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020-07-23蒋敏
蒋敏
摘要:生物实验教学是初中生物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学生理解知识内容的有效途径,同时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要教学方法,是锻炼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主要阵地。因此,如何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一线老师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角度展开论述。
關键词:初中生物 实验教学 有效性
一、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学科中的重要价值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许多生物现象都需要学生通过生物实验来找到答案,从而对知识内容进行理解和内化。初中生物教材中加入了许多生物实验内容,使生物教学不仅重视知识的积累,而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生物实验操作中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归纳、总结,来掌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通过实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使学生得到知识和能力的协同发展。
二、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原则
(一)生本教育原则
要想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真正落实生本教育理念非常重要,需要老师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这样才能真正激发起学生对生活实验操作的兴趣和热情,实现中学生思维潜能和实践能力的协同发展。
(二)创造性原则
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鼓励学生将活跃的思维融入生物实验操作中,才能使学生不断挖掘自身潜能,得到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创造性原则是影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三)发展性原则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需要老师在开展实验教学时掌握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让学生能够通过经历操作实验的设计、探索、分析、创新等过程得到综合能力的积极发展。
(四)知识技能统一原则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将知识理解、训练技能、培养科学研究方法等内容统一起来,使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进行有机融合,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技能,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面向全体原则
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老师要正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上的个体差异,只有因材施教才能够使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够通过生物实验操作得到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整体生物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新课改下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一)转变角色,突出学生主体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老师首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新教育理念,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老师要从传统课堂中的主导者转变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辅助者,鼓励学生积极发散思维,充分发挥出自身的课堂主体作用。老师要给予学生更加充裕的时间去自主思考和探究,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来,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比如进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教学时,老师要轻说教重引导,利用巧妙的问题来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顺利完成实验教学。老师首先提出带有启发性的问题:从哪些地方能够找到鼠妇?捉鼠妇时会遇到哪些困难?鼠妇为什么会跑?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老师提出的问题来做出假设,接着制订实验操作计划,并观察实验过程,总结实验结果,进而探究出核心问题。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老师要发挥引导和启发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开展探究性自主实验,使学生成为生物实验教学的主体,从而大大提高了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二)积极引导,激发实验兴趣
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能充分调动起各项感官,使学生激发起兴趣和探究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发散思维,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究,从而提高了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比如进行“观察昆虫的主要特征”实验教学时,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分别将两只昆虫的头部和腹部浸入水中,并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哪一种情况下的昆虫先死亡,利用生物实验结果的矛盾认知来激发起学生对实验教学的学习兴趣,不仅强化了学生的实验体验,同时也促使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深层次探究,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三)鼓励探究,培养思维能力
在初中生物教材中,通常实验操作都有较为清晰地实验步骤,学生只需要按部就班进行操作即可。这种模仿式实验操作虽然能够节省实验操作时间,但是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老师要指导学生从验证式实验操作转向探究性实验操作,鼓励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实验过程和结果中去总结和归纳实验结论,从而既化解了理论知识的枯燥乏味,同时也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使实验教学更加高效。比如学习“人体消化与吸收”这课时,老师组织学生通过生物实验来探究空腔内的化学性消化,引导学生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角度来开展生物实验。老师为学生准备了试管、烧杯、温度计、量筒、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玻璃棒、面粉、碘溶液,然后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探究,并在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有效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四)分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设置不同的实验教学目标,使能力强的学生侧重于能力发展,能力差的学生也能够通过实验操作理解并内化相应的基础知识内容,从而实现整体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比如观察蚂蚁的生物实验教学中,老师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制订了不同的实验操作目标。基础目标是在放大镜下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并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中级目标是探寻蚂蚁喜欢什么样的食物,自主设计不同变量下蚂蚁择食的情况;高级目标是利用蚂蚁的觅食行为观察并分析蚂蚁如何识别食物、寻找食物来源,总结归纳蚂蚁的运动特征。在分层实验教学目标下,学生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完成难易度不同的实验操作,使能力强的和能力弱的都能够体验到实验操作的趣味性和满足感,实现全体学生实验教学效果的提升。
(五)及时总结,强化教学效率
在初中生物实验操作中,记录实验数据、实验现象、实验结果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实验操作的有效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发挥出引导者和辅助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养成细心观察、仔细记录、积极思考的好习惯,对实验过程、结果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当实验结果与预期出现偏差时,及时反思和总结,查找实验操作过程中是否存在操作不当、记录错误等情况,鼓励学生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开展多次实验操作,从而强化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实验教学效率和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
实验教学作为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增强生物教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对初中生物产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使学生在有效的实验操作中得到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杏.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17).
\[2\]姚昊.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