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黄册数据管理户籍初探
2020-07-26梁磊
梁 磊
(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 重庆 408435)
一、黄册数据的由来及苦心孤诣保真黄册数据
(一)建造黄册库,实现数据化
“户籍田结者,所以知贫富之不訾也。故善者必先知其田,乃知其人,田备然后民可足也”[1],历代王朝统治者皆深知户籍数据的重要性,故王朝肇始,首在修造版籍。明太祖朱元璋为了辟田野、增户口,发展生产,安定人民,稳固统治,开展了一项宏大的工程:在后湖建造起全国数据最完备的黄册库,收集全天下的户籍、土田、税赋等信息,且每隔十载更新一次。
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令“凡各布政司及直隶府州县并各土官衙门所造黄册,俱送户部转送后湖收架[2]。”后湖黄册库,即今之南京玄武湖,大抵落成于洪武十四年年间,最初36间,至崇祯十五年,增至787间,黄册数量接近200万册。黄册库里浩如烟海的户口黄册,放置在科学技术落后的明代,堪称他们的“大数据”,是他们赖以管理天下的重要依据。后湖黄册库是一个存达260余年规模巨大的封建社会专门性的历史档案馆,无论就“它保管整理的档案数量和文件利用的频繁程度”[3]还是对它各种详细而具体的严密管理制度而言,后湖黄册库都是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历史档案馆之一。
(二)苦心孤诣保真黄册数据
朱元璋为保障黄册数据的真实性,从大明王朝统治的根本利益出发,费尽心血设计了黄册制度。一是统一规定黄册规格:用上等厚绵纸;长阔精准各为一尺二寸;工整楷书抄写,字体、大小和行距皆有定规,写错一字,必整页重抄,不得涂抹挖补。二是调用全套国家机器行政系统来编制黄册:皇帝下旨至户部→户部预先设计出大造黄册的榜文和册籍的样本→再将其发给全国各府、州、县衙门→地方衙门将册籍样本全部项目誊刻印版、制成清册供单,翻印若干分发所属辖地→小吏和里甲依式攅造清册供单→县、州、府各级衙门逐级汇总数据上交户部→国子监生文员再次驳查→户部会总全国人丁、事产的总册,上交皇帝御览。三是严格制定黄册库管理制度体系。此外,为了确保黄册制度的永久连续性,朱元璋还叮嘱其后代“凡我子孙,钦承联命,无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4],这无疑将黄册制度与其他大纲大法一并列为明代不可动摇的垂万世之“祖制”。可见,朱元璋对黄册制度设计了一系列详细而具体的规定,而这一切皆旨在维持黄册制度的健全,要求黄册档案数据能够如实透明保真地反映情况。
二、明初:保真的黄册数据促进王朝巩固
封建王朝,盛衰在庶民多寡,庶民多者国势强盛。根据《后湖志》卷二“黄册户口”统计,洪武二十六年,户总数达1065.2789万,口总数达6054.5812万,这比元朝极盛时期增加了约600万人口,这是明朝实实在在新增的可以管理和控制的户口。明初随着黄册制度的建立,大明有了比较透明的人口、土地数据,且当时的黄册人口数据大体上与人户真实情况相符。明初定赋夺役,一以黄册为准,“版籍(黄册)既定,户口之或多或寡,物力之或有或无,披阅之顷,一目可尽。官府遇有科差,按籍而注之,无不当而均矣[5]。”
明初,有效地建立了可信保真透明度高的黄册数据,这加强了统治者对全国户口的管理,统治者通盘考虑赋役成为可能;且负担赋役人户的绝对人数增多,相应摊到每一个人户头上的负担也就相应减少,也使得隐漏人户和逃避赋税的现象大大减少。两方面相互积极作用,促进了社会秩序的安定和生产的发展,大明的经济得到了相当的恢复和增长。总之,黄册制度在明初的六七十年,对明初的经济恢复和王朝的巩固、繁荣起了积极作用。
