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前臂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07-24姚海文王道周黄烈俊向伟蒋其江杨再洪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40期
关键词:用率前臂桡动脉

姚海文,王道周,黄烈俊,向伟,蒋其江,杨再洪

(铜仁市人民医院,贵州 铜仁 554300)

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病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所以保持血管的通路是保证血液长期透析的关键。前臂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是近几年来在临床上运用较多的永久性通路,因其通透性高、难度系数低、手术并发症少,手术成功率高能够延长肾病患者的生命得以广泛的运用[1-3]。现为了探究分析建立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效果,特将在我院2018年4月~2019年5月完成的120例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患者的术后临床资料作为此次探究分析的研究对象,现探究的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在我院2018年4月~2019年5月完成的120例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患者的术后临床资料作为此次探究分析的研究对象。其中男84例,女36例;年龄12~86岁,平均(49.4±17.5)岁,糖尿病31例,高血压病29例,原发疾病慢性肾炎27例,恶性肿瘤8例,多囊肾15例,其他10例。且所有患者的前臂血管条件都较好。

1.2 方法

在手术进行前的一周对120例患者的一周、红细胞计数和HCT进行测定和统计。同时也需要对患者的手术部位进行选取,需要选取的血管较粗直,弹性好。静脉的直径≥2.25 mm,还需知道静脉的深端有无血栓和狭窄。还需要考虑患者术后用手的方便情况来选择手术的位置。同时也需要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进行控制并回到正常范围之内。手术选择标准的头静脉和桡动脉吻合。在术前需要对头静脉进行标记。常规麻醉消毒后在头静脉标记处纵行切开3~5 cm,充分暴露桡动脉及头静脉,分离皮下组织,寻找并游离头静脉,在远心端斜行剪断头静脉,斜面应与动脉走行平行。切断静脉,进行远端结扎,近端用血管夹阻断;再游离暴露桡动脉,用手术刀尖(11号尖刀)刺破桡动脉,眼科剪沿该破口剪开桡动脉约6~8 mm的纵向切口,肝素生理盐水冲洗血管腔。将桡动脉与头静脉进行端侧吻合,用肝素盐水反复冲洗,缝合完毕后,摆正血管吻合口的位置,先松开静脉夹,然后松开动脉夹。此时观察血管吻合口有无漏血以及血流通畅情况。如有少量漏血,用湿纱布块轻轻压迫后即可止血。如漏血较多,要找准漏血点,用单针缝合。开放血流后,一般情况下,在静脉段均能摸到较为明显的血管震颤。观察内瘘血管的充盈,血液通畅情况,最后缝合切口。将患者转移到普通病房,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同时应注意建立的内瘘是否发生栓塞的现象,若发生应及时处理,修复。

1.3 观察指标

在病人回到病房后,每24个小时之内对患者的血管内瘘进行1次触诊是否血管有震颤,听诊血管有无杂音来判断建立的动静脉内瘘是否失用。对早期患者的失用率和通畅率。手术一周后测定患者手术之后的的平均收缩压对内瘘失用率呢影响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计量数据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样本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术后早期内瘘的失用率和通畅率

根据实验的分析观察得出,早期失用组有8人,剩下的患者在后期有14人发生血栓栓塞。早期的通畅率较高,失用率较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观察结果见表1。

表1 患者术后的早期内瘘的失用率和通畅率[n(%)]

2.2 患者手术前后一周的平均收缩压对失用率的影响以 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根据实验检测分析得出,当平均收缩压低于140 mmHg时失用率较高,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较小。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检测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术后平均收缩压女孩失用率的影响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n,%),]

表2 术后平均收缩压女孩失用率的影响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n,%),]

组别 平均收缩压(mmHg) 手术并发症(%)早期失用(n=8) 128.14±14.55 8(100%)早期通畅(n=112) 147.83±19.42 43(38.39%)

3 讨 论

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病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是肾病晚期患者延续生命的一种重要手段。血液透析的目的是将患者的血液进行过滤,清除其中的存在的废物和有害物质,再将干净的血液输送回身体,保证患者的正常生命活动能够继续进行[4-5]。进行血液透析基本就是血管畅通,建立前臂自体动静脉较内瘘是近几年来临床运用较多的永久性通路。因其通透性高、手术难度系数低、手术并发症少,手术成功率高能够延长肾病患者的生命得以广泛的运用[6-7]。现为了探究分析建立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效果,特做此探究。

经实验的探究分析表明,建立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失用率较低,其通畅率较高,当平均收缩压小于140 mmHg时,内瘘的失用率是最高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也比较低,统计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导致血管损伤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也是影响(BC-AVF)失用的一个关键原因,比如糖尿病对血管的损伤、尿毒症对血管的损伤、全身血管的状态越差,也就越难建立内瘘[8-10]。所以选择手术的时间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因素。但是从本次的实验报告中可以得出的是,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效果还是比较明朗的,大部分的患者在术后并没有并发症发生,同时他们的生命也得以更长的延续。

综上所述,前臂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BC-AVF)早期的失用率相比之下较低,出现手术并发症的概率较小,临床效果较好,合理的手术时间选择和熟练的手法都能够使失用率降低,值得向各大医院推广。

猜你喜欢

用率前臂桡动脉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成人前臂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细胞瘤1例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探讨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及前臂皮肤缺损47例分析
江岸车辆段中水回用浅析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穿刺点渗血的护理体会
子宫位置对宫内节育器续用率的影响分析
经桡动脉实施冠心病介入诊疗发生经桡动脉痉挛的临床分析
牵引下前臂旋滚法对纠正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改变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