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期望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逻辑回归的实证分析
2020-07-24刘志侃程利娜
刘志侃, 程利娜
(陕西理工大学, 陕西 汉中 723000)
就业期望作为影响大学生充分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引起学界的普遍关注和研究。目前,学界尚未对就业期望的基本概念达成共识,由于就业期望是个体最初的主观就业心理反映,与个体通过就业获得的利益、需要和理想紧密相关,在这个意义上说,就业期望是就业主体对未来从事工作的薪资期望、单位性质期望、就业区域期望、就业去向期望等方面预先设定的期盼或理想状态。已有研究认为,“就业期望越高,就业情况越不理想”[1]。因此,就业期望对就业主体充分就业实现的影响不言而喻,尤其是党和政府在抓紧抓好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工作现实背景下,关注大学生就业期望显得尤为特殊与重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新目标”[2],这为做好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校毕业生年均将过800万人,而且直奔900万大关指日可待。尽管我国近几年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局势稳中向好,但世界各国宏观经济政策走势分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我国面临解决就业问题所具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等问题,其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解。由于在大学生就业实践过程中,所反映出的就业岗位需求与毕业生就业期望偏差,以及就业期望影响下的“慢就业”等新情况对实现“更充分就业”所带来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的现实障碍。因此,大力关注大学生就业期望,对于着力促进大学生等青年群体就业摆在工作首位,并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大学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为做好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工作谋篇布局,精准发力、靶向施策,促使大学生充分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界对大学生就业期望的研究基本上分为三种视角:一是就业期望现状视角,研究者从“收入预期、单位性质预期、地域选择预期、专业对口预期及择业目的五个方面”,分析了工科类大学生的就业期望现状;[3]二是就业行为视角,研究者从“就业行为”反观其就业主体的就业期望及其制约因素,即研究“大学生的就业目标、就业行业期望、就业薪酬期望、就业城市期望”等就业实现状况,认为“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工作经验、综合素质、学业成绩等相关因素”对大学生就业岗位获取及其就业实现的制约因素明显;[4]三是就业准备视角,研究者将就业期望视为就业准备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者“从工资期望、工作类型与性质期望、工作地点期望以及自主创业的意向”对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年级的在读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学历层次以及担任学生干部与大学生月起薪期望呈正相关,大学生对“北上广”、东南沿海等发达城市以及国有单位和公务员就业期望较高。同时认为,大学生的工资期望受就业准备影响较大。[5]
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多元的研究视角丰富了对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认识,同时,这些研究已经关注到了就业期望与顺利就业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增加了对大学生就业期望的理解深度,这为本文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但已有研究对大学生就业期望现状、以及将就业期望聚焦于“就业意愿、择业意向、就业偏好”等就业行为意义的建构研究较多,力图凸显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与就业现实落差所致的就业困境,而对影响大学生就业期望的相关因素关注不全面。虽然,个别研究者从就业准备视角对大学生就业期望进行了研究,但仍未对大学生就业期望产生的内在机理并与之密切关联的就业实现、以及就业期望变化的历史进步性进行深度解释。
本研究同样采用对就业期望的外延进行分类的方法来描述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期望状况,并从薪资期望、就业单位性质期望、就业区域期望和就业去向期望等方面来关注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就业单位按所有制分类分为两大类,即国有单位和非国有单位。其中,国有单位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非国有单位包括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家庭自营企业。就业区域分为大城市(包括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含一线城市))和非大城市(包括中小城市与农村)。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之上,本研究假定影响大学生就业期望的因素主要可以从学生个体特征、家庭环境、学习背景(专业)和学生人力资本因素等四方面来考察其就业期望的内在影响关系,旨在为优化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引导大学生学会经营大学生活,面向就业市场需求的现实主动建构与因应,从而为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目标提供必要的现实依据。
