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0-07-24钟向慧
钟向慧
(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潭医院,广西 柳州 54500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特征是由于持续气流受限导致呼吸受阻,属于较常见的呼吸内科疾病,发病率逐年递增,易并发呼吸衰竭症状。通常使用常规方式(吸氧、吸痰、呼吸机)救治患者,但依赖性较强,易突发高碳酸血症,为防止器官损伤及病变可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可使呼吸道畅通,改善患者呼吸功能。[1]本文研究收治在本院的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在通过无创通气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随机抽签选出收治在本院2017年8月~2019年8月的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分组,即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n=32)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59.41±6.21),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3例;实验组(n=32)年龄48~79岁,平均年龄(60.17±6.75)岁,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2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吸氧、吸痰、舒张支气管、呼吸机、营养支持等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治疗方法基础上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采用BiPAP无创呼吸机在S/t模式下,调试初始吸气压为6~8 cmH2O,逐步调升至20 cmH2O,初始呼气压为5~6 cmH2O,逐步调升至15 cmH2O,氧浓度设置在50%~60%,每次通气3小时,每天3次,持续2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常规组和试验组经治疗后的PaCO2(血氧分压)、PaC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SP(肺动脉收缩压)、RR(呼吸频率)并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通过SPSS 19.0 for Windows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两组患者的PaCO2、PaCO2、PASP、RR通过(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达,行t检验,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
2 结 果
经治疗后,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血气情况和呼吸功能均有所改进,但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见表1。
表1 实验组和常规组PaCO2、PaCO2、PASP、RR数据对比
3 讨 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中老年人群较为常见,中老年人群呼吸器官逐渐退化,无法正常为肺部提供人体机能所需氧气,氧气运输不通导致的呼吸性疾病,有喘息,气息急促,咳痰等临床表现,其原理主要是气道受阻导致通气不流畅出现肺不张,影响血流和通气比例,对肺泡通气功能造成极大损伤,从而增加氧耗,导致二氧化碳含量升高,而含氧量降低引发呼吸衰竭或低氧血症等并发症,死亡率较高。
通常采用常规方法(吸氧、吸痰、呼吸机)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这种治疗方式虽然能起到治疗效果,但是会导致患者会长期依赖呼吸机,且容易出现并发症。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可舒缓呼吸肌疲劳,减轻肌负荷,扩张血管,改善血流、通气比例,使肺泡通气量增加,减少出现低氧或缺氧的情况,有效地缓解了呼吸衰竭症状。
数据结果表明,实验组PaCO2、PaCO2、PASP、RR均优于常规组相关数据,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
综合本文讨论得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改善了血气指标和呼吸功能,值得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