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支持策略, 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2020-07-23尤兰美
尤兰美
主动学习主要是指幼儿通过直接操作,在与成人、同伴、观点以及事件的互动中,建构新的理解的学习过程。幼儿园和教师要为幼儿的主动学习创设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基于幼儿兴趣创设适宜的环境,促进幼儿经验的获得,并以合作者身份参与幼儿的游戏与活动,在幼兒需要时给予有效的引导、积极的关注和适度的支持,引导幼儿自主发现,在自我探索、主动交流以及经验的不断丰富中获得多方面发展。
策略一:分享权力,建立师幼合作关系
师幼合作意味着教师和幼儿是平等的,分享权力则意味着幼儿和教师可以轮流主导活动,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尝试做一些事情。这就需要教师做好角色意识的转变——不把自己视作控制全局的权威人物,而把自己当作和幼儿一样的学习者,同时安排一些事情和时间让幼儿尝试自主管理。比如,在“旅游节”主题活动开展之初,我们所预设的主题目标是“感知自然之美、了解民俗风情、萌发爱国之情”,但具体的活动内容则由幼儿讨论决定:旅游目的地是哪里?旅游中最想去体验的是什么?有哪些活动可以深入去探索?随着幼儿关于国庆假期旅游经历的反馈交流,各班的主题切入点随着幼儿的兴趣而逐渐锁定在某个特定内容。大一班幼儿对各地的少数民族很感兴趣;大二班幼儿对家乡周边的江南民居有研究意向……随后,各班主题活动的走向也随着幼儿的探究兴趣而不断向纵深发展。在班级环境布置、区域材料提供上,我们更多地从幼儿兴趣和符合幼儿发展特点的关键经验出发。大一班更多地从少数民族服饰特点、民俗风情出发,区域材料中多以图案艺术、歌舞艺术的关键经验为内容;大二班更多地从民居的多元创意表现、民居地域特色为主确定幼儿学习的内容。
有一些具体的策略对师幼分享权力、建立合作关系是很有帮助的。比如,积极参与幼儿的活动,有意识地赋予幼儿支配权。大一班美工区里丁丁正在制作新疆帽,看见我走过便说:“老师,你来做模特吧,试试我做的这顶新疆帽。”我很开心地坐了下来,让她把新疆帽戴在我头上,戴好后还做了几下扭动脖子的动作。丁丁左右打量一番说:“呀,我发现帽子有点问题,前面的图案贴反了,要向着小辫子的反面贴,戴起来才是正的。”她把帽子取下来很快做了调整:“我们去表演新疆舞吧……”随后,丁丁又“教”我看着新疆舞的舞谱拍节奏:“你帮我们这样打铃鼓……”整个区域活动,丁丁非常自如地分配我扮演各个角色。在区域分享时,丁丁介绍了她的新发现:“贴新疆帽头顶花纹的时候,要把辫子的一侧放在后面,这样图案的方向就不会出错了……”这个经验是丁丁在区域活动中自主获得的。当我用铃鼓为幼儿的表演打节奏时,我发现他们的舞蹈动作变化相当自由,每一遍都会有小小的变化。但在每一个乐句结束时,幼儿都会有固定的一个造型动作,这就是幼儿在理解乐句结构基础上做出的表现。当我以合作者的身份出现在幼儿的游戏中时,我就能够发现许多幼儿真实的游戏表现,也能够和幼儿进行自然的游戏交流。幼儿的主动学习,就在这样的积极氛围中得到有效的支持。
策略二:激发兴趣,促进幼儿深入探究
在观察幼儿活动时,我们常常会带着期望去审视幼儿的游戏行为,不自觉地就将注意力集中在幼儿不能做什么,做错了什么上面,并试图予以纠正。健健和硕硕正在建构区搭长江大桥,奕奕则在旁边搭斜斜的兴国塔。渐渐的,长江大桥和兴国塔都初具雏形,奕奕自豪地举着一块积木当话筒采访我:“你有没有发现兴国塔的特别之处?”健健兴奋地看着长江大桥的桥洞,突然有了一个新主意,他弯下腰,低下头,尝试着从桥洞中钻过来。健健个子小,身体紧贴着地面,很小心地钻过窄小的桥洞。胖胖的硕硕也想来尝试,他快速地把头低下来伸进桥洞,背部一下子就把桥洞给撞翻了,这下健健不开心了:“长江大桥被你撞倒了!”硕硕有些丧气,从地上爬起来,往后一退,撞到了正在采访我的奕奕,奕奕一个趔趄,撞倒了兴国塔。眼看着三个幼儿马上要发起一场争执,我接过了奕奕手中的“话筒”:“我来采访一下,硕硕为什么没有钻过桥洞?”三个幼儿齐声回答:“太胖啦!”随后又哈哈大笑,硕硕说:“我们重新搭,这次桥洞搭大一点、高一点,我就能钻过去了!”三个幼儿商量着怎样把桥洞搭高、搭大,又一次投入建构活动中。