一、调研概况与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
选择陕西某所省属普通地方高校的2019届大四学生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5月—6月期间进行了调查。问卷采用集体施测的方式完成,共发放问卷1 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068份,有效回收率89%。根据该校的学科比例情况,选取了文学院、文旅学院、外语学院、数计学院、物电学院和机械学院6个学院。涉及的专业有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地理科学、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历史学、热源与动力工程、数学、通信工程、图书管理、网络工程、物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英语。其中,男生有592人,占55.4%,女生有476,占44.6%;文科生有266人,占24.9%,理科生有392人,占36.7%,工科生有410人,占38.4%;农村学生有619人,占58%,县城学生有282人,占26.4%,城市学生有167人,占15.6%。
2.调查工具
采用自编问卷收集数据。问卷主要内容包括个人特征和家庭基本状况、父母教育程度、父母职业和父母收入以及学生学业建构、就业等方面情况。就业期望包括四个方面:薪资期望、就业单位性质期望(国有单位和非国有单位)、就业区域期望(大城市和非大城市)、就业去向期望(就业与继续深造)及就业实现影响因素认知(内因或外因)。数据使用SPSS17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研究方法
在分析已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影响大学生就业期望的因素可归纳为四个方面:个体属性特征(性别)因素、学习背景(专业)、家庭环境因素(城乡背景、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学生的人力资本(是否担任干部、学习成绩、是否党员、社会兼职)因素,用方程表示为:Y=F(X1,X2,X3,X4)。其中,Y表示就业期望,X1代表个体属性特征,X2代表学习背景,X3代表家庭环境因素,X4代表学生人力资本因素。其中,就业期望维度中的薪资期望按照连续变量处理,采用一般回归分析,而将就业期望中的其他三个维度看成二分类变量,所以构建了逻辑斯蒂回归模型Ln[P/(1-P)]=F(X1,X2,X3,X4),分析以上因素对就业期望的影响情况。在该模型中,P代表大学生选择某一类别的概率,1-P代表大学生选择另一类别的概率。
二、大学生就业期望的基本现状
1.薪资期望
由表1可知,期望月薪在4000元以下的学生约占17.31%,4000到5000元的约占22.91%,5000元以上的约占59.78%。
表1 薪资期望的描述性统计(%)
就不同性别而言,经过卡方检验,结果显示男女生对初次月薪期望存在极显著差异(2=27.29,P<0.000)。期望初次月薪在5千元以上的男生比例(64.2%)显著高于女生(51.4%),期望初次月薪在4千元至5千元之间的男生比例(25.1%)高于女生比例(21.4%),期望初次月薪在4千元以下的女生比例(27.2%)高于男生(10.7%)。
在家庭所在地方面,卡方检验结果显示,来自城市学生和来自农村学生对初次月薪期望存在极显著差异(2=17.77,P<0.000)。期望初次月薪在5千元以上的农村学生比例(66.2%)显著高于城市学生(51.4%),期望初次月薪在4千元至5千元的农村学生比例(23.6%)显著高于城市学生(20.1%),期望初次月薪在4千元以下的城市学生比例(28.5%)高于来自农村学生(10.2%)。
在所学学科方面,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学科的学生对初次月薪期望有显著性差异(2=10.74,P=0.030)。理科和工科学生的初次期望月薪在5千元以上的比例(分别为66.3%、57.4%)显著高于文科学生(55%),期望初次月薪在4千至5千元的工科生比例(26.1%)高于理科(24.1%)和文科生(18.9%),期望初次月薪在4千元以下的文科生比例(26.1%)高于理科(9.6%)和工科生(16.5%)。
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上,卡方检验结果显示,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对初次月薪期望存在显著差异(2=12.48,P=0.014)。担任干部学生的期望初次月薪在5千元以上的比例(64.4%)高于未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52.9%),担任学生干部学生的期望初次月薪在4千元至5千元的比例(24.2%)高于未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22.5%),期望初次月薪在4千元以下的未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比例(24.6%)高于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11.4%)。
2.就业单位性质期望
