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视域下甘肃传统农耕文化和谐性研究

2020-07-24郭晓雯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0年4期
关键词:和谐文化甘肃乡村振兴

郭晓雯

摘要:甘肃大地在漫长的农业发展进程中,不仅仅是生产方式和生产力的提高,还有衍生的优秀传统文化逐渐由模糊到清晰,由轻浅到厚重的发展轨迹,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方面的和谐上。探析甘肃传统农耕文化和谐性旨在找到甘肃文化可以持续发展和创新的动力,为乡村振兴服务。

关键词:农耕传统;和谐文化;乡村振兴;甘肃

甘肃地域辽阔,地形类型多样,农耕文化具有丰富而典型的特征。作为最早的农业发源地之一,在漫长的农耕实践中,先民在生活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努力探索自然规律,探索生活富足的途径。在农业的演进变化中,基于农业文化的大环境,和谐思想渗透在农业发展的各个阶段,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上,形成了富有地域特征的文化,丰富着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1 甘肃远古农业的演进及其文化

1.1 甘肃的远古农业概貌

甘肃是古文明发源地之一。距今8000多年—4900年前的甘肃秦安大地湾文化,前后延续了3000余年,是新石器时代及仰韶文化时期的文化遗址,先民挖掘半穴居式的住房居住,将史前宫殿式建筑作为议事公堂,烧制彩陶器物作为生活用品。距今7000—5000年,武山观儿下、石嶺下,西旱坪等地均有先民生活的遗迹,大量出土的烧制彩陶器就是明证。

甘肃在距今8000多年前,就萌芽了原始农业,他们以石斧、石锛等粗糙的石器作为劳动工具进行刀耕火种,选择在临近河流较平坦的地方劳作,当一块地肥力下降,就再选择一块进行烧荒耕种,这种撂荒制成为当时主要的耕作制度。这一时期,先民将野生植物、动物进行培养、驯化,当今的百谷百蔬,猪牛羊犬马鸡六畜都是那时栽培和驯化成功的。大地湾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旱作农作物粟黍的炭化标本,甘肃东乡东塬公社林家遗址发现的稷、大麻果实,就是原始种植农业在甘肃存在发展的明证。

自新石器时代起,史前农业不断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新石器时代中期及偏晚阶段,以种植和养殖为内容的农业生产已开始在经济领域占据主位,到晚期,农业生产逐渐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决定部分,并继续得到发展。史前稻作和粟作农业的产生发展,为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和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并奠定了中华文明发生发展的基础。

1.2 甘肃远古文化形态

距今4000年前的原始农业时期,黄河和长江甚至包括珠江流域部分地区的氏族部落,已形成了较普遍的以农业为主,兼营家畜饲养和采集渔猎的综合经济,这一时期生产工具多样且更进步,出现了长久性住房和大规模村落定居遗址。

当人类脱离了采食野果果腹的处境,动植物得到培养和驯化,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完成。但是,粗陋的工具,极端低下的生产力,几乎完全靠天吃饭的农业,先民依然需要屈从于自然,在强大的自然面前,面对种种未知的状况,依然显得弱小和无助,他们“尝试用魔咒来使大地丰产”,构建了一个个的神话、传说来解释疑问,用各种宗教仪式来平衡协调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中国大地上盛行千年的“卜雨”“祈年”的活动,各种宗教仪式及利用农产品进行的祭祀活动,都根植于农耕信仰和神话传说,先民希望通过祭祀天地消灾降福佑护家人,这些信仰和神话传说沿着“天人合一”的方向发展,流传千百年,这是祭祀文化的延续,是追求天地人和谐的探索。

对天的敬畏,对未知的惶惑,无数神灵就被创造了出来,三皇五帝的传说流行在中国大地,始祖文化在甘肃大地诞生。伏羲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八卦,成为中国古文字的发端,他教会人们渔猎,发明瑟,他的活动是中华文明的起始。天水伏羲庙每年进行祭祖仪式,已经成为国家级的盛事。伏羲的妹妹女娲不仅抟土造人,炼五色石补天,还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被称为大地之母。

传说五帝之首的黄帝诞生在天水轩辕谷。教民稼穑的神农诞生在黄土高原。“神农”是周族的始祖“弃”,舜帝封他为后稷,后人为纪念他的功绩,奉他为谷神。每到丰收季节,人们用各种习俗和方式表达对丰收的喜悦和对神灵的感谢,祈求明年能继续风调雨顺。中国文化是多神论,祭祀文化成为人们力求认知世界的探索方式,是人们注重协调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努力。甘肃大地随处可见土地庙、山神庙,家里供的灶神爷,都是为了祈求家人平安,风调雨顺,子孙昌盛。

