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人地观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体现

2020-07-23谢雪松

教育界·A 2020年6期
关键词:初中地理

谢雪松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发展,现阶段的初中地理教学中越来越重视“人地观”在教学中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初中地理教学中始终将“人地观”渗透及贯穿于地理课堂,让学生在地理知识的学习基础上认识到人类和土地综合体的交互关系,让学生综合分析现阶段的环境问题,强化学生的综合地理素养及人地观念。

【关键词】人地观;初中地理;教学体现

人地观主要是指地理学课教育教学过程中“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人地观中的“人”主要是指从事生产活动及在社会上存在的人,而“地”主要是指人为活动下复杂的地理环境及自然的地理环境等。“人”和“地”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性,一般表现为社会和生产过程中“人”和“地”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的关系,是人类在源远流长的社会自然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遵守的理念及意识,只有保证一定的人地观才能更好地促进自然环境的发展,促进自然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相应的资源,实现两者的共同发展[1]。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渗透及体现相应的人地观显得尤为重要。为分析人地观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体现,笔者针对当前初中地理书本中渗透人地观的意义进行了分析。

一、当前初中地理书本中渗透人地观的意义分析

现阶段的初中地理课本教学过程中,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相关教学知识点具有一定的辩证意义。人地观要求我们在实际的生活和发展过程中尊重人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将以往发展过程中以人为本的理念转化为以地理环境为本的理念,切实融入地理中进行探究。

現阶段的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很多内容体现了自然的伟大及力量,即人类要想进行相应的生存活动就离不开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对于人们的生活、生产等有着直接性的影响,决定着农业、工业、畜牧业及林业等方面的发展水平[2]。且地理课本中还较为突出一些特定地理环境对于我们的影响,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辩证地看待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其次,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人地观还能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体现人和地和谐的理念,人地观还能促进人和土地资源之间的和谐统一,这一点能不断地充实和丰富初中地理的教材内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土地资源保护意识,让学生重视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符合我国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再次,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能通过人地观的教学强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的发展[3]。教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不得不转变以往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进步。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会结合他们的特点进行改变,能有效地提高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人地观是人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都应多加注意的理念和内容,通过人地观的渗透教学能有效地丰富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感兴趣,转变以往