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的研究

2020-07-23江祖飞

锦绣·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日常行为管理研究小学生

江祖飞

摘 要: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重要的成长时期。从实际情况来看,现在学校里大多数独生子女,对于掌握小学生的成长特点,采取相应合适的日常行为管理手段,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教育教学工作良好开展的重要前提。针对当前小学生日常行为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开展针对性、有意义的分析研究可以有效了解当前在管理工作中出现管理问题的原因所在,进而针对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办法进行研究探索,是现在实行教育管理的工作人员理性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因此,文章针对小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分析、评价,希望为相关教育人员提供相关建议和管理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研究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针对于儿童的厂长和心智的发育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在加上国家对教育改革的深化与推进,使得教育不仅限于课堂之上,也包含了小学生日常行为管理,这项工作逐渐成为校园管理工作的新问题,新重点。但是由于小学阶段,学生还处于成长的初期,因此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针对小学生的成长特点以及心理变化,采取积极的手段进行应对,以此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促进学生日后学习和生活的良性发展。

一、小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的特点以及存在问题

(一)小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特点

结合实际工作可以观察到,小学生在日常的行为中具有独有的特点:首先是易反复。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处于发育初期,心智尚未成熟,导致他们在纪律方面和自觉性方面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好动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时有发生,只有依赖于教师或者相关教育人员多次反复的提醒和教导才能解决。其次,就是细小琐碎。因为小学生心理尚不健全,经常会做出一些不良的行为,犯下许多小错误,诸如上课小动作,乱丢垃圾等行为,尽管这些违反记录的行为不是很严重,但是却会破坏学校和谐的环境,影响教育效果,不仅容易让学生养成坏的行为习惯,更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最后就是一定程度的他律性。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独生子女的原因,让当代的小学生生活状态非常安逸,导致他们缺少对生活习惯的约束力和自律意识,过分溺爱的家庭环境让他们对于日常的行为管理不以为意,有些学生还会产生强烈的反抗心理,给管理工作带来很多的阻碍。

(二)小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存在的问题

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针对于小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工作中容易发生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其中主要问题包括:

(1)管理的时效性差

现在学校方面对于小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还只限于“管、盯、教”这三个办法,尽管学校会通过《小学生行为规范》等相关制度来约束学生,我们学校领导也会加强学校的管理力度,然而管理方式的他主性让学生变得不能自理,无形之中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导致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心理依赖,其自身的管理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都没有得到开发和培养。

(2)管理方式简单粗暴

管理的重要依据就是规则,只有依靠规则才能高效的管理。然而,在小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的过程中,规则是非常难以界定的。某些看似合理的规则让管理教师忘记了“教育是需要艺术的”,针对于学生触犯规则后,教师采用粗放式的管理手段对学生加以惩戒,这样做非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无益,反而会唱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在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工作中教师必须通过道理让学生了解自己到底是错在了哪里,为什么受罚,并让学生了解受罚是为了更好的纠正其错误的行为。

(3)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就是好奇心强烈,由于强烈的好奇心使得他们对很多事情都感兴趣,对自己的行为不能够进行约束,常常会忘记规范自己的行为,這给日常行为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

二、小学生日常行为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一)日常行为管理不能以学生为主体

在小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的过程中因为对教育的理解不同,侧重点不同,使得在小学教育中学生往往不是管理中的主体核心。家长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关心,让家长对学校的管理认识局限于学生教学成果的管理,而忽视了学生行为的规范管理,将两者混为一谈导致的直接原因就是学校管理就是成绩管理。

(二)日常管理网络构建不合理

对于教师而言,针对于管理有着不同的认知和看法。学校与教师之间存在着管理和被管理的微妙管理,教师如果责任心不强就会疏于对学生进行管束。再加上教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过于繁重让教师无暇顾及学生的管理工作,而学校、家庭和社会对于教育制度的认识不同不能合理构建成日常行为管理的网络,学校单方面对学生进行行为上的规范对学生的教育具有缺失性。

三、小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的研究策略

(一)与学生良好沟通

针对于学生的管理是建立在对学生的尊重基础之上的,了解学生行为的直接方式就是建立融洽的沟通,通过对话了解学生的思维和想法,通过思维了解其行为从而找寻与之相应的教育方法,有效的引导学生正确的行为发展。

(二)创造和谐轻松的校园环境

谐和的校园环境可以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对学生成长和教育有积极的影响,有助于教师和学校共同协作开展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与教师的沟通和互动,激发教师的管理热情,使教学活动和学校的日常行为管理工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三)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工作

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工作首先要明确管理内容,以此作为教育方式制定的依据,建立评价机制,构建网络管理系统,针对参与学生管理的人员和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建立教师团队的管理意识,对于学生的管理工作需要全校教师和管理者的参与,积极与家长建立联系,将管理工作深入到学生生活,配合学校实行全面的管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给予学生足够尊重,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管理的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个性培养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于小学生开展日常行为管理工作是需要全校教师团队和家长相互配合才能实现的管理工作。要积极参与到管理工作中,结合学生成长特点和兴趣爱好合理培养学生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明确的是非概念,从而保证小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德慧.浅议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J].考试周刊,2018(91):20.

[2]史浩栋.基于“班级日常管理”的小学生诚信教育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

[3]姚文俊,陈英才.小学德育的组织与协调[J].教育改革,1995(03):51-53.

猜你喜欢

日常行为管理研究小学生
小学生命教育策略研究
日常行为干预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农村幼儿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
寄宿制小学课外活动管理研究
浅谈高校固定资产管理
我是小学生
促进一年级学生好习惯养成的小妙招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