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BE模式下的导游业务教学探讨
2020-07-23徐东亚
徐东亚
摘 要:旅游专业的《导游业务》是一门技能性强的专业课程,我们先行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企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亟需我们要转变思想观念。以CBE模式,即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体系,从岗位能力入手,深入剖析导游岗位能力,选定与能力相匹配课程内容,创新以能力本位的教学方法,完善以工学结合的实践模式,加强导游业务师资队伍建设,以这几方面为改革契机,走一条有特色的旅游职业教育之路。
关键词:CBE模式;导游业务;教学
一、研究背景
旅游业是我国近十几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行业。旅游职业教育也伴随着旅游业的盛行而逐步得到重视,特别是旅游专业的教学。目前旅游专业的教学至今尚未形成完整、科学、系统的的教学模式。其中《导游业务》课是导游专业的必修课,是一门实用性、技能性强的专业课程,也是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本门课程的目标就是提高导游素质以及培养导游技能,然后我们先行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企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盛行北美的CBE模式,即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体系,这种教育思想值得我们职业教育借鉴和学习。
首先要认识到CBE体系中的能力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是指一项综合职业能力,包括知识(与培养目标相关的知识领域)、反馈(岗位能力的评价领域)等。这种模式,实际上是一种以胜任岗位要求为出发点的教学体系,围绕从事岗位要求的知识以及技能来组织课程内容与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结合该教学体系我们从导游员的岗位能力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确知道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达到的技能标准继而确定所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围绕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构建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内容和教学体系。
二、中职导游业务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形式单一,缺乏课程特色
导游业务课程作为专业技能课更应该体现出实用性特色。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偏重理论的传授,而导游证的笔试考核形式(仅有判断、单选、多选三种形式)也束缚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导致了学生的课堂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环节相脱离,学生所学的复杂而又程序性的理论知识满足不了所从事工作岗位的要求,从而使这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修课脱离了社会实际,造成此门课程的教学仅仅是为了考证的目的而开设,失去了其作为一门专业技能课的本意。丰富教学内容而又缺乏得当的组织而失去该课程的特色。
(二)学生被动听课,缺乏学习热情
中职旅游专业学生作为授课对象,只是一味地听课,对本门课程的兴趣不是很大。课堂教学中高深的理论难以很好地指导实践,学生往往觉得课程理论与实际工作关系不大,缺乏学习的动力。更有甚者认为不考导游证就不必学习这门课程的错误观念。在学生学习完理论之后,也得不到实战的锻炼而逐渐减淡学习热情。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中重理论、轻实践,照本宣科,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实效性较差,不利于培养学生上述的能力,也难以培养出导游行业所需的富有较强适应性和创造性的人才。
三、CBE模式下的导游业务教学发展思路
针对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速度,以及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亟待我们教师应该从多角度来思考。如何从学生角度出发做好有针对性的教学,这就成为我们当前的关键问题。
(一)深入剖析导游岗位能力
从学生的培养目标(知识、技能、素质)和教育对象的特点基础上,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照科学性原则、情境性原则和人本性原则,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开发能力主题学习模块,并考虑各能力模块之间的逻辑、递进关系,对主题学习模块进行序化。由此,导游业务课程要根据旅游行业对导游人员服务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结合旅游专业的特点、导游业务课程的特点及行业发展趋势,行业、教育专家的深入讨论,进行工作任务分析,明确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把它转化成学习领域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提炼设计工作模块教学内容。由于教学内容来源于企业一线,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适用性,这必然给我们的学生在就业上奠定良好的基础。导游业务课程内容的选择必然要进行岗位与工作模块教学内容分析,参见下表。
(二)选定与能力相匹配课程内容
首先根据适合目前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阶段,精心选择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的优秀教材,并以所选教材的基础整合归纳出合理科学的且能紧密结合行业发展进程的教案。
其次整合教学内容。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过分地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熟练程度的培养。一般教材从导游行业发展历史进程、导游员的职业道德、礼仪礼节到导游员的服务程序、处理突发事件、以及必要的应知应会的这个写作套路的。这种平铺直叙往往让学生减少对技能认识的必要性。因此需要对现有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增加能力划分的教学模块。譬如广泛搜集往届实习生实践时出现的真实典型案例,让学生进行课堂分析、讨论,以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的完善自己,体现出本门课程的实践性的特色。
(三)創新以能力本位的教学方法
学生是教学的中心主体之一,这是一个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的不争事实。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及一讲到底的教学方法,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通过教师合理地把相关教学内容设计到各个教学环节或场景,运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法,如多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教学法、情景模拟实际环境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尝试教学法和特长教学法等个性化教学方法以此来加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性与参与性,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沟通能力、表演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能力、应变能力,寓教于乐使学生在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导游服务的综合技能,为学生以后的专业实习和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四)完善以工学结合的实践模式
建立稳定的实训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加强校企联系,扩大教学和学生实训空间是实现导游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旅游院校不仅应该建立导游模拟实验室或实训基地,让学生按教学计划定期到实验室或实训基地进行专业性、综合性的实践学习,还应该通过协作关系,与有关企业共同建立比较稳定的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关系,使行业、企业直接参与人才的培养过程,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目标。一方面,可积极邀请业界人士和优秀导游来学校讲学、介绍经验,及时把一线的实用知识和最新理念灌输给学生;另一方面,可加强与企业的结合,走利用社会资源,开门办学的路子。通过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尤其是共同设计学生实习教学内容,既解决了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又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化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五)加强导游业务师资队伍建设
完善教师能力结构体系,加强导游业务师资队伍建设。授课教师的能力结构体系从根本上决定了学生所获取信息的正确与完整程度。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更新与完善自身知识体系与能力结构体系。首先,教师除了从专业报刊、互联网以及自身的实践中收集真实的导游服务案例外,还应就相关业务知识进行专门的进修或培训,来不断加强自身的素质。学校应对教师的外出进修、培训、考察、实践锻炼学术交流和科研活动给予政策支持和提供必要的经费,强调每年旅游专业老师必须在相关企业任职一个月或以上,提高自己的实战水平,掌握最新的行业信息,获取并更新自己知识能力结构体系以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其次为弥补在校教师实践操作经验不足,也可请优秀的导游员、旅行社经理人到校来做专题讲座,如“导游讲解技巧讲座”“导游应变技巧讲座”“旅游投诉处理技巧讲座”“导游业务销售技巧讲座”等,使在校学生尽可能多的了解课本外的相关知识,从而强化专业概念和行业服务意识。
四、结束语
在当前教学改革中,尤其是在组织课程内容,构建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科学系统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实践技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走出一条适合我国中职旅游教育的发展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 张晓峰,张彦飞.《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企业技术开发,2010(07)
[2] 张颖.《导游业务》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创新初探[J].网络财富,2009(8)
[3] 王喜华,周富广.对《导游业务》精品课程建设相关问题的思考[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
[4] 田红芳,沈丽霞.导游业务课程特色教学初探[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