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幼儿视角开展疫情期间的居家指导

2020-07-23王树芳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0年6期
关键词:居家病毒疫情

王树芳

疫情期间幼儿园实施居家指导服务,是一个新的形式,也是一种挑战。3~6岁幼儿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还较弱,因此对疫情的认知还很懵懂,易产生焦虑。网络上曾流传着一个5岁左右的男孩哭闹着要出去跟病毒一起玩的视频,引起了很多幼教同行和家长的关注,也引发我们思考。在居家指导时我们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发现幼儿的焦虑、不安等问题,并指导家长和幼儿解决相关问题,最大限度地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下面就以居家指导活动“‘病毒来了”为例,谈谈我们的具体做法。

活动一:对话“视频”

家长和孩子一起观看热点小视频《我想去跟病毒一起玩》后,和孩子互动,询问:视频里的小朋友怎么了?他为什么哭?他想要做什么?你看到小朋友这样,你有什么想法?我们可以帮助他吗?你想怎么帮?把想到的办法画下来,爸爸妈妈和你一起试试帮助他……

分析:让幼儿观看真实的视频内容,接触真实的生活事件,养成从小就关注身边事件的意识。在和幼儿一起讨论事件的过程中,教师把问题抛给幼儿去思考,倾听幼儿的声音,让他们有表达的机会,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观看视频让幼儿了解同龄人的情感需求,并通过相互交流唤起同伴之间的同理心。这种基于对幼儿了解的适时互动,让幼儿在居家活动中有自己的计划,有自己做主的机会,改变了过去按照成人的意愿安排幼儿家庭生活活动的教养观念。

活动二:了解“病毒”

家长进一步和孩子讨论:“病毒”长什么样?你会用什么办法了解“病毒”?介绍一下你的方法,让爸爸妈妈也学一学,听一听。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能知道更多的关于“病毒”的信息?“病毒”对我们有哪些危害?

分析:借助了解“病毒”这一任务,让幼儿自主学习,通过绘本、媒体报道、亲子互动、同伴交流等途径获得关于“病毒”的信息。成人需要做的是放下身段,转换思路,耐心地跟着幼儿一起学、一起听幼儿介绍“病毒”。这可以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热情,获得成就感。幼儿在不断收集“病毒”信息中慢慢地感受到方法越多,收集到的内容就越丰富,讲解起来也就越自信。更重要的是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幼儿对“病毒”的认知不断深入,逐渐建立身体健康的概念。

活动三:制作玩具“病毒”

“病毒”在哪儿呢?家长可以带孩子在周围寻找“病毒”,和孩子一起准备抓住“病毒”的工具:饮料瓶、网兜、塑料袋或者用磁铁去吸“病毒”,让孩子把能想出来的办法都用上,充分满足孩子到处“抓来抓去”的意愿,享受来回跑动的乐趣。

家长:“病毒”抓到了吗?仔细看一看。

孩子:什么也没有,这是怎么回事呢?

家长:我们的眼睛看不到“病毒”。

孩子:“病毒”抓不到,看不见,怎么玩?

家长:我们一起做个“病毒”。

孩子:怎么做?用什么材料做?

通过家长与孩子的对话,孩子开始有了自己做“病毒”的想法和兴趣。孩子们把家里各种各样的废旧材料都翻了出来,用浴球、海绵、油泥、手套、萝卜、蛋壳等制作出大小、形状、颜色等不同的“病毒”。成人可以根据孩子制作的病毒,提出一些问题,来加深孩子对病毒的认知。下面这几组对话就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有效互动。

家长:“病毒”怎么有的是黑白的,有的却是彩色的?

孩子:黑白的毒性小,彩色的毒性大!

家长:“病毒”怎么会这么多?

孩子:生病的人越来越多!

家长:“病毒”怎么会有不同形状?

孩子:变异了!

家长:“病毒”怎么这么小?

孩子:病人打针吃药以后身上的病毒就变小了!

家长:“病毒”怎么烂掉了?

孩子:我们都躲在家里,它找不到我们,没有吃的,就烂了……

分析:活动是幼儿发展的生命线。幼儿在看、听、说“病毒”的基础上,想要做“病毒”,这是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所决定的。制作“病毒”只是让幼儿动起来的一个开端,关键是幼儿在活动中收获了什么。对于幼儿制作出来的各种奇形怪状的“病毒”,我们都要给予肯定和赞赏,因为幼儿在制作中不仅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提升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更重要的是他们解决了制作中遇到的难题,有了不怕困难的勇气。幼儿在研究制作“病毒”中,不断地激发自己对疫情变化关注的热情,丰富和拓展了各种经验,推动了自己的学习和发展。

