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公共阅读空间的建设和发展

2020-07-23汤洁

锦绣·下旬刊 2020年3期

汤洁

摘 要: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当前在我国城市中得到快速的发展,这也是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部分,本文对公共阅读空间的建设和发展进行探究,以期更好地促进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建设,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阅读服务。

关键词:公共阅读;阅读空间;建设探究

一、公共阅读空间的发展进程

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一个名词,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也是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公共文化空间,城市公共阅读空间主要是指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阅读服务的开放性阅读场所,为城市居民阅读、交流以及参与文化活动都提供了一个场所支持,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物理空间。一般来说,当前城市公共阅读空间主要是指图书馆、书店等场所。伴随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类型、数量逐渐增多,提供的服务也越来越完善。尤其是近年来城市建立起的形态新颖的新型公共场所,如地铁书屋等等。伴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对文化需求的增长,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建设势在必行,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需求,当前在各大城市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二、公共阅读空间的基本功能

1.推动知识的传播

作为文化阅读场所,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传播知识,通过书籍的借阅、查找以及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能够为人们提供学习的途径和载体,推动知识的传播和文化的传承。伴随国民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国民素质的快速提升,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增长越来越快,城市公共文化场所的建立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市民的迫切需求,因此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建立和发展成为推动知识文化传播的有力途径和重要载体。

2.推动终身教育价值的实现

阅读是推动终身教育实现的最有效的途径,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迭代速度加快,在快速发展的今天终身学习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是我们更好地跟随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社会发展步伐加快的今天,碎片化时间的利用已经成为超越他人的有效手段,当我们没有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时,社会教育成为终身教育延续的有力途径,而公共阅读空间的建设和发展就为人们社会教育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3.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伴随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不断地增大,人们开始寻求解压的方式,寻找心灵释放的天空,寻觅灵魂栖息的场所,而公共文化阅读空间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场所,成为人们休闲娱乐之地,缓解人们工作的疲倦,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之地。

4.有利于社群交往

基于社群关系的一种社交方式被称为社群社交,公共阅读空间的出现,为那些热爱读书的人群开展共同活动、建立社会联系提供了一个场所,让那些有共同的阅读爱好的人有了交流的渠道和途径,通过公共阅读空间分享读书感想、品味社会生活,从而产生心灵的共鸣,提升幸福感。

三、我国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建设探究

1.自助图书馆模式构建

自助图书馆强调“自助”一词,主要是指利用一块相对独立的空间区域,布置相应的图书、书架、桌椅等,并设置自助借还机、自动报警系统、视频监控以及门禁系统等,以此来实现自助服务和管理。该类模式构建的目的主要是提升服务效率,实现24小时自助服务,当前已经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其具有一系列的优点,诸如较高的智能化水平和服务效率,并且实现无人值守,有效的节省人力资源等,但同时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无人值守很容易导致突发事件的无法及时处理,同时也会因图书乱放等影响服务水平,此外也很难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及读者咨询服务。

2.小型图书馆模式构建

小型图书管在建设、管理和运营等方面与社区图书馆相类似,在规模上要比图书馆小很多,但其有专职的管理员,通过发挥其纽带作用从而聚集人气,提升服务水平。小型图书馆模式的构建具有一定的优势,通过专人管理能够提升管理的规范化,为读者提供舒适的阅读空间从而提升阅读体验,同时还能够组织开展各类日常活动。此外,通过总分馆体系的建设能够实现各馆内资源的共享和整合。但其对场地、人员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推广和普及上存在一定的难度,深圳罗湖区“悠·图书馆”是该类型的代表。

3.特色阅读空间模式构建

特色阅读空间模式的构建也是当前公共阅读空间建设的一种典型,其承载着公共图书馆的部分功能,当前已经被纳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中,但其并不是真正的图书馆。一般来说,该类图书馆都其他社会机构的一部分,一般会与酒店、花店以及银行等进行结合,是非独立的,在與这些业态并存的同时为人们提供公益阅读服务。该模式下,有力的吸引了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的供给,同时也有效地拓展了城市公共阅读空间。

四、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发展设想

1.坚持差异化的运行模式

千篇一律的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无法有效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阅读需求,也无法推动健全、完善的公共阅读服务的形成,为此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建设要坚持差异化运行,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尽量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

2.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增强社会力量参与

公共阅读空间的建设,要打破当前政府的独当一面,要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实现公共文化供给的多样性,减少政府压力,减少公共财政资金的负担,同时通过社会力量参与建设,激发社会文化活力,推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3.加强监管和评估,提高服务质量

公共阅读空间的建设不是面子工程,不能为了建设而建设,也不能建设完了就不管了,要通过加强监管和评估,推动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活起来,真正成为为城市居民提供文化服务的重要力量,要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来提升公共阅读供给能力,成为社会文化快速发展的有力动力源。

总结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活,城市的发展建设离不开书香城市的建设,为此城市需要积极推动公共阅读空间的建设,为人们提供良好的阅读场所,为人们的阅读提供便捷的服务,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公共阅读空间,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阅读需求。

参考文献

[1]杨松,孟兰.北京西城区:打造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创新实践 [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5(4):3-8.

[2]李淼.“去” 书店:基于场景的实体书店转型策略与实践 [J].编辑之友,2018 (11).

[3]赵娟.全民阅读 PPP 模式阻滞因素与实现路径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