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2020-07-25陈海利
陈海利
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大于500 ml即为产后出血,如若不能及时止血,可诱发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1]。手术早期的宫缩乏力性出血在剖宫产手术中较常见且需密切关注。另外,胎盘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也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2-3]。基于此,合理评估孕妇的基本情况,对其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进行量化评分,在分娩前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性治疗,将成为预防和控制产后出血发生的有力手段。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是一种产前评价方法,包括对孕妇既往孕产史、孕期疾病、血小板计数、产程等进行量化评分,将产妇分为低危、中危、高危三组,以进一步指导产前护理和产中干预。本研究将其用于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3—12月于我院住院分娩行剖宫产的产妇88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于我院建档并规律产检;分娩前于我院住院观察;符合剖宫产指征。排除标准:患有顽固性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心脏、肝肾功能障碍;哮喘患者;对前列腺素过敏;治疗依从性差[4]。依据入组孕产妇是否应用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将88例产妇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产妇或其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5]使用改良版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包括产前评分和产时评分两部分,见表1。
表1 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围产期实施常规护理,严密产程监护,胎儿前肩娩出后遵医嘱给予缩宫素20 U肌内注射;为产妇介绍分娩的相关知识,满足产妇个人需求;予以安慰、鼓励,成功娩出胎儿后及时告知产妇;做好急救应对措施,禁止过早牵拉脐带;助产士为产妇按摩子宫,注意胎盘剥离征兆;详细记录子宫收缩程度、宫高、出血量等;宫缩时,嘱产妇侧卧、深呼吸,助产护士抚摸、轻捏其脊柱、腰椎部或四肢;告知产妇注意保暖,宫缩期间护士轻掐、捏、牵拉产妇乳头,以刺激宫缩。
1.3.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评估,具体过程如下:(1)产妇入院后,结合其既往病史、妊娠情况,应用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评估产妇孕情,得分0~4分视为低危,产妇出血风险小;5~7分,为中危组;>7分为高危组。中高危组孕产妇产后出血风险较大,需引起足够重视。(2)低危产妇行规律产前管理,仍需提前配血,预防万一。(3)中高危产妇在低危组产妇管理基础上,对可干预的产前高危因素进行干预,保证孕产妇血红蛋白>110 g/L,必要时输血;保证孕产妇血小板>80×109/L,必要时输入血小板。(4)做好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基础疾病护理;做好输血与急救的准备。(5)药物干预。低危组产妇在胎儿取出后,给予前列甲酯栓1 mg,戴无菌手套将药物放入阴道,贴敷于阴道前壁下处,以防宫缩不良性出血。中高危产妇在胎儿前肩娩出后给予产妇吞服或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0.2 mg,胎儿分娩后给予静脉或者子宫壁注射卡贝缩宫素0.1 mg,如宫缩效果仍欠佳,给予子宫肌层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0.25 mg。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术中、术后2 h、术后24 h的出血量。剖宫产术中出血量使用容积称重计算:术前于孔巾两侧使用两块清洁纱垫折叠包裹,使术中出血由纱垫吸附,术中出血量计算方式为两块纱垫同其他纱布一同称重,直接失血体积(ml)=[吸血纱布质量(g)-同种清洁纱布质量(g)]/1.05;负压吸引的失血量=吸净羊水后弃置清空负压吸引瓶液体量(ml)-术中吸引液体量(ml)。术中总出血量(ml)=直接失血体积(ml)+负压吸引血量(ml)。比较产后出血预测评分与各个阶段产后出血量相关性。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产后出血预测评分与不同时间段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各阶段出血量比较 两组产后出血量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为基础的干预措施可以明显降低产后出血量,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不同时间段出血量比较
2.2 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同出血量间的相关性 术中出血与产后出血预测评分间Spearman相关系数>0.6,为中度相关,术后2 h,24 h出血量与产后出血预测评分r值在0.3~0.5之间,呈低度相关,产后出血预测评分与出血量成正相关(P均<0.05),见表3。
表3 产后出血预测评分与不同时间段产后出血量相关性
3 讨 论
据统计[6],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占总分娩数的3%,由产后出血导致的病死率在产科中位居第一,尤其是在医学技术不发达地区,其病死率更高。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开放,产妇数量呈现增长趋势,从孕产妇安全健康的角度考虑,针对于越来越多的剖宫产分娩术后出血事件,使用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进行干预指导,意义重大。应用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对待产的孕妇进行预测评评分,从中筛查高危产妇,其在临床上的使用越来越多,提示医务人员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产后出血量[7]。
本研究记录和对比两组在术中、术后2 h、术后24 h的出血量发现,观察组在术中、术后2 h以及术后24 h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充分证明应用产后出血测评评估表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出血量,对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该出血预测评分系统以其简单、便捷的操作和有效的预防效果,被广泛应用于产科临床工作中。然而,本次对该测评表的对比研究仍有较多弊端,入组的孕产妇一般情况良好,无代谢系统、血液系统疾病,但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疾病与术后出血发生率息息相关[8],该量表仅对贫血和血小板含量有所评估,其他上述严重影响因素并无良好的预防性措施,目前产科临床工作中也并无效果更好的预防措施[9-10]。这为将来完善该量表和对比有效预防性干预工作提供了研究方向。
综上所述,在临产前对产妇进行产后出血评分,能够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