由表2可知,大学生期望到国有单位就业的比例为58.9%,期望到非国有单位就业的比例约为41.1%,期望到国有单位就业的人数高于期望到非国有单位就业的人数。
表2 就业单位性质期望的描述性统计(%)
就不同性别而言,卡方检验结果显示,男女生在期望就业单位性质上没有显著性差异(2=0.093,P=0.760)。期望到国有单位的男女生比例分别为58.4%、59.3%,期望到非国有单位的男女生比例分别为41.6%、40.7%。
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城乡背景的学生在期望就业单位性质上没有显著性差异(2=1.03,P=0.311)。但来自城市学生期望到国有单位的比例(61%)高于来自农村学生(57.7%),来自农村学生期望到非国有单位的比例(42.3%)高于来自城市学生(39%)。
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在期望就业单位性质上没有显著性差异(2=2.77,P=0.250)。但工科(61.9%)和理科(58.2%)学生期望到国有单位的比例高于文科生(55.3%),文科生期望到非国有单位的比例(44.7%)高于理科(41.8%)和工科生(38.1%)。
卡方检验结果显示,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在期望就业单位性质上存在显著差异(2=4.524,P=0.033)。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期望到国有单位的比例(66%)高于未担任干部的学生(56.7%),未担任干部的学生期望到非国有单位的比例(43.3%)高于未担任干部学生(34%)。
3.就业区域期望
由表3可知,总体上,大学生期望到大城市就业的比例(80.9%)远远大于到中小城市就业的比例(11.6%)和到农村就业的比例(7.5%)。
表3 就业区域期望的描述性统计(%)
就不同性别而言,男女生在就业区域期望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2=6.42,P=0.040)。女生期望到大城市就业的比例(83%)高于男生(78.5%),男生期望到中小城市就业的比例(14.8%)高于女生(9.5%),女生期望到农村就业的比例(7.5%)高于男生(6.8%)。
城乡家庭背景不同的学生在就业区域期望取向上,统计上虽没有显著性差异(2=3.81,P=0.149),但来自城市家庭学生的比例(81%)略高于来自农村家庭学生(80.8%),来自农村家庭学生期望到中小城市就业的比例(13.1%)高于来自城市家庭学生(10.2%),来自城市家庭的学生期望到农村就业的比例(8.8%)高于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6.2%),但没有达到显著差异水平。
4.就业去向期望
由表4可知,总体而言,大学生期望毕业后就业的比例约占73.4%,期望继续深造的比例约占26.6%。
表4 就业去向期望的描述性统计(%)
就不同性别而言,男女生在毕业后的去向期望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2=7.10,P=0.008)。男生期望就业的比例(76.7%)高于女生(69.1%),女生期望深造的比例(30.9%)略高于男生(23.3%)。
城乡家庭背景不同的学生在毕业后的去向期望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2=14.06,P=0.000)。来自农村的学生期望就业的比例(77.9%)高于来自城市的学生(67.2%),来自城市的学生期望深造的比例(32.8%)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22.1%)。
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在毕业后的去向期望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2.257,P=0.133)。但未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期望就业的比例(74.7%)高于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68.9%),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期望毕业后深造的比例(31.1%)高于未担任干部的学生(25.3%)。
5.就业实现影响因素认知
由表5可知,总体而言,大学生认为影响就业实现最重要的因素为社会关系的比例约占11.2%、专业因素的比例约占16.8%、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约占72%。
表5 就业实现影响因素认知的描述性统计(%)
就不同性别而言,男女生在对就业实现影响最重要因素的认知上存在显著性差异(2=15.602,P=0.000)。女生(13.9%)认为影响就业实现最重要的因素为社会关系和所学专业,其比例高于男生(7.7%);男生认为影响就业实现最重要的因素为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比例(79.3%)高于女生(68%);女生认为影响就业实现最重要的因素为社会关系和所学专业的比例(18.1%)高于男生(12.9%)。
城乡家庭背景不同的学生对影响就业实现最重要因素的认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2=10.87,P=0.004)。在认知影响就业实现最重要因素为社会关系上,来自城市学生的比例(12%)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10.6%);在认知影响就业实现最重要因素为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上,来自农村学生的比例(76.9%)高于来自城市的学生(67.5%);在认知影响就业实现最重要因素为所学专业上,来自城市学生的比例(20.5%)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12.5%)。