活动四:玩“病毒来了”游戏

有了制作好的“病毒”,就有了游戏的材料。体能游戏:踩“病毒”,把“病毒”关进笼子里,把“病毒”赶跑,玩“病毒”套圈……表演游戏:我和“病毒”捉迷藏,用歌曲《两只老虎》的旋律创编并表演《“病毒”来了》,跳“病毒”滑溜舞……角色游戏:孩子扮演小医生给家里感染上“病毒”的大人治病。

分析: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有了“病毒”这个游戏材料,幼儿可以迁移各种生活、学习经验,在家里充分发挥潜能,把家里每一个人都召集起来分配角色。比如,爷爷陪玩踩“病毒”游戏;妈妈当病人感染了“病毒”,打针、吃药、挂水、上呼吸机;爸爸扮演“病毒”,跟家人斗智斗勇……全家总动员,快乐齐上阵,赶走了疫情留下的陰霾,一家人分享居家亲子活动的乐趣,也是我们居家指导最想看到的一幕。

活动五:做好记录和整理

疫情期间,相对漫长的居家生活,老师和家长都要做个有心人,及时把孩子参与“‘病毒来了”系列活动的过程用视频、照片、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下来,并和孩子一起欣赏每一个活动的精彩瞬间,让孩子说一说感想,最后和孩子一起收集整理制作成册。

分析:幼儿每一次的经历都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记录能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让幼儿的个性化成长看得见。记录和整理这样一次重大的社会事件中的相关资料,可以让幼儿永久地留念和回味。因此,做好资料的记录和整理是我们居家指导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虽然案例撰写放在了最后,但在一开始的居家指导中教师和家长就要有意识地做好准备和安排了。当然这个过程也需要幼儿一起参与,幼儿不会制作,但是可以决定记录的内容和画面,可以增加自己的经验说明,可以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活动反思

疫情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我们不能确定这样的居家指导会给幼儿带来什么影响,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是答题者、践行者、思考者,希望也都是成长者。我们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坚持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家长共同完成居家指导。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一名幼儿疫情居家生活期间的真实视频,让我们敏锐地捕捉到教育的信息资源。在尊重幼儿、接纳幼儿真实想法的前提下,我们生成了居家指导活动“‘病毒来了”。3~6岁幼兒虽然对病毒、抗疫、防疫等还不能完全明白和理解,但由于新冠病毒疫情就发生在幼儿身边,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基于幼儿的视角开展疫情期间的居家指导,让幼儿在居家指导中充分地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体验,表达自己对疫情生活的认知。也就是说,居家指导要做到心中有幼儿,把幼儿视角真正落到实处。

1.用幼儿的视角选题

居家指导活动“‘病毒来了”,是依据网络视频中幼儿被困家中不能出去玩的苦恼而生成的。其实,在幼儿居家生活中还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居家内容。

2.用幼儿的视角互动

家长和幼儿看过视频以后,询问幼儿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先了解幼儿的想法,而不是以大人的口吻和幼儿讲道理,教育幼儿不要学视频里的小朋友。和幼儿互动、向幼儿提问,是有艺术手法的,要看成人对幼儿了解多少。家长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启发性,同时还要带有一些情趣,这样能激发幼儿和家长交流的欲望,能追寻幼儿内心深处的想法。对幼儿制作的病毒,家长一边欣赏一边提问,能让幼儿在获得认可和鼓励中保持和家长互动的热情。“黑白颜色的病毒毒性小,彩色的毒性大”“制作很多的病毒,是因为生病的人越来越多”“病毒会有不同形状是病毒变异了”……从幼儿的回答和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到,幼儿每天收集、接触、聆听的各种疫情信息对他们的影响和他们所获得的成长与发展。

3.用幼儿的视角游戏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不只是在幼儿园才玩游戏,在家庭中也能玩游戏,有时家庭中的游戏更能帮助幼儿的发展。比如,扮演病毒的爸爸被“医学激光”射杀以后,慢慢地倒下去,把所有装扮自己的病毒全藏在自己的腋下,表示病毒死掉了,非常形象,提高了游戏的丰富性、趣味性。如果每一个家长都能这样和幼儿游戏,玩到一起,相信孩子不会因不能出去而产生焦虑。

4.用幼儿的视角记录

记录不只是成人的事,幼儿也能用自己的方式来记录。幼儿可以尝试用符号、图画、图片等方式,记录自己的“疫情日记”,回顾今天的生活,规划明天的活动。另外,成人记录时可以让幼儿选择自己想要记录的内容和保存的画面。

总之,居家指导的内容来源于幼儿疫情生活,居家指导中幼儿是主体。我们在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的基础上,以幼儿居家中的问题为导向,用幼儿的视角开展居家指导,让幼儿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通过收集、操作、游戏等活动丰富经验,提升认识,从而使幼儿获得成长与发展。

猜你喜欢

居家病毒疫情
病毒
居家信条
情防控常态化 居家防护不可少
疫情中的我
病毒,快滚开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感冒病毒
微生高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