2 农耕时期甘肃农业文化发展中人与自然的和谐

2.1 耕作技术改进中的自然和谐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有较为超前的农业技术知识体系和雄厚的社会基础,不仅为世代人民提供了物质生活资料,也形成了丰富的农耕文化。公刘时代使当地 “行者有资,居者有蓄积”,完成了甘肃原始农业向农耕文明的转型。

甘肃洮河流域的齐家文化时期,人们开始制造并使用红铜或青铜器,有了铜,生产工具改进为铜工具,但铜的稀缺,农业工具还是以木石器为主。后来铁器出现,农业耕作效率大大提高,中国进入了农耕文明时代。

农业发展中,随着农具改进,生产力水平提高,同时兴修农田水利,种植作物的产量增加,农人利用农具,开垦了更多土地,养活了更多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由被动适应向主动改造迈进,人对天地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不再是畏惧,而是接近。

西汉末年,甘肃河西走廊垦田已使用铁农具,同时大兴水利灌溉工程,各地屯田“修理沟渠,皆蒙其利”,牛耕技术、播种工具耧车也应用于生产,赵过“代田法”的推行,大大提高了作物产量。当时农业和畜牧业在河西并行发展。在甘肃大部分的河道川区,农人采用“耕—耙—耱”的耕作方式进行精耕细作,利用铁铲清除杂草,用铁镰收割庄稼,用犁铧、铁锹翻地,农业的发展已与近代无异了。

甘肃人发明的石子田就是针对甘肃中部黄土高原干旱、盐碱重的土地性状,进行抗旱、保温、压碱、稳产的方法,经铺砂而达到减少蒸发量,增加降水有效性,从而获得粮食收成的增长。明代段续对黄河水车的推广,给黄河两岸人民灌溉农田带来了方便。

2.2 农业管理过程中的自然和谐

在长期的精耕细作的农耕生产中,人与自然越来越和谐,自然也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基础。人类认识到自然的力量,尊重自然规律,不违农时,因地制宜;对耕作的土壤,采取主动态度,想方设法去改良和维持它的肥力;并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了可贵的、丰富的经验,逐渐形成了一套土壤耕作、作物轮作和施肥等综合运用的方法,才使我国农田使用了几千年而不衰敝。其中施用农家肥是恢复和维持地力最主要的措施,在甘肃个别农村里这种传统现在还在使用。

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季节性,适时而耕,适时而种,适时而获,都按季节的早晚决定,即按农时适时操作,重视适时抢墒播种,同时根据播种期的适时与否、土质好坏、不同墒情,定出不同的播种量和相应的播种方法。人们尽量利用和发挥自然法则,使自然成为人类繁衍生息条件的一部分。

随着农业生产中人和大自然关系的变化和扩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天时、地宜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认识到人力在生产中的作用,已经懂得顺天然之时而为土地生产之利,对天地人的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和诠释。

自然的和谐还体现在除草、病虫害防治、储种等方面。《周礼》说古代农人根据四季来除草,春天杂草刚萌芽,将其耕翻于土中;夏天齐地面割掉杂草;秋天杂草种子未成熟时将其刈割;冬天将杂草根翻出曝晒而死,运用这四种方法消灭农田杂草。两千年前农人已经有了“防重于治”的思想,《汜胜之书》说,贮藏种子的器皿放干艾,可以不生虫;用附子浸谷种,谷子长起后也不生虫。《论衡》也说,冬麦种子,烈日曝晒,再存放于干燥容器,也不生虫。古人用火来诱杀向光性害虫。现代人使用的熏烟法除霜冻法,就来自于古人的发明。

先民认识到人与环境的密切关系,注意尊重自然规律,以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理解天地人之间的关系,不仅体现着农业思想和谐性,也成为传统文化的精神基础。

3 可借鉴的甘肃农耕文化发展中的和谐性

3.1 精耕细作时代的人文和谐

因地制宜、兼容并蓄的农业活动处处彰显着和谐。《诗经》中有多篇写到周的祖先寻找地势广平的地方定居,《生民》《緜》《臣工》等篇均反映了周祖先改造自然,发展农业的事迹。周的祖先很早就成为了一个经营农业的部落,他们在黄土高原上的豳地迁徙繁衍,让董志塬成为适宜种黍稷的农耕文明发源地。三国及魏晋时期,甘肃中部和南部陇南山地都以种植业为主。

