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情绪的影响
2020-07-24王明洁
王明洁
(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中医医院,山东 烟台 265200)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晰,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病情常复发,较难治愈,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精神心理状态在其发病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极易导致患者情绪障碍[1]。因此,选取护理模式是成功救治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主要因素。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其临床疗效得到显著提升,改善患者情绪障碍,端正自己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2]。基于此,笔者对在我院诊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4例行心理护理干预进行对比研究,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患者104例,采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和研究组(52例),纳入标准:①所有参与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②未伴有血液系统疾病或急慢性感染者;③知情并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依从性差的患者;②患有精神疾病及心脑血管严重患者;③器质性病变;其中对照组为: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41.26±2.15)岁;男28例,女24例;病程3.6~42个月,平均(12.09±3.48)个月;接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24例,中学18例,高中10例;研究组为:年龄20~74岁,平均年龄(40.89±2.13)岁;男27例,女25例;病程3.4~43个月,平均(13.59±3.47)个月;接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21例,中学17例,高中14例;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包括: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完成常规检查,了解患者各项身体指标,进行药物指导,饮食护理,做好疾病相关知识普及工作,并告知患者相关的注意事项。在此基础上研究组行心理护理干预包括以下几点:①患者对自身情况的认知②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③合理安排生活④主动式沟通[3]。其中患者对自身情况的认知为:完成常规检查后,要有对自身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避免患者出现负面顾虑,并及时告知治疗及检查的具体内容,如果情绪过于消极悲观,应立即给予患者积极沟通讲解,消除其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对患者进行主动式的用药、心理与饮食指导,鼓励患者并消除紧张情绪,良好维持和睦关系,能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积极性,进而减少医患纠纷案件的发生,更有利患者的恢复[4]。合理安排生活指的是:提高护理质量,加强病情监测及饮食管控,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督促患者加强生活自理,遵循少量多餐原则及正常作息时间,养成良好习惯。主动式沟通:对患者采用脱敏法、暗示法、放松治疗释放心理压力,加强积极交流沟通,减轻悲观心理,及时引导消除其不良情绪,端正自己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在行心理护理干预前后抑郁自评表(SDS)评分及焦虑评表(SAS)评分的比较,加强对患者不良情绪的监控,随时保持沟通,缓解患者不安、紧张等不良情绪;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记录两组患者的绝望感、失眠、迟疑、症状随昼夜变化、认知障碍、肥胖及身体上的焦虑等各项指标,观察护理干预是否减轻了患者的症状;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登记临床治愈、效果显著、及无效例数的数据信息,观察有无异常,如有其他情况,应立即报告医护人员予以救治;对比分析其治疗效果[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在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前后不良情绪的比较,护理前对照组与研究组的SDS评分、SAS评分相差小(P>0.05);干预后,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评分,两者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比较
2.2 两组对HAMD的治疗效果
干预前两组的总分数都大于24分,表示有严重抑郁症。在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后,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情况更佳(P<0.05)。见表2。
表2 两组对HAMD的治疗效果(±s)
表2 两组对HAMD的治疗效果(±s)
研究组(n=52) 对照组(n=52)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总分数 25.87±5.96 6.30±1.40 25.80±5.60 19.20±6.51绝望感 3.28±1.40 0.29±0.50 2.90±1.39 1.87±1.19失眠 3.68±1.09 0.58±0.51 3.60±1.20 2.87±1.02迟疑 5.60±2.20 1.62±0.69 5.70±1.80 4.70±1.80症状随昼夜变化 1.12±0.92 0.29±0.50 0.87±0.90 0.60±0.81认知障碍 3.79±2.38 1.09±0.68 3.80±2.40 2.29±1.29肥胖 0.59±0.68 0.29±0.50 0.80±0.69 0.50±0.71身体上的焦虑 7.38±2.30 1.98±0.69 6.87±2.50 5.19±2.40项目
2.3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的比较
研究组(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78.85%),两者差异显著(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的比较(%)
3 讨 论
FD是常见的临床疾病,此病的病因较为复杂,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晰,通常认为是肠道菌群失调、胃肠带激素等多种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或不适感,常伴有抑郁、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病情常复发,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极易导致患者情绪障碍[6]。因此,临床治疗行心理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7]。干预后能有效增加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强自我调节能力,提高心理应激能力、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8]。
综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组行心理护理干预。前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后者,两者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对HAMD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抑郁自评表(SDS)评分及焦虑评表(SAS)评分的比较,研究组比对照组更低。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抑郁症状,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