不同学科背景学生在对影响就业实现最重要因素的认知上没有显著性差异(2=3.16,P=0.532)。在认知影响就业实现最重要因素为社会关系上,工科、理科和文科生的比例分别为11.8%、11.6%和9.4%;在认知影响就业实现最重要因素为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上,工科、理科和文科生的比例分别为70.9%、72.1%和77.8%;在认知影响就业实现最重要因素为所学专业上,工科、理科和文科生的比例分别为17.3%、16.3%和12.8%。
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对影响就业实现最重要因素的认知上有显著性差异(2=12.73,P=0.013)。在认知影响就业实现最重要因素为社会关系上,未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比例(12%)高于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9.2%);在认知影响就业实现最重要因素为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上,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比例(75.7%)高于未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71.5%);在认知影响就业实现最重要因素为所学专业上,未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比例(16.5%)高于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15.1%)。
三、大学生就业期望的影响因素
在分析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影响大学生就业期望的因素可归纳为四个方面:个体属性特征(性别、成就动机)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城乡背景或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收入、父母教育程度、父母单位)、学习背景(专业)因素和学生的人力资本(是否担任干部、学习成绩、是否为中共党员、社会兼职)因素。本研究立足这四个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这些因素对大学生就业期望的具体影响程度。为此,本研究构建了5个回归模型,具体结果见表6。
表6 大学生就业期望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
在模型1中,性别、专业类别、学生人力资本中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和家庭经济背景对大学生薪资期望有着显著性影响,而学习成绩、政治面貌和社会兼职对大学生薪资期望影响不大。其中,男生对薪资期望的影响程度显著高于女生;理工科生对薪资期望的影响程度显著高于文科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学生,其对初职薪资期望也越高。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对大学生初职薪资期望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性别、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学生人力资本中的是否担任学生干部。这也说明性别、家庭经济背景、担任学生干部以及所学专业等因素不仅仅影响其薪资期望的程度,同时这些因素也促进了“梯级薪资期望”的形成。虽然,大学生薪资期望在一定程度上终归是一种心理动机,一旦“性别和家庭经济背景”等先赋性因素固化为薪资高低的现实档次,那么显然也无益于教育投资的公平和家庭教育投资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基于教育的人力资本要素在个体就业地位获得上的失落。
在模型2中,采用二元逻辑斯蒂回归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专业类别、学生人力资本中学习成绩和政治面貌、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就业单位性质期望有着显著性影响,而性别、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社会兼职与否和家庭所在地对大学生就业单位性质期望影响不显著。其中,工科生期望到国有单位就业的比例高于理科和文科生;学习成绩越好的学生越倾向于期望到国有单位;政治面貌是中共党员的学生期望到国有单位就业的比例高于非党员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学生,期望到国有单位就业的比例高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学生。近年来,就业单位的性质尤其是国有单位一直是大学生就业的首选目标,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国有单位在吸纳人才以及人才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优势,尤其是不依“性别、家庭背景”进行区别用人,使得用人的公平原则得以彰显;另一方面也是对大学生注重学业建构和发展自身素质的肯定,在这个意义上说,对于激发大学生“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具有现实的积极效应。
