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效果分析

2020-07-24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2期
关键词:护理学教学效果驱动

万 敏

(湖北城市职业学校医药卫生部,湖北 黄石 435000)

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在护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常规的教学方式一般都是采用教师讲解,学生练习,其次对教学内容进行考核,此类教学模式虽然便于教师管理,但是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独立思考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专业的技能及知识,培养学生主动性及积极性,整体提升学生综合能力[1]。故本次选择我院的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后,对其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资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6年9月~2018年9月我院的78例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本次纳入78例研究对象均为护理专业学生;全部人员均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0:29,年龄19~23岁,平均(21.0±3.7)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9:30,年龄20~24岁,平均(22.0±3.9)岁。通过对比一般资料,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教学,教师按照课本内容进行章节教学,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实践过程。

观察组:任务驱动教学法,具体包括:(1)教学前准备:首先,教师在讲课之前,组织全部学生对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概念认识,并对其发展历程进行详细讲解,随后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正确的思路及方式;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所学知识实际应用情况及整体学习效果详细了解,了解后明确具体教学任务[2]。(2)教学过程:首先,根据任务驱动教学法内容展开具体教学任务,以测量生命体征、冷热疗法、铺床法、氧气吸入法及铺床、隔离等引入教学,随后要求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实践;其次,教学过程中可将学生分成小组,并由小组组长带领组员进行学习,教学过程中,可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并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并勇于作答,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学时,除了要求学生完成强化练习,还要学会客观评估患者病情,以及后续具体护理任务。

1.3 观察指标

教学效果评估:根据两组综合成绩评价,综合成绩包括理论考试及操作考核。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观察组教学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教学效果对比(±s)

表1 教学效果对比(±s)

组别 n 理论考试 操作考核观察组 39 91.12±1.34 88.97±1.25对照组 39 86.98±1.23 81.23±1.33 t-- 14.21 26.48 P-- 0.00 0.00

3 讨 论

任务驱动教学法主要是以理论教学为基础,紧紧围绕教学内容,以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可以掌握相应的技能。目前,该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及应用,该教学模式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较常规教学法而言,任务驱动教学法不再只是单纯以教师教学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而是将学生作为主导,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除此之外,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时,可采用情景模拟法教学,便于学生借鉴他人的操作方法以及学习方法,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具有重要作用,而这正是目前临床教学中所要克服的困难[3]。通过本文研究发现,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观察组学生的理论考试及操作考核均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

综上所述,结果:观察组教学效果优对照组,P<0.05。结论: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应用。

猜你喜欢

护理学教学效果驱动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护理学杂志》稿约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