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护士综合能力培养的SBAR沟通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危重患者交接班中的应用
2020-07-24马晓敏季舒戴学英任青
马晓敏 季舒 戴学英 任青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 昆山 215300)
护士交接班是护理工作核心制度之一,其作为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对保证临床护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神经重症监护病房的危重症患者病情严重、复杂多变,各种突发情况难以预测,护理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的操作能力,更要有良好应变能力以及临床思维能力,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确保患者的安全,保持护理交班的连续性与衔接性。SBAR沟通模式是一种以证据为基础的标准的沟通模式,包括S-Situation(现状)、B-Background(背景)、A-Assessment(评估)、R-Recommendation(建议)等多个维度[1]。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护士综合能力培养的SBAR交班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危重患者交接班中的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1月—7月选择本院神经监护病房护士3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具有护士资格证书;年龄20~60岁;知情同意本研究;调查期间无离职情况。2019年1月—3月的采用常规传统交接班模式培养的护士3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3例,女27例,平均年龄(31.82±2.91)岁;2019年5月—7月的采用基于综合能力培养的SBAR沟通模式的护士30例为观察组,其中男3例,女27例;平均年龄(32.31±3.13)岁。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班护士接班前15min查看护理交接班表(患者的一般信息、病重病危、中夜班发生的特殊情况),参加晨会交接班,掌握重点患者情况,床旁交接班重点交接目前病情和特殊护理和治疗等。
观察组:给予基于护士综合能力培养的SBAR交班模式,具体措施如下:(1)运用SBAR沟通模式,SBAR沟通是一种标准化、结构化的沟通模式,S—现状,包括患者的诊断、主诉、病情变化,现存的护理问题。B—背景,包括患者的治疗用药情况、护理措施、过敏史、相关既往史、阳性体征。A—评估,包括通过对患者目前的病情所提出的护理问题和潜在风险。R—建议,针对评估的内容,本班所采取的措施以及对下一班可能需要采取的护理措施给予建议。(2)对目前的SBAR交班进行改良,导入护士综合能力考核的模式,一般病情的汇报(S—现状);提出目前存在的护理问题和潜在风险(A—评估);针对问题提出充分的依据(B—背景),依据要充分,除了现病史、既往史、阳性检查和治疗外,还要提出疾病的病理生理特征和发病机制;最后给出下一班需要关注的建议(R—建议)。(3)制定基于护士综合能力的SBAR交班本:首先通过护理部—大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病区护理组长组成SBAR交班模式小组,小组成员共同商定,结合文献资料和抢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病情演变问题以及意外情况展开情景联想,设计住院期间予以解决的问题,并制定具有完善逻辑的步骤,制定SBAR交接班模板,再通过2周的预实验后,组织讨论修订后正式启用。(4)在实施期间出现的各项具体问题,可以由SBAR交班模式小组内的成员通过讨论予以解决,对于护士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探索精神,可以对他们进行合理的激励,并从客观角度予以评价。
1.3 观察指标
(1)护士的综合能力情况:根据我院护理部下发的《护士综合能力考核表》(总分100分)的考核项目进行分类考核,其中挑选临床思维能力(10分)、操作能力(40分)、沟通协调能力(10分)、人文关怀能力(10分)、应变能力(10分)、专科知识掌握情况(20分)进行评分,病区护士长通过晨会进行提问考核,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导,督促补充改进。
(2)护士交接班考核:根据我院的护理质量控制标准,由科室质控小组成员和护士长进行质量跟踪检查,通过护士对患者病情交接班的考核,汇总交接班中存在的问题;总分100分,低于90分为不合格。
(3)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经过与科内医生的讨论,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实施SBAR交班模式前后医生对护士满意度情况,从分析病情能力、患者病情掌握情况、汇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流畅程度等维度进行评价,总分100分,96~100分为非常满意、90~95分为满意、80~89分为一般,<79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护士综合能力的对比
两组护士的综合能力中操作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临床思维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人文关怀、应变能力以及专科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护士综合能力对比(±s)
表1 护士综合能力对比(±s)
组别 例数 临床思维 操作能力 沟通协调 人文关怀 应变能力 专科知识掌握 总分观察组 30 8.33±1.13 38.24±0.96 8.76±0.88 8.33±1.02 8.51±0.94 17.93±0.86 90.11±2.07对照组 30 6.78±0.93 38.07±1.03 7.67±1.17 7.11±1.21 7.18±0.91 17.53±1.12 84.33±1.95 t 5.801 0.661 4.078 4.222 5.568 5.430 11.132 P<0.001 0.511 <0.001 <0.001 <0.001 <0.001 <0.05
2.2 交接班考核对比
观察组的交接班考核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交接班考核对比(±s)
表2 交接班考核对比(±s)
组别 例数 分数观察组 30 92.73±3.04对照组 30 85.58±1.88 t 10.956 P<0.001
2.3 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的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为96.7%(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分别为25例、4例、1例以及0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分别为18例、4例、8例以及0例)(χ2=6.405,P=0.026)。
3.讨论
3.1 基于护士综合能力培养的SBAR沟通模式提高了护士临床综合能力
当前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专科质量管理直接影响了整个护理单元的护理水平,要达到全程优质服务,需要不断的提高专科护理质量。SBAR沟通模式是一种以证据为基础的标准的沟通模式,不仅关注了交班过程中患者的生理情况,还关注了环境、社会、心理、健康行为等领域的问题,为临床建立评估流程和实施优质护理提供了依据,体现了“生物-心理-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也符合个性化护理的要求[2]。该护理系统要求护士在交班期间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采取个性化的延续护理模式。SBAR交班模式也使得护士保持学习热情,以便更加快速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从而全面提升护士能力[3]。我科在SBAR沟通模式的基础上导入护士综合能力考核的要求,使接班者能在短时间内了解患者的病情,提高了接班者和交班者双方对病情的掌握程度,避免了交班时的遗漏、条理不清晰、重点不突出等问题,同时提高护士正确提出患者当前存在的首优问题和潜在的护理风险,并对这些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分析原因,对可控的护理问题积极的干预,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提早的预防,保证患者的安全。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的交接班模式提高了护士的综合能力,尤其在护士的临床思维能力、沟通能力、人文关怀以及应变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2 实施SBAR交班模式后提高了医生对护士工作能力的满意度
我科晨会交班为医护一起进行交班,先由护士对神经监护病房的病人汇报,再由值班医生进行补充说明,护士汇报的内容包括病人的一般信息,目前的治疗以及护理措施以及夜班特殊情况的处理,实施新型的SBAR交班模式后,护士不仅能熟练的进行汇报,并且对患者的病情能充分掌握,提出的护理问题和潜在风险对医疗干预有一定的参考性,针对这些问题和潜在风险而提出的依据(B—背景)为医生的诊疗计划提供了有效依据。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也增加了医护工作配合度。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
综上,基于护士综合能力培养的SBAR沟通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交接班的应用提供护士的综合能力和交接班工作质量,提高医生对护士工作能力的满意度,增加医护工作配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