在模型3中,二元逻辑斯蒂回归结果显示,仅有政治面貌对大学生就业区域期望有显著性影响,其他因素影响都不显著。政治面貌是中共党员的学生期望到大城市就业的比例高于非党员的学生。该研究结果与李善乐(2017)研究认为“政治面貌对大学生在政府、事业单位就业有优势外,但对其就业质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6]并不矛盾。一方面,由于公务员、事业单位大部分岗位对政治面貌报考条件的要求,以及对从事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学历层次、学校类型要求提高,使得地方普通高校本科大学生的竞争优势减弱;另一方面,因公务员、事业单位分层次、分阶段实施,地方公务员、事业单位的招考,一般均在每年7月份左右,使得地方普通高校本科优秀大学生不会坐等报考并放弃5月份左右的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积极作为与理性应对的态势,同时也说明了大城市对优秀大学生的吸纳能力与发展机会的优势。诚然,不可否认地方公务员及事业单位部分岗位因其条件相对艰苦、职业发展通道等原因所致的对地方普通高校优秀大学生吸引力不足等问题。近年来,政治面貌是党员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竞争优势明显,也验证了陈于(2014)认为“大学生党员在就业中明显占有优势”[7]这一观点,这既是大学生党员素质和职业能力在人才市场中得以认可的现实体现,也是高校人才培养成效的表现。虽然,优秀大学生就业地域城市化期望在一定层面上表征着就业个体的自主性,但也印证了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在时代变迁中评价标准自我化、选择标准功利化不会在短时间内消解。[8]若任由其发展,势必会冲击大学生思维方式、学习方式、自我实现方式以及就业价值取向产生深层次影响,从而带来“精致利己主义”的忧思。[9]
在模型4中,采用二元逻辑斯蒂回归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学生人力资本中学习成绩和社会兼职情况、家庭经济环境对大学生就业去向期望有着显著性影响。其中,学习成绩越好的学生越倾向于毕业后继续深造;上学期间没有社会兼职的学生期望毕业后继续深造的比例高于有兼职的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学生,期望毕业后继续深造的比例高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学生。另外,性别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期望是反向关系,但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与女生相比,男生更倾向直接就业。大学生在就业去向期望上是期望直接就业或继续深造相对越来越务实,在他们身上体现了新一代青年活跃的思维、开阔的视野和敢于行动的勇气,也体现了就业市场人才配置要素对大学生产生的积极作用,促使其将就业去向期望置于了解自我、了解人才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以自己的就业定位及发展方向对未来做出的应答,也进一步印证了2019年全国研究生报考人数为341万人的“继续深造”需求现状。[10]同时,女生因其学习成绩优势以及在就业市场竞争中相比于男生的劣势,参加考研的大学生人数将会进一步增加已成为可能。
在模型5中,将影响大学生就业实现认知的因素分成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包括自身拥有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外因主要包括社会关系和所学专业。二元逻辑斯蒂回归结果显示,性别、社会兼职情况、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就业实现认知有着显著性影响。其中,在对影响就业实现认知的因素中,男生认为内因(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比例高于女生,女生选择外因(社会关系和所学专业)的比例高于男生;有兼职的学生认为内因(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比例高于未兼职的学生,未兼职的学生认为外因(社会关系和所学专业)的比例高于兼职的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学生越倾向于外因(社会关系和所学专业)因素,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低的学生越倾向于内因(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因素。调查结果也进一步说明了大学生对专业能力和自身综合素质建构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在对待就业实现上表现出的理性和客观认知,体现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要求对青年学生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本研究也印证了先赋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实现影响显著这一观点。[11]另外,大学生所学专业产生的影响不仅仅限于对个体“薪资、就业单位性质”等期望的影响,而且对学生就业实现期望的影响更为直接。
四、结论与启示
随着我国即将由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进入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机会变得越来越容易获得的同时,使得大学生就业压力及其就业困境进一步凸显,而大学生就业期望作为一种重要的就业驱动乃至社会流动的中介机制,就需要对影响大学生就业期望的相关因素加以关注。因此,本研究将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其个体特征、家庭环境、学习背景(专业)和学生人力资本因素等联系起来分析,并就“四因素”对大学生就业期望影响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深入综合考察。
