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趣 理解 迁移
——以“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为例浅谈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2020-07-24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0年20期
关键词:笔算两位数计算能力

庄 虹

(福建省厦门市民立第二小学 361000)

数的运算一直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学生应能正确计算整数、小数和分数,一些基本计算要达到一定程度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实现义务教育标准中对计算方法教学要求.其中,计算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低年级计算能否满足《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要求,将直接关系到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计算能力的形成.

一、小学低段数学计算能力现状

1.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当前学生的计算能力仅在口算和笔算两种形式进行训练.计算训练的形式比较单一,都是通过大量的口算和笔算试题等形式来展开练习,学生往往在训练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学习兴致不高,久而久之,学生的计算能力无法得到提高.

2.低年级学生在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存在差异.根据这个阶段学生年龄特点,好动,专注力不够集中,学生上课的听课效率存在明显差异,课后也没有相应的复习巩固和训练,长时间下来,学生的计算速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小部分孩子在速度上存在差异会影响孩子后续的学习,导致他们的计算能力没有得到发展.

二、提高小学低段计算能力的策略

针对上述的问题,教师应该从课堂教学入手,使学生理解算理,要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兴趣为导向,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下面,我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低段学生计算能力培养进行初探,谈谈自己对低年级计算教学的几点思考.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东西更多.”低年级学生对某些事物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会主动探索、实践、学习,在合作、实践探索中学习,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使学生产生乐于学习的兴趣,从而获取知识、达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能力要求.计算教学本身是枯燥乏味的,特别对于低年级学生绝大部分学生已经有基础知识.为了让学生产生学习计算的兴趣,我们需要在教学方式上做出一些改变.创设富有趣味的生活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计算的欲望,在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还能培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和课堂注意力的关注.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时,我选择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播放视频,出示近期的社会热点话题:“垃圾分类进校园”.瞧,咱们校园的宣传栏,大家已经行动起来了,举行了垃圾分类图画展.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我想关于垃圾分类,每位学生并不陌生,从一短视频引入,创设学生熟悉的图画展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不仅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还能渗透环保教育.然后引导学生列式解答,说算法,在解答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这样的练习不再是单一枯燥的计算,而是结合生活具体情境,让学生在感兴趣的问题中激起求知欲,使学生愿意学,乐于学.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不仅能在相关问题中培养了计算能力,也能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直观演示,架设算理与算法之间的桥梁,理解计算方法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曾经说过:“枯燥的大脑是创造性教育的开始,而手和大脑都是创造性教育的目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仅仅依靠模仿和记忆,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机会.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全过程.”所以在教学时要把课堂还原给学生,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理解计算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自主获取知识的满足感和自豪感,从而建立学习的自信,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第一次第一个班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时“23-7个位不够减时怎么办?”课堂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动手实践,通过摆小棒来实现退位减法的教学,在操作环节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主动探索“退位”,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在讲述,学生听,学生复述,匆匆地结束退位减法“退位十位数要少1”的教学,学生随堂并没有把算理和算法沟通好,导致在后续的练习中部分学生不理解为什么“退位十位数要少1”,错误笔算23-7=26,说明学生不理解算理.针对出现的问题,在第二次课堂,我把课堂留给学生,给予他们充分的摆小棒、拨计算器过程,让他们小组合作,主动探索知识.引导抓住退位减法中的关键问题——十位数少1(即怎么退位),让学生展示借助摆小棒的过程(如下图),初步感知到个位不够减时,只有把一捆分解,使之变为10,直观展示与笔算教学同步进行,使学生建立直观计算与抽象算法之间的桥梁,有效地沟通算法与算法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算法的理解,实现算法的有效构造.

3.设计练习,注重知识迁移类推,体现多样化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它能及时巩固学生知识结构,还能反思和拓展学生的认知.所以有针对地设计课堂练习也非常关键.由于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和关注时间有限,特别到了一节课的尾声,学生的注意力会较不集中,因此,教师要设计各种形式有趣的课堂练习.要有新颖性,有及时巩固效果,使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通过有趣的练习来吸引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计算练习的兴趣.例如:练习“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时,练习环节设计“夺红旗”口算比赛,及时巩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学生在练习比赛中计算能力也得到了提高.“鸽子送信”“诊所治疗”“猫抓老鼠”等练习形式,包含了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和运算的运用,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对退位减法算理的理解不断深入,也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当然,在低年段设计练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突出的方法重点练.练习可以设计一些能体现算理基础和算法形成的习题让学生练,如21-9退位减法的退位计算过程,这样,学生既能弄明白了计算算理,又掌握了计算方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2)易错题对比练.将容易混淆的题目放在一起,让学生区分比较,在训练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上还能提高学生的比较能力和审题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

(3)练习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练习设计可以分层设计,对于计算能力较强的学生,对他们可以提出更高的能力要求,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对于计算能力较薄弱的学生,在练习时要给予他们帮助和鼓励,让他们克服自卑,可以创设有趣的练习情境从而激发他们的计算兴趣,积极调动他们的学习动力,树立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当然,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的起步,这个阶段的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也相当重要,特别是一年级学生,学习刚起步,学生的计算习惯也同样非常重要.低年级的学生审题能力较薄弱,大意马虎,往往容易抄错数字或漏题,这就需要教师严格规范格式,教学时引导学生读题、圈关键字词的能力,在平时教学中逐渐培养学生的读题、审题习惯,从细节抓起,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它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的全过程.我认为计算能力应从小抓起,从低段抓起,教师和学生要在学习中,用整体、联系的眼光看待数学,在激趣、理解、迁移中共同提升数学素养.

猜你喜欢

笔算两位数计算能力
由“知识本位”到“能力习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实践与思考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从“法”到“理”悟本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巧算两位数加法
口算 笔算 估算
特殊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技巧
写出不同的两位数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