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抗体及血栓弹力图检测在血小板输注效果中的应用研究
2020-07-25于天为李玮馨霍小娣李佳晨
于天为,李玮馨,霍小娣,李佳晨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内蒙古自治区肿瘤医院)输血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本文于本院2018年6月~2019年5月收治的血小板输注肿瘤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样本,阐述了血小板抗体及血栓弹力图检测的应用方法,观察了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患者作为样本,性别:男/女=36/24,年龄(52.84±6.39)岁,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且参与研究前,未使用抗凝剂及凝血酶,患者均无先天性凝血功能紊乱。
1.2 方法
1.2.1 检测方法
方法:(1)清晨空腹采集肘前静脉血4~5ml,将其分为3部分样本。(2)采用样本A进行血小板抗体测试,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观察患者24h内的血小板计数,采用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值(CCI),观察血小板的输注效果。输注后1h,如CCI>7.5×109/L,输注后24 hCCI>4.5×109/L,则视为输注有效,反之,则视为无效。(3)采用样本B,进行血栓弹力图测试,以TEG分析仪及配套试剂为基础,从R时间、K、α角、MA值等方面入手,观察患者的血栓弹力图特点。(4)采用样本C,对凝血指标进行检测,检测仪器以全血分析仪为主。
1.2.2 分组方法
以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为基础,将60例患者分为阴性、阳性共2组。
以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为基础,将60例患者分为出血、未出血2组。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详见表1。
表1 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
表1 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
组别 检出率[n(%)]输注后1hCCI(×109/L) 输注后24hCCI(×109/L) 输注无效(n/%)阴性 37(61.7) 17.4±1.0 8.5±0.8 5(13.5)阳性 23(38.3) 6.3±0.3 3.0±0.9 18(78.3)P<0.05 <0.05 <0.05
2.2 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详见表2。
表2 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
表2 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
组别 检出率[n(%)]R K α角(°) MA(mm) PLT(×109/L)出血 20(33.3) 6.8±0.5 3.7±0.1 54.6±3.9 23.9±3.3 8.6±0.9未出血 40(66.7) 7.0±0.6 3.8±0.2 54.0±4.0 43.1±4.8 24.3±2.8 P>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血液病患者,需通过多次血小板输注的方式对病情进行控制,以延长寿命。但临床研究发现,多次进行血小板输血的患者中,30%~70%的患者可发生血小板输血紫癜[1]。导致该现象出现的原因,与非免疫性血小板消耗、自身抗体的影响有关。如未给予重视,易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浪费血液资源,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对患者预后的改善不利。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院将血小板抗体及血栓弹力图检测应用到了血小板输注效果的评估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与血小板抗体阳性者相比,阴性患者输注无效率更低,且患者输注后CCI数值更高,提示输注效果更好。血小板输注的过程中,出血及未出血患者,MA值以及PLT计数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临床可于血小板输注的过程中,采用血栓弹力图对上述指标进行观察[2]。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处理。
综上所述,血小板抗体阴性者,血小板输注效果更佳。因此,临床应重点加强对血小板抗体阳性者的重视,并根据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判断有无出血倾向,并对血小板输注量进行控制,提高血液资源的利用率,改善输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