其实,在长江大桥和兴国塔被撞倒的那一瞬间,我心里充满了懊恼:我正想着在区域分享时介绍他们的建构成果呢,这一下,全完了!可是,若我把注意力放在这个结果上,则无益于推进三个幼儿的主动学习。同时,我注意到了这个过程中健健和硕硕的探索兴趣是钻过桥洞,这正是引导他们深入探究的一个学习点。于是,我根据幼儿的兴趣,从幼儿的角度看问题,用一个小小的采访激发他们主动和深度学习,使幼儿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策略三:积极鼓励,激发幼儿内在学习动力
积极鼓励、充分认可和肯定幼儿的行为和成绩,会使幼儿出于一种自我奖励而主动学习,从而激发幼儿学习的内驱力。这就需要教师对幼儿的游戏进行细致观察和引导。中班建构区内,炜炜正带着几个男孩搭树屋,他们先将一块块长方形积木垒高,搭了一个实心的圆柱体,并在这个圆柱体的中下部抽掉一些长方形积木,使圆柱体的一侧变得中空,然后把小熊布偶塞进去说:“小熊小熊,乖乖在树洞里睡一觉哦。”直到这个时候,我才看明白,原来他们是在模拟小熊挖树洞的游戏情节。他们在抽掉积木的时候,炜炜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趴在地上认真地指挥着小彭:“抽这边这一块,小心点!再抽这一块,轻一点……不能再抽了,否则就要倒塌了!”这个细节体现了炜炜对建筑结构的细致把握——这样中空的一间“树屋”,表现出相当完美的一种力学结构。我在旁边看着,抽到最后一块积木时,我也加入进去,鼓励他们:“朝这个方向轻轻抽出来……成功了!”炜炜对我的加入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我们还要在这个旁边建一个封闭的赛车道,您来帮我们把关怎么样?”我欣然同意了。因为,参与幼儿的游戏既是对他们游戏的一种鼓励,能让幼儿感到老师对他们活动和想法的肯定和支持,又是教师为幼儿引进新经验、扩展幼儿知识和技能的一个机会。鼓励幼儿描述他们的努力、想法和成果,或者重复幼儿的动作、复述幼儿的话,这些都是很好的鼓励策略,可以不断激发幼儿内在的学习动力。
策略四:有效引导,提升幼儿自主解决问题能力
幼儿游戏中的矛盾冲突,源于幼儿的正常发展和需要,这正是幼儿学习人际交往、促进社会性发展的良好机会。瑶瑶和汤汤在一起玩桌面游戏,瑶瑶先拿了一个枪形积木,汤汤也想要,便伸手从瑶瑶手里抢了过来。瑶瑶随即打了汤汤一下,汤汤一把抓住瑶瑶的小辫子,瑶瑶大哭起来。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六步问题解决法”了。
第一步,安抚情绪。平静地走向幼儿,停止一切伤害性行为。当教师保持平静时,冲突中的幼儿也会重新获得控制。我在瑶瑶和汤汤中间蹲下来,温和地抚摸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我中立的态度,逐渐安定情绪。
第二步,认同感受。处于冲突中的幼儿,对他们愿望的感受很强烈,我首先帮助他们释放情绪:“你们俩看起来都很委屈,来,发生了什么?说给老师听听。”
第三步,搜集信息。我虽然远远地看到了整个事情的经过,但并不能够真切地了解每个幼儿的想法。瑶瑶和汤汤也需要一个表达的机会,说出自己观点的同时倾听别人的想法。
第四步,重述问题。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不断地重复幼儿的语言,一是为了让幼儿知道我确实在听,二是帮助幼儿正确表述问题。
第五步,解决问题。询问幼儿解决问题的想法,并一起选出合适的办法。“一块积木,两个人都想要,怎么办呢?”两个幼儿想了一会,瑶瑶说:“我们再找找有没有这个积木。”汤汤说:“我先让瑶瑶用,然后瑶瑶再给我用。”
第六步,后续支持。在接下来的游戏中,我再一次关注了他们的游戏细节。让我感到欣慰的是,他们都想要某个积木的时候,会商量着说:“你先用,等下给我好吗?”
总而言之,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支持性策略有很多,教师要有“相信儿童是有能力的学习者”的理念,要有“幼儿在前、教师在后”支持幼儿主动发起多种学习的心态,要基于幼儿的兴趣提供材料和经验,从发展的角度看待幼儿的行为,让幼儿运用自己的能力去跟周围环境中的人、事、物互动,发起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