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口算能力的措施

2020-07-24陈涛

内蒙古教育·理论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低年级教学口算能力小学数学

陈涛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低年级教学工作,要将培养学生口算兴趣、口算意识、口算习惯以及口算能力作为教学要点,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和计算能力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就教学中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措施展开了探讨,希望可以为我国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的良好发展与改革创新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口算能力;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4C-0026-02

口算作为一种十分便利的计算形式,无论在学生数学学习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由于学生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有限,因此面临着较多的学习困难,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口算习惯和口算能力,有助于降低学生数学学习的难度系数,提高学生加、减、乘、除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通过多样化口算教学措施和训练形式,让学生喜欢上口算,能够自觉在日常生活中,联系学习过的口算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这会让低年级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受益终身。由此可见,探究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口算能力的有效措施十分必要。

一、开展游戏活动,激发口算练习兴趣

低年级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在课堂上能否集中注意力积极学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具有很强的学习兴趣。所以,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口算能力时,要明确学习兴趣的重要作用,避免使用形式单一、枯燥乏味的口算教学模式。为了达到激趣的目的,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开展游戏活动,以此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参与口算练习的动机,培养学生的口算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尽量设计与学生日常生活有关联的游戏活动,便于学生体会口算的学习意义和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将口算视为估算、速算、简算、笔算能力发展的基础,主动积极地投身于口算学习中,改变原有的消极态度,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出自身主体作用,成为口算学习的主人。

如在学习《加与减》这节课的过程中,教师如果只是按部就班地说出数字,让学生口算出结果,则会削弱学生的口算练习兴趣。为此,教师可以采取游戏教学法,组织开展“传递火炬”的活动,首先由教师举起火炬道具对学生说:老师家里有二十个苹果,今天带来五个送给其他教师,现在老师家里还有多少苹果?第一个口算出15正确答案的学生成为下一轮火炬传递者,给其他同学出题:玩具店里原来有11种玩具,老板又进了6种玩具,现在一共有多少种玩具可供我们选择?以此传递火炬,学生为了有机会举起火炬,仔细听着口算题目,快速计算着,争取成为火炬传递者并给其他同学提问题。在游戏活动中,学生既获得了“玩”的乐趣,也收获了“学”的训练成果。

二、设计针对性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发现口算规律

有些小学数学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口算速度和能力,一味地采取多练习的方法,这不仅增加了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呈现出“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教学效果适得其反,引起了学生的抵触情绪。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保证口算教学策略具有针对性,练习内容在精不在多,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制订教学目标,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口算教学方法,让学生可以针对容易混淆、容易出错的题目展开有效训练,实现口算能力的提升。

教师在这一过程要注意,很多口算题目是有规律的,要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口算规律,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促进学生推理归纳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的提升。

如在学习“购物”這一内容中,教师课前为学生准备好教具版人民币,让学生观看录制的视频课件,在视频中教师花了五元钱买了一个五元钱的本子,花了十元钱买了一支十元钱的钢笔,学生此时发现购物规律——物品价格与人民币面值相同时,因为结果是0所以不需要找钱,接着教师让学生模拟购物情境,有人扮演卖东西的人,有人扮演买东西的人,一起探索购物中的口算规律,由开始不熟悉圆角分的转化,到能够熟练地给“顾客”找“零钱”,在活动中自主探索、总结出更多实用的口算规律和购物规律,同时意识到学会口算对今后的购物有重要帮助,学习动机得到明显加强,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三、创设改错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口算水平

有些小学生盲目追求口算的速度,对于准确性却没有加以重视,所以马虎大意的口算错误时常发生,如何避免学生口算错误,提高学生口算水平,是小学低年级数学口算教学的一个教学难点。在解决此教学难点问题上,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改错教学情境的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习惯,引导学生树立认真严谨的口算态度,从而促使学生可以在口算的过程中既追求准确性,又提升口算速度。在口算得出结果后,可以再次验证结果的准确性,以便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口算错误,加以改正,得到正确答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口算习惯,提高学生的口算水平。

例如,在学习《乘法口诀》这节课时,教师发现有的学生为了在口算训练中成为第一名抢答的学生,还没有口算出答案便迫不及待地举手说出准确率较低的答案,回答的十道题中有一半以上都是错误的。针对这一情况,教师改变了教学方法,创设改错教学情境,教师说出7乘以5等于42,让学生判断教师说得对还是错,并且找出教师说错的数字,尝试分析教师出现口算错误的原因,最后通过自己口算帮助教师改正本道题目的结果。在这种方式下,师生角色实现了互换,学生变成主动发现并且指错、改错的“教师”,教师成为了“不认真”“马虎大意”算错题的学生,学生在此活动中,能够重新审视自己以往不认真口算的问题,意识到准确率才是口算的重中之重,在接下来的口算训练中,能够运用逆向思维,及时发现自己的口算问题,并加以分析和纠正。

四、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辅助口算能力发展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的方法非常适用于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助于学生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之间的灵活转换,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口算能力时,可以将数形结合思想作为教学指导理念,在课堂上采取数形结合教学策略,辅助学生提高口算能力,让学生的口算过程,可以在具体事物或者图形辅助下,更快、更准确。

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长方形与正方形》这节课时,教师在讲授完课本知识后,对学生提出“现在有一个正方形,它的一条边长是5厘米,那么另外几条边长各是多少”的问题,在学生思考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寻找眼前的正方形物品,包括粉笔盒的一面、班级正方形窗户等等,将其视为题目中的正方形,一边观察,一边结合学习的正方形概念和性质,快速回答出“其他各条边长都是5厘米”的正确答案。数形结合策略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算质量,也让学生学会了这种有效的口算方法,在以后的口算中,能够灵活应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提高口算水平,达到授人以渔的教学目的。

五、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耐心地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不能操之过急,要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认知规律、思维水平,循序渐进地加强口算能力的培养难度,灵活应用多种口算能力培养措施,激发学生的口算热情,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口算准确性和速度,为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全面发展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更措.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41).

[2]周珊珊.小学低年级口算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7.

[3]王艳萍.关于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9,(8).

[4]蒋丽.小学数学口算能力训练的有效性[J].读写算,2018,(8).

[5]代惠英.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口算能力[J].青海教育,2018,(9).

[6]李万昌.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J].学周刊,2016,(5).

[7]杨兰霞.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10).

[8]李志云.小学数学口算教学中的问题和应对策略[J].教书育人,2014,(1).

[9]卢凯月.低年级数学教学要加强口算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2010,(21).

猜你喜欢

低年级教学口算能力小学数学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兴趣
基于口算能力培养的数学口算教学探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从读中悟,悟中读
浅论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