农业也是河西走廊主要生产形式,汉代塞外鲜卑10多万人迁河西,和当地人一起务农桑。汉族和西域各族人民共同生活,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汉文化吸纳少数民族的风俗、传统,少数民族受汉族影响,由游牧转为定居耕种,农业文化深入思想[3]。在各族人民的共同生活生产中,农业的发展和文明化程度已经具备相当水平,逐渐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甘肃传统文化。

随着铁器广泛使用,牛耕逐渐推广,农业生产关系、土地耕作制度和作物栽培技术等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一个数口之家,除了生产自己所需的粮食以外,还生产一定数量的蔬菜和少量肉食,以及供穿衣所需的纤维,种植一些果树树木,家庭小农经济能够做到自给自足。定居生活,让家族繁衍及家族文化的形成成为可能,加上儒家主流文化影响,形成了以血缘、地缘、亲缘为基础,以家族意识为中心的种种制度和行为、观念和心态,包括家族结构、家族观念、家文化及耕读文化传统。

在大家庭中,个人的人生态度是讲求务实、进取有为。中国自古就是农业社会,农业的温饱取决于耕作和劳作。人们在农业生产中,自发产生了只有持续劳作才能有个人存在,才能有家庭存在,才能有家庭的和谐和社会安定的道理,基于此形成了中国文化进取有为,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髓。家承担对个人养育、保护和教化等诸多功能,不仅使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家”承担充当社会角色,成为社会的细胞,而且每个人均依附某个家庭而存在,使人們对家族分外重视,个人的责任和使命就是促进家庭关系和谐,家族兴旺。家庭中的人注重长幼有序,奉孝守礼,勤劳自强,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撑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沟洫农业时期,还是精耕细作时期,人们改进劳动工具,运用农业技术,推广优良品种,改进耕作方式来增收粮食,养活更多的人,为社会积累更多的财富。个人与家庭、家族、个人与社会发生着更为密切的关系。稳定而丰衣足食的生活,让家族繁衍及家族文化的形成成为可能。自西汉儒家学派学说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以后,在人际导向上,重视家庭,尊祖宗,尚礼仪,“德”和“礼”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各种关系的准绳,在农耕文明这块沃土上,文化的和谐性正被践行和运用着。

3.2 耕读文化观念下的社会和谐

从甘肃陇南山地走出去的秦王朝,率先竖起了改变先秦时期中国社会结构的大旗,对以家庭为主的社会制度进行变革。秦汉开始推行的郡县制,为改变周代分封制家比国在人心理上更为重视情况,大力提倡为国效力,为国尽忠,其后社会发展就继续提倡这种观念。在农耕文化的长期发展中,家庭、家族、国家的关系日益清晰且有了主次之分,“精忠报国”“爱国”成为社会的主要价值观。

以农立国,以耕读传家是中国大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这道风景就来自于农耕文明,农业文明加上以“明人伦”为主的学校教育,就是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耕读传统。在耕作之余,读圣贤书,接受礼教的熏陶和圣哲先贤的教化,以仁、义、礼、智、信等价值与温、良、恭、俭、让的品行来要求自己学习做人的道理,强调自食其力的自立精神,作为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础。人的和谐,最终是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即“国强、民和、财富、平等”,而“勤耕立家,苦读荣身”的耕读文化,则从养心养性过渡到了强调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意识,甘肃农村老宅大门上常见“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对联强调的是“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的农耕文化齐家意识。

农耕文化的深厚土壤培育造就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甘肃作为最早的农耕文明地,多样和丰富的传统文化处处闪现着天人合一的和谐观念,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思想。进行和谐视野下优秀农业传统文化的传承研究,有利于更好发挥地域文化的价值,为振兴乡村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玉林.泾川人化石:改写人类进化史[N].《平凉日报》,2013-12-19.

[2] 范楚玉,苟翠华.悠久的中国农业[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

[3] 侍建华.甘肃农业发展史事纪要[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2.

[4] 张宏杰.简读中国史[M].长沙:岳麓书社,2019.

[5] 王革,景琴玲.中国传统农业文化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J].中国乡镇企业,2013(9):74-78.

猜你喜欢

和谐文化甘肃乡村振兴
甘肃:“三年行动”超进度
致敬甘肃
Application of Classroom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第17站甘肃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论当代中国和谐文化建设
浅谈蒙古族那达慕的和谐文化
和谐文化视阈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