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D-异抗坏血酸钠分光光度法快速检测血清百草枯含量在临床的意义*

2020-07-25胡卡利陈晓兵李小民

甘肃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百草光度中毒

胡卡利 ,陈晓兵 ,李小民 △,王 丽 ,刘 华 ,沙 鸥

(1.江苏大学医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2.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江苏 连云港222000;3.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江苏连云港222000;4.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江苏 连云港222000;5.江苏海洋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江苏 连云港222000)

百草枯中毒是我国农药中毒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百草枯中毒死亡率与中毒剂量、洗胃时间长短等多种综合因素有关[1],目前临床检测百草枯的方法没有统一标准,各级医院检测方法各不相同,百草枯中毒又多发生在农村等基层医疗机构,如何快速有效、经济、简便的临床预判,一直是基层医院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前期,我们建立以一种新的检测方法,检测尿中百草枯的浓度[2],由于受患者排尿的影响,测定尿中百草枯浓度有一定时间延迟性,为方便快速的检测血中百草枯浓度,为此,我们建立了一种快速简洁的测定方法,并应用于临床,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来自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均为主诉口服百草枯,女性 30 例,年龄 36.0(22.4~49.3)岁,男 性 10 例,年龄30.0(21.0~52.6)岁;所有患者均为口服百草枯30min以后来院就诊。患者入院后常规彻底洗胃、导泄等基本处理,依据《百草枯中毒诊断与治疗“泰山共识”》[3],均予以目标导向性血液灌流等标准治疗[4],依据患者存活情况,分为死亡组25例、存活组15例。纳入患者:口服、就诊时间<24h者。排除患者:①既往有严重心、肝、肾、呼吸系统等疾病病史者;②就诊时间>24h者;3.48h内死亡者。

1.2 仪器及试剂

TU-1901型分光仪(北京普析),百草枯(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测所,含量为99.0%),百草枯储备液(浓度1g/L,临用时逐级稀释),6mol/L的NaOH溶液;D-异抗坏血酸钠(含量98%)。

1.3 实验方法

量取0.1~1.0 mL浓度100 μg/L百草枯标准品液于5mL的比色管中,依次加入0.2mL、6.0mol/L NaOH溶液,0.5mL、24.84g/LD-异抗坏血酸钠溶液,用双蒸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以试剂空白做参比,采用TU-1901双光束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604nm处的吸光度,方法同前期检测尿中百草枯的浓度[2]。

1.4 标本采集及保存

本研究中血清均由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提供,包括健康人体血清与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健康人体血清样本中加入标准百草枯溶液,作为对照。

2 结果

2.1 波长的选择

在(300~800)nm 波长内对百草枯、D-异抗坏血酸钠,以及百草枯+D-异抗坏血酸钠+NaOH进行光谱测定如图1所示,以相应试剂作空白对照,实验表明,在往待测定的百草枯溶液中加入D-异抗坏血酸钠和NaOH后,呈现蓝色反应,并在395和604nm波长处有两处吸收峰,在395nm波长处有最大峰值,但在该波长下,其他物质干扰大、吸光度不稳定;604nm处又一吸收峰,该峰值稳定、无干扰。本实验选择604nm作为波长选择。

图1 吸收曲线

2.2 NaOH用量选择

实验结果表明,伴随NaOH用量的增加,吸光度亦随之增加,当6mol/LNaOH用量在0.15~0.5mL时,吸光度达到最大,且稳定,故实验选择0.2mL,质量浓度为6mol/L的NaOH溶液。

2.3 反应时间选择

实验结果表明,吸光度在4min后稳定,20min内保持不变;20min后逐步降低。因此,选择反应后4min进行测定,20min内测完。

2.4 回归方程的制定

配比不同质量浓度的百草枯溶液,按照实验方法,测定吸光度。实验表明,百草枯浓度在0.5~20.0mg/L范围内,与吸光度A有良好的正相关线性,线性回归方程 A=0.03897C+0.02408(mg/L);线性相关系数R=0.997;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01×104L/(mol·cm)。

2.5 干扰实验

本实验控制误差在(±5%),百草枯浓度固定为5mg/L,测定常规正负离子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在 500 倍的(K+、Na+、Mg2+、Zn2+、Sn2+、SO42-、Br-、NO3-);250 倍的(Pb2+);20 倍的(Ca2+、Ni2+)及 5 倍的(Fe3+、Cu2+)等离子均不影响测定结果。

2.6 中毒患者血清百草枯浓度

我们所测定的40例患者中,有3例测定浓度小于最低测定浓度0.3ug/mL,40例中毒患者,其中存活组15例、死亡组25例,检测其血清百草枯浓度(表1),测定结果表明,存活组浓度明显较死亡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测定浓度的增加,死亡率也逐渐增加,两者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p=0.842。

表1 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浓度

3 讨论

D-异抗坏血酸钠有较强的还原性,本研究利用其在碱性条件下百草枯能与D-异抗坏血酸钠生成蓝色自由基的化学反应特性,采用比色法来检测血中百草枯浓度,系统的摸索出了D-异抗坏血酸钠、氢氧化钠用量以及显色时间等因素影响关系[2],在最佳条件下,对血清百草枯的浓度进行了检测,并将实验测定结果应用于临床,我们发现此方法与传统的连二亚硫酸钠法测定方法进行对比,该方法能消除血浆本身颜色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测定结果的灵敏度高,检测极限可达0.1μg/mL。

虽然国家对百草枯禁售的施行,但一些新型掺售原始的百草枯的农药依旧不绝,这给临床工作初期带来困惑,在轻、中度中毒患者中,初期临床症状不十分明显,在不十分肯定是否为百草枯中毒时,利用本方法可以测定出低剂量的百草枯含量,为临床工作带来理论依据。我们在实际40例的临床检测过程中发现,存活组血清浓度明显较死亡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测定浓度的增加,死亡率也逐渐增加,血清浓度与死亡率呈正相关性。这也为重度中毒患者提供了重要临床决策方案。

目前,百草枯的分析检测方法主要有色谱法、分光光度测定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及毛细管电泳法和质谱联用法等[5-9]。气相色谱法操作比较复杂;质谱联用检测仪器、设备昂贵,技术难度高,难推广应用;毛细管电泳技术耗时长[10]。这几类检测方法均不适合基层医院。D-异抗坏血酸钠测定法所需设备简单、原材料来源广泛、测定程序少、方法简便、结果灵敏可靠、稳定。同时还可以测定尿中百草枯中毒含量[2],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猜你喜欢

百草光度中毒
一种基于SOM神经网络中药材分类识别系统
神农尝百草
不同遮光度对红皮云杉幼苗生长的影响
神农尝百草
中毒
乘用车后回复反射器光度性能试验研究
神农尝百草
使用铅笔会中毒吗
神农尝百草
爸爸中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