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2020-07-26庞伟杰
庞伟杰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一市镇中心小学 浙江宁波 315600)
目前,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文件,多次强调要加强劳动教育。用劳动教育增进学生的劳动观念,锻炼学生刻苦耐劳的意志,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但是,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能只着眼于农事。它要有新的内涵,体力、脑力都是劳动,更重要的是树立劳动精神,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学校依托农村地域优势,建设劳动基地,唤醒劳技课程综合实践功能。
一、基地建设,开辟劳动空间
建设劳动实践基地,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客观要求,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实践的重要途径。
(一)开心农场的设立
学校在校园东南角开辟了一个小菜园,作为小型的劳动教育基地。到后来,在进一步规划下,学校将此小菜园开发为开心农场,并为每个班级划分对应的农场区域,让每个班的学生都可以体验劳动的快乐和丰收的喜悦。围绕着开心农场,学校组织实施了各类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劳动意识得到培养。
(二)美丽花园的创设
紧跟新时代下的劳动教育理念,将教学楼周围的花坛开发为新劳动基地——美丽花园。在此基地中,每个班都承包了一个小花园。学生在小花园种植各类花卉,不仅能了解植物一年四季的变化,还可以感受劳动的艰辛,从而懂得劳动的价值。
(三)无土栽培的创设
学校还创设了新的无土栽培基地,为学生营造一个动手的空间,让学生接触农业的前沿,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动手欲望。将无土栽培技术引入劳动教育,让孩子们通过无土栽培技术种植各种蔬菜,不仅了解了无土栽培的种植方法,还真切地体验了科技种植过程的快乐。
二、特色课程,创设劳动载体
校园特色劳动校本课程的建设不是单一的模式,应该是多元的融合,跨越学科、突破课堂空间。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维空间的有机结合,让课程具有延展性。特色劳动课程建设不仅能让学生获得知识,也能让他们的技能得以锻炼,情感有所体验,思维可以拓展,精神得到提升[1]。
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我们努力挖掘校本潜力,以传承地方文化,发展学校特色,发挥师生特长为目标,对学校原有的拓展课程进行筛选。根据前期的调查安排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劳动实践拓展,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习惯和创新等劳动素养。
images/BZ_108_1302_974_1338_1009.png校园劳动 充分利用校内资源,促进学生劳动知识、技能、创新等素养提升images/BZ_108_1302_1084_1338_1119.png家庭劳动 用家庭教育来提升学生的自理、动手能力,体会劳动的不易images/BZ_108_1302_1194_1338_1229.png社会劳动 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劳动的社会价值
(一)校园劳动
课程主要由我爱劳动、我会美化、我能创作三大板块组成。我爱劳动主要包括开心农场和美丽花园两个项目,学生通过这两个项目进行基础的种植活动,了解基本的种植工具,植物的生长过程,理解劳动的不易,收获丰收的喜悦,也对劳动教育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1.我爱劳动,“体验+创造”
在开心农场中设置了较多的项目,如蚕豆种植、青菜种植、番薯种植等。其中番薯种植项目,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指导学生挑选合适的幼苗,在农场为幼苗挖穴,种植幼苗,观察记录、浇水管理。
在美丽花园中设置了枝枝蔷薇攀满园、朵朵葵花向阳开等项目。其中枝枝蔷薇攀满园中,从分发不同的蔷薇种子到播种,学生在全程参与从种子到开花的过程中,不仅直接获得了种植蔷薇的技能,也提升了自身的劳动素养。
2.我会美化,“设计+鉴赏”
我会美化包括校园和教室的美化,学生通过美化校园与教室掌握基本劳动技能。学生布置“学生展示园”时,以手抄报、树叶贴画、纸版画、春联等各种形式进行美化。教室一角,他们还设置了小小心愿墙,学生不仅可以书写自己的心愿,还可以设计心愿墙的形状、摆放类型等。
3.我会创作,“沉浸+创想”
我会创作包含了简单的小制作和STEM制作,鼓励学生动手去做,探究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做中学”是其核心。让学生根据需求开始自主探究制作,促使劳动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创意性,培养了学生创新和实践的能力。在STEM制作中设置了各类主题小制作如未来的劳动工具,秋天的景色等。其中未来的劳动工具项目中,学生先想象未来劳动的工具,再利用画图软件进行初步的设计,然后进行制作。
(二)家庭劳动创设
家庭劳动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技能和整理技能。学校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设计了家务劳动清单,其中包括清洁整理、关爱家人等方面内容。学校利用微信、钉钉建立多元的家校沟通方式,通过打卡劳动记录表等形式进行评价,其中表现优异的孩子和家长一起在全校讲述自家的劳动故事,这提高学生和家长的劳动幸福感。
此外,家长与学校在劳动教育上达成共识,形成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开展了“我爱劳动”系列活动,家长和学生以录“家庭的劳动故事”的小视频形式参加活动。学生在做中学,家长在旁配合,教师线上指导从单向输出变成了三方互动,形成了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促进了家长对劳动教育的认知改变。
(三)社会劳动创设
社会劳动主要是助人为乐系列活动。公益性的社会服务劳动是培养学生劳动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参与社会服务性劳动能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劳动的意义。在中高段学生中,开展了具有本镇特色“小小枇杷种植手”的活动,让学生在家参与了帮忙采摘白枇杷、给白枇杷套袋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给学生提供平台参与社会劳动,还使其树立了正确的劳动价值观[2]。
三、劳动争章,形成劳动评价体系
根据学校特色的劳动实践教育内容,拓展劳动教育实践体验途径,结合少先队活动,设置了劳动特色章,并设计了争章参考方案,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表1 劳动特色章设置
表2 劳动特色章参考方案
(一)从学生校内生活出发,引入校园劳动评价体系
“校园劳动”主要指在校园内进行的有关于劳动教育的活动。如我爱劳动、我会美化和我能创作三大板块。根据这三大板块,学校进行了“小小种植家”“小小美化家”“小小创造家”的评比。校园劳动特色争章活动,不仅让教师能够感受到学生在校园劳动教育中不断进步的过程,也让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得以提高。
(二)从学生家庭生活出发,引入家庭劳动评价体系
“家庭劳动”主要指学生在家的劳动。学校设置了“生活小达人”“家庭好帮手”两个特色争章活动。通过家庭劳动争章活动,家长可以明显感受到学生在生活自理能力上不断提升,同时促进了良好家庭氛围的形成。
(三)从学生社会生活出发,引入社会劳动评价体系
“社会劳动”主要指学生主动参加的社会公益事业服务的劳动,如义务宣传、帮助孤老等,学校为此设置了“爱心章”。社会劳动特色争章活动,可以让学生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检验并丰富自己对知识的认知,还可以培养学生爱心奉献的精神以及向善的品质,了解劳动的社会价值。
学生在劳动活动中,实现了德、智、体、美、劳的综合发展,为终生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学校教育中,劳动教育任重道远,学校将不忘劳动教育的初心,在深化劳动教育的道路上不懈探索,秉承“以生为本”的理念,以生活为支点,把劳动放到应有的位置,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