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动脉狭窄患者介入治疗后并发低血压的护理

2020-07-25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6期
关键词:低血压颈动脉血栓

孙 晓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

颈动脉狭窄作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的首要原因,而有效的神经介入治疗,虽可扩张颈动脉,但也会在脑血管迂曲和复杂等条件下,诱发各类并发症。譬如:介入治疗后低血压,是该治疗方式常见并发症,若症状较为严重,会在制约脑组织血流灌注速度的同时,诱发脑缺血加重,不利于疾病恢复[1]。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5月时段内诊疗的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后并发低血压患者共34例,现将报道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5月时段内诊疗的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后并发低血压患者,共34例。随机划分为参照组(17例)和综合组(17例)。即参照组男女比例为10:7;年龄最高值为78岁,最低值为63岁,平均数为(70.55±3.56)岁。综合组男女比例为11:6;年龄最高值为79岁,最低值为61岁,平均数为(69.78±3.78)岁。数据间比较无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为传统护理干预,综合组为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以下方面:(1)生命体征评估。由于部分患者低血压发病时间是在介入术后,且呈现起病急的特点,可在术后全方位做好患者心电监护,以10 min为时间间隔,施行1次血压和心率的测定,将患者生命体征控制为平稳范围内。(2)升压药护理。遵医嘱合理采取升压治疗,药物为多巴胺,以持续性微量泵入操作,将患者血压控制在90/60 mmHg以上,若患者存在药物外渗或穿刺部位疼痛状况,应立即更换穿刺点,且施行局部硫酸镁湿敷操作,预防组织坏死。(3)补液护理。针对患者介入术后低血压状况,可使用2000 ml林格氏液予以快速补液救治,预防低血容量带来的休克,补液期间还应精准把控患者状况做好输液速度的调整。(4)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由于介入术后低血压,使患者长期处于卧床状态,且在肢体活动受限的前提下,极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即应在术后24 h要求患者卧床静养,对患肢予以制动,再通过穿刺部位加压包扎操作,预防穿刺出血,还可借助超声检查,探查患者是否存在深静脉血栓发病倾向[2]。

1.3 观察指标

对比患者总有效率、血压水平。即总有效率包括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血压水平包括收缩压、舒张压[3]。

1.4 统计学处理

本课题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汇总。若为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数据施行t检验;若为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数据施行x2检验。P<0.05时,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患者总有效率

参照组总有效率为76.47%,综合组为100.00%,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患者总有效率(n,%)

2.2 对比患者血压水平

综合组收缩压为(92.74±8.89)mmHg,舒张压为(60.16±7.04)mmHg;参照组收缩压为(80.36±8.29)mmHg,舒张压为(46.36±5.29)mmHg。数据间比较有有意义(t=4.1992/6.4613,P<0.05)。

3 讨 论

低血压作为颈动脉狭窄患者介入治疗常见性、基础性并发症,若未及时救治,则会诱发不良反应,甚至还会进展为心源性昏厥。即在术后应倡导综合护理干预理念,在精准把控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的同时,将血压控制的合理范围内,再通过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预防,巩固患者介入治疗效果[4]。本课题可知,参照组总有效率为76.47%,综合组为100.00%,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综合组血压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

总之,针对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后并发低血压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患者总有效率和血压水平,促进疾病恢复,应予以重视。

猜你喜欢

低血压颈动脉血栓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消积散结丸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脾切术后门静脉血栓19例
祛脂定斑汤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痰瘀互结型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