的内容丰富性。

网络新闻产生的速度是有目共睹的。由于不受播出时间的控制,各种新闻类应用产品都能够第一时间将新闻发布在网络上,甚至可以进行高效的互动,以至于媒介用户更愿意使用网络获得新闻资讯。但这类新闻资讯往往更关注时效性而使得新闻资讯的深度不够,因此要考虑如何提高广播内容的深度以弥补时效性的不足。

由于手机的不可替代性,以及手机的电脑化发展趋势,使得各类创新性应用产品的出现层出不穷。媒介用户利用手机几乎可以满足各类需求,所以手机是目前听众接触时间最多的媒介。因此如何将手机听众的媒介接触倾向重新定位在广播上,迫使广播从业人员要在内容创新问题上展开深入思考。

综上所述,5G时代广播媒体的发展要弥补与其他媒体相比较所体现的短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三、5G时代广播媒体发展的机会(Opportunities)

2018年,广电总局印发了《关于促进智慧广电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智慧广电发展在七个方向:(一)深化智慧广电发展理念:(二)加快智慧广电内容生产体系建设;(三)加快智慧广电节目制播体系建设;(四)加快智慧广电传播体系建设;(五)加快智慧广电安全与监管体系建设;(六)加快智慧广电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七)加快智慧广电生态体系建设。其中,加快智慧广电传播体系建设一项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建立面向5G的移动交互广播电视技术体系。构建面向5C的移动交互广播电视技术体系的方法很多,而将广播媒体与人工智能等下一代计算机技术的深度结合是未来一项可行的方案。

人工智能是2019年两会的热词之一,即机器“像人一样思考”“像人一样行动”“理性地思考”和“理性地行动”。目前,广电行业与人工智能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结合,如在语音播报、新闻采编和电视指令语音控制等。但在更为细致的内容生产方面还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如新闻主题自动预报、新闻摘要自动生成、个性化新闻内容播报等,先就其可行性分析如下:

(一)新闻主题自动预报

新闻主题自动预报能够采集当前社会的热点,根据大数据分析技术判断出未来几天或一段时间内的新闻议题,然后通过人工智能领域中的网络爬虫技术,实时把握舆论动向,在广电网络中自动挖掘出与新闻主题相关的新闻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新闻记者采访新闻的工作量。

(二)新闻摘要自动生成

新闻摘要自动生成可以根据新闻文稿自动生成。其本质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算法(人工智能技术内涵之一)的文本摘要自动生成技术,但目前只要稍加改良,就可以结合语音文字转换技术提升为有声新闻的摘要自动生成技术。该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新闻编辑的工作量,尤其对于时效性极强的新闻,广播从业人员能够快速完成新闻播报前的准备工作。

(三)个性化新闻内容播报

个性化新闻内容播报能够利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挖掘特定播出时间内听众的特征,包括偏好特征、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等。其目的是精准定位当前听众和潜在听众,为其定制新闻内容(如娱乐新闻、社会新闻等),以获取听众的最佳反馈。该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听众收听率,增加广告精准投放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5G时代广播媒体的发展要充分重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提高广播内容生产效率。

四、5G时代广播媒体发展的威胁(Threats)

随着移动媒体多元化产品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基于网络的视听应用大量出现,挤占了原本广电产品的听众空间。根据我国2018年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02亿,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由2017年的97.5%提升至98.3%,网民手机上网比例继续攀升。因此,5G时代广播发展的威胁主要来自于以手机应用为代表的移动媒体产品。典型例子包括:(1)美食推荐类APP的应用已经对生活服务类广播节目产生了冲击,其可视内容(如图像、视频)所包含的信息量是广播难以超越的;(2)新闻推送类APP的应用使新闻无处不在,相比定时定点播报的广播新闻,其时效性优势无法比拟:(3)导航类APP的应用能够利用5G数据传输速率高、延时低的特点对道路选择、拥挤程度进行提示,这些功能在较大程度上已经能够替代交通广播的道路播报功能。

由此可見,对于网络的依赖已经大大超过对于传统媒体的依赖,基于网络的各类APP的大量出现,使听众不再单一依赖传统媒体获取生活资讯,这也是造成目前广播媒体收听率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充分建立内容创新机制以夯实广播媒体在5G时代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济生.把握5G机遇,建设智慧广电[J].视听界,2019(1):14-17.

[2]王昕,李阳.5G时代广电的发展机遇与价值创新[J].视听界,2019(1):18-21.

[3]赵海飞,杜浩寅.广电5G时代发展前景探析[J].传媒论坛,2018,1(24):83.

【作者简介】金晓东,哈尔滨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助理记者。

猜你喜欢

广电听众广播
同心守“沪”上海广电人在战“疫”一线
广电5G网络股权结构尘埃落定,“全国一网”整合在即
听众
周二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
广电车盒子全国首发广电车联网项目同期启动
怎样让竞职演说“挟持”听众
表达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