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问答”走向“对话”:有效教学的“锚点”和“支架”
——统编版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探微

2020-07-25江苏张家港市梁丰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21期
关键词:小点儿法治道德

江苏张家港市梁丰小学 胡 静

问答,即发问和回答,是现行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最常见、最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主要表现为教师根据教学设计按部就班地问,学生在教师牵引下循规蹈矩地答。在知识本位的课堂教学中,这样的教学方式易于操作,有利于“双基”目标达成,然而,从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乃至“人”的发展来看,这一教学模式无疑会桎梏儿童的质疑精神、创新能力乃至德性发展。对话,即在民主宽松、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环境下,围绕问题,教师、学生、文本间进行对话,通过探究、合作、实践、交流等方式解决问题,并在经验共享中创生知识和教学意义,从而促进师生自主发展的一种教学形态。面向人人,促进全面发展,是新时代教育的新要求。把儿童放在课中央,从“问答”走向“对话”,是实现从“教”走向“学”,提升教学有效性的“锚点”和“支架”。

一、研究儿童,让“认知”在“对话”中生发

成尚荣先生反复强调:教师发展的“第一专业”水平实际上就是儿童研究水平。教师要走近学生,走进学生内心,才能真正去研究和发现学生。坚守儿童立场,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继而发现问题,用儿童的立场去思考、剖析问题,用儿童的方式去实践、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让“对话”触动心灵层面,种下儿童来自生活、发自内心的诗。下面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大家排好队》中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宝贝,想不想知道是什么?

(生充满好奇,伸头探望,四下寻找)

师:(出示礼盒)瞧,它就藏在里面呢!想知道答案的小朋友就上来看一看吧。

(众生拥向讲台争相观看)

师:瞧,大家都想快点看到宝贝,可是挤成一团,反而谁也看不清,还带来了安全隐患。如果再给你们一次参观的机会,你们会怎么做呢?

生1:可以按照小组排队。

生2:一个接一个去看,不能推别人。

生3:看好了就回座位。

……

师:说得真有道理,那就请大家按小组排好队,再来参观一次吧。

(生排队有序参观)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尚缺乏规则意识这一特点,通过“看宝贝”这一活动再现学生的真实生活,先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不排队”带来的不便与危害,再引导他们根据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并实践验证,在对比中深切感受排好队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没有“灌”,没有“牵”,而是在充分信任学生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然而然地让他们明白排好队更有序、更安全、更公平。因为遇到的是自己的困难,解决的是自己的问题,所以学生们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积极思考、大胆言说,于交流与碰撞中发展了认知,涵养了德行。

二、解放儿童 ,让“道德”在“对话”中传递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思维活跃的条件是自由、安全。在课堂中,教师既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甚至是学习活动的仲裁者、评价者。无论是哪种角色,教师始终要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只有在这样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氛围中,学生的心灵才会不被束缚,才会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道德认知及道德情感。下面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我们不乱扔》中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小朋友,我们身边有没有乱扔垃圾的现象呢? 请大家想一想,填一填,等一会儿我们一起来交流。

甲:我看见乙同学乱扔垃圾,不讲卫生。

乙:我才没有呢,你乱说。

师:你真的看到了?其他小朋友看到了吗?

(教室里吵吵嚷嚷)

师:乙同学,你看,其他小朋友也说你乱扔垃圾,希望你要诚实。

乙(起身大叫):我才没有乱丢垃圾,他们冤枉我。

(几个同学都纷纷指出乙同学乱扔垃圾的事例)

师(眼看场面失控,急忙插话):乙同学,请你冷静下,乱扔垃圾没关系,做错了要勇于承认,以后改了就好。

(乙同学情绪失控,边哭边喊,教师手足无措,教室里乱成一锅粥)

甲、乙同学之所以会争吵,矛盾激化,归根结底是教师立场缺乏公允。当甲同学说乙同学乱扔垃圾时,教师忽视了乙同学的否认,反而向其他学生求证。“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在没有调查的基础上偏信甲同学,且有意无意地通过态度、表情、动作等行为方式,将隐含的道德认知传递给学生,这就影响了学生的道德判断。可见,“对话”不仅要成为一种教学艺术,而且要成为一种教学精神或教学原则,教师绷着“公正”的弦解放学生,学生带来的必然是民主、尊重、分享、开放和创造。

三、服务儿童,让“生活”在“对话”中提升

杜威认为,学习应当通过生活、联系生活来进行。因为学生的学习不仅发生在课堂上,更发生在他们的整个生活世界中。研读统编版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无论是图文设置,还是绘本讲述,都在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童趣的对话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与伙伴、自我、教师,甚至教材展开多元对话,在发现、思考、实践中丰富对生活的认识。下面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我们小点儿声》中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班级里什么时候要小点儿声?我们该怎么做?

(生交流、汇报)

师:这么多场合都要小点儿声,那什么时候要大点儿声呢?

生:讲故事、朗读、演讲、唱歌、打招呼……

师:该用多大的声音呢?

……

师:我们来做个小实验。

(一生背诵一首诗,教师用分贝仪现场测量)

师:你觉得她的音量调得怎样?

(生评价)

师:哦,那你觉得音量调多高才合适?

生:让教室里的人听见就可以了。

(生根据同伴的建议再背诗)

师:这次,你们觉得她的音量调得怎样?

(生再次评价)

本课教学重点是 “小点儿声”,但在实际生活中,有的场合需要小点儿声,有的场合则需要大点儿声,如何区分并把握好“度”是教学难点所在。在教学中,教师先立足学生生活,指导在课间活动、小组讨论、用餐、关门、移凳子时怎样小点儿声,在经验分享中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接着引导学生回顾生活,思考什么时候需要大点儿声。而后通过两次体验,让学生明白得根据场合自主调节声音高低。这样的“对话”,立足文本又高于文本,教师以深厚的师德素养和高超的教学水平创造性地服务于儿童的社会化发展,提高了儿童的生活经验。

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本质性标识。如果说教学是一种师生“合作”与“沟通”的双边活动,那么“对话”应从“人的发展”出发,切实服务儿童形成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综合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作为一门温暖向善的学科,《道德与法治》教学应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摒弃强调服从、缺乏创造的“问答”式教学,智慧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场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主动参与与构建中感受课程的真实、真切、真情,才会获得知识、情感、道德的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小点儿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小点儿声
黎明被一群鸟儿啄出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黎明被一群鸟儿啄出
永远的小点儿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