三、明中后期:日趋失真的黄册数据致使王朝没落
明初,黄册数据基本真实可信,对经济的恢复和明王朝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至明中后期,黄册数据日渐失真,一步步名不符实,最后趋于瓦解。而明王朝亦日益腐败、衰落,最后随着朱家一道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一)黄册数量稳增、质量趋降
虽然后湖黄册库的黄册数量一直理想性地稳增,但黄册质量却日趋下降,乃至于徒有其数。
有明一代,共大造黄册27次,大查黄册25.5次,表面上看黄册数量一直稳步增长。据《后湖志》《明实录》等相关资料记载,可知的黄册数据如附表一。
附表一:黄册数量统计
由附表一大致可推测,黄册数每十年增加约6万余本;至弘治十五年起,每隔十年的大造之年,基本新建册库30间,每间册库有架阁4座。自洪武二十四年最初累计的34间册库、135座架阁、10余万黄册总数,至崇祯十五年,册库数量累计扩张到787间,架阁3086座,黄册总数接近200万册,再到清兵攻破南京260余年间,攒造黄册的工作从未中断,事实上黄册数量也一直呈现稳增趋势,朱元璋遗留的“祖制”表面上一直在“恭敬”地执行。
但黄册数量的稳定增长,不代表黄册质量的持续保证,也不证明黄册数据的真实有效。事实上,黄册的质量是日趋下降的。首先黄册的制作标准下滑,这其中又以黄册用纸问题表现得最为突出。黄册用纸可谓每况愈下,以洪武、永乐年间所编造的“铜版纸”质量最为上乘,到景泰、天顺年间,黄册质量虽不如前一时期,但大体上还能清楚结实。弘治以后,黄册的制作不再按定规,纸张脆薄发霉易难,且字迹潦草,黄册的制作质量已经非常严重。其实,降低黄册质量,这是别有用心,意图在于早日能使册籍被蛀食、腐烂,以此来掩盖造册时的各色舞弊行为。弘治三年,黄册在库总数79.29万余册,但不同程度虫蛀、腐烂的就高达64.73万余册,比例竟高达81%以上,令人嗟叹。弘治五年,查黄册库记载,洪武年间之册已不全十之四五,永乐年间之册已不全十之一二。事实上,自弘治以后,黄册制作标准就日趋下滑,黄册制度亦出现了愈益严重的紊乱、废弛现象。明中期以后,黄册损毁如此严重,这不是一种偶然,而是刻意的必然。黄册质量问题是一种人为操作,主要是由官吏、里正们故意为之,是为了掩盖他们贪赃枉法的罪行,这实质上是明代官僚系统整体的腐化、败坏。
(二)黄册数据日趋失真,大明王朝逐渐腐朽
黄册外表的质量走样还不是顶可惧的,最可怕的却是黄册内容的严重不实、黄册数据的日趋失真。
按照常理,一个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发展,人口应当上升,土田数量也应该逐渐增长,但事实上明代却日趋出现了人口不明、土田下降、税赋不均、数据失真的现象。笔者以洪武二十四年、弘治十五年、两个时段的黄册总数、户数等为依据,具体说明这些问题。笔者根据《后湖志》《明代黄册制度》等书得出附表二数据[6]。
附表二:1391年、1502年全国分区黄册、户口、田亩及税粮统计比较表
综合对比这两个年份的数据,会发现户籍不明、土田下降、税赋不均、数据失真的现象已经非常明显。两者相较,黄册总本数增加14075本,人口增加87.0563万口,户数却下降96.1241万户,全国土田总额锐减451.230593万顷,秋粮只减少24.1227万石,夏税麦却反陡增49.2776万石。换言之,大明这111年间,全国增加了约87万人口,却减少了约96万户,全国土田脱出黄册451余万顷,也即不再负担税粮的土田已占51.25%,但在税粮方面,秋粮只减少约24万石,夏税麦却反陡增49万余石,现在不到原来一半的土田却要承担比原来全数还多的税粮,且还要养活更多的人(人口增加了87万)。可见,明王朝及各级官府所征收税赋越来越多,而实际负担田赋税粮的田地却越来越少,黄册的参考性日趋下降,而逃户逃税的大抵是有权有势的豪强地主,增加税赋的必定是积贫积弱的农户,这也预示社会底层的老百姓越来越艰难的生活。