首先,个体属性特征对大学生薪资期望、就业实现期望影响显著。调查结果显示,性别因素对大学生薪资期望和就业实现期望表现出显著的影响差异,男性大学生的薪资期望高于女性大学生的薪资期望。同时,男性大学生与女性大学生对就业实现期望的认知差异明显,男性大学生认为影响其就业实现期望的主要因素为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而女性大学生认为影响其就业实现期望的主要因素为社会关系和所学专业。这也表明了男生在就业市场中的性别优势,而在就业问题上饱受“性别困扰”的女大学生群体,其就业过程中所遭遇到传统观念、惯性思维的责难以及就业市场中的地位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以解决。由此可见,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如何着眼于大学生个体属性特征及其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强化问题意识、精准施策,帮助他们坚定信心,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并转化为内在的行动力,才能真正有助于其就业实现。
其次,专业教育对大学生个体的薪资期望、就业单位性质期望影响显著。调查表明,大学生个体所受到的专业教育是学生进入社会职业的必要准备,是学生自我成长的重要保障,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渠道。它不仅对其“薪资、就业单位性质”等期望产生显著影响,而且在其职业实现及其未来的职业发展上的影响更为直接。因此,高校如何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及时更新与调整专业设置,并积极适应与引领知识创新趋势、满足学生个体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已成为破解大学生充分就业题中应有之意。
再次,家庭环境对大学生薪资期望、就业单位性质期望、就业去向期望以及就业实现期望的影响显著。具体来说,家庭经济地位越高的学生,对薪资、就业单位性质、就业实现期望以及选择继续深造的期望明显高于社会经济地位劣势家庭学生。这也说明了先赋性家庭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的作用已逐步渗透到子女就业过程中,而对于劣势背景家庭来说所拥有的这些资源相对比较缺乏,资本存量以及能够动员的资源也相对较少,势必会对其就业期望乃至职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虽然,家庭环境很大程度上对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影响在短期内难以扭转,但要高度重视因家庭环境劣势所产生的就业困惑与迷茫,谨防对这部分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产生负面作用,已成为回应大学生就业期望关切的实然要求。[12]同时,务必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源的差异性,并基于家庭环境着力于“接地气、重过程”的职业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策略,[13]夯实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侧供给”与“侧需要”的有机统一,并帮助农村生源学生尤其是劣势家庭背景学生提振信心,增强自我效能感,在其充分就业实现上用奋斗擦亮青春的底色,在奋斗中增长资本存量、实现人生价值、成就一番事业,显得既迫切,又非常必要。
最后,后致性资本因素对大学生的薪资期望、就业单位性质期望及就业实现期望的影响显著,同时,其政治面貌对大学生就业区域期望有显著性影响。后致性资本因素主要体现为人力资本要素中的学生干部身份、政治面貌、学习成绩和社会兼职等方面,也说明了后致性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增强就业信心具有明显的效果,这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现状基本一致。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如何发挥育人联动合力效应,并根植于人才配置要素及其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将职业组织需要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管理能力、合作能力、人际能力、品行修养和自我修复能力等变为学生个体的行动自觉,尤其是要促使其将就业期望转化为青春奋斗的动力,这是就业指导工作理应加以关注的“指导”本分。
当然,本文也有一定的研究局限,我们研究的青年大学生,仅局限于省属地方本科高校的本科学生,未涵盖不同类型大学的青年大学生这个群体。在我国大学分类型的语境下,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高校的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从而影响其就业期望的因素也存在差异。本研究聚焦于教学型高校青年大学生就业期望影响因素研究,而未能将其他类型高校的青年学生的“就业期望”纳入研究范围,同时,也未对大学生就业期望的合理性进行分析。那么,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会尝试寻求不同类型高校青年学生样本量,将大学生就业期望及其就业期望的合理性研究议题继续深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