由此可见,明中叶以后,由于黄册制度的逐渐败坏,导致赋役繁重,且负担不均,而这又反用作于黄册,使得黄册制度更加败坏,黄册数据更加失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诸多的,有皇帝为首的全国地主阶级疯狂对土地的掠夺性兼并,从而致使统治集团内部免赋役大肆滥行,也有地主富户大量隐藏土田人口,逃避赋役,而后者通过在黄册上作弊来飞走税赋的操作手法更是最直接的原因。至此,黄册制度已不能像明初那样在一定范围内约束豪强平均赋役,而是彻头彻尾演变成了豪强讹诈底层贫穷人民的工具了。当然说到底,导致这一乱象的根本原因还是历史趋势使然,明朝后期的庞大的士绅阶级对国家的吸血情况,已经到了无力回天的地步。黄册本意上是为了厘清徭役赋税,达到一定程度的均贫富,但在岁月和利益的腐蚀下,再次变成了民众身上硕大的蚂蟥,吮骨吸髓。而等待明王朝的结局必定是一步步腐败、衰落,终而覆灭。
(三)黄册数据明实分离,大明王朝大厦倾崩
嘉靖年间,黄册户籍在真实可靠性方面就已存在极其严重的问题。有人痛斥黄册是一种“伪册”,说“无田之家而册乃有田,有田之家册乃无田,其轻重多寡,皆非的数。名为黄册,实为伪册也”[7]。这个时期的黄册早已完全丧失了管理户口和合理征收赋役的作用,不过费民间无限金钱,置之高阁而已。既然黄册已丧失价值,于是应运而生了一种专供地方州县衙门暗地里运用的“白册”,“白册”成了“赋役全书”的新数据库,白册真实记录着地方数据,是地方衙门做一切决策的依仗。随着张居正“一条鞭法”的推行,黄册不管对于庙堂还是基层,都已然沦为一个可有可无的花瓶,黄册理应“寿终正寝”。但在“祖宗旧制”的威慑之下,地方衙门仍旧定期提交攒造的黄册。黄册制度已经不再有任何积极的意义,余下的全然便是弊端、祸害和大笑话。最滑稽者如清军攻占南京,查看黄册库惊讶地发现黄册竟然记载了崇祯二十四年的人丁数据,但大明在崇祯十七年就灭亡,这只能说明各地官吏为了省事,将黄册提前就预造出来了。在皇权下,黄册的传统运作模式是不允许更改的,但这只是表面上承认这种模式,内容却可以偷换和更改,表面的无违,事实却被扭曲,黄册数据失真,失真到一定程度就是名实的彻底分崩离析,事已至此,大明王朝的灭亡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
四、结束语
明太祖朱元璋苦心孤诣设计黄册制度,建造后湖黄册库,在当时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对全国户籍、土田、税赋的“数据化管理”。明初,相对可信保真透明度高的黄册数据对经济的恢复和王朝的巩固、繁荣起了积极作用。明中后期,黄册数量虽稳步增长,但数据质量却日趋下降,黄册数据更是日趋失真,终至于黄册数据明与实的彻底分离。明王朝日益腐败、衰落,黄册数据真实度日趋下降,两者又反面互为负作用,导致大明王朝最终大厦倾崩,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黄册设计在当时是封建社会“数据化”管理的顶尖水平,但注定它没法长期一劳永逸地准确登载和管理全国的户口。黄册制度的败坏、瓦解,黄册数据的失真、明与实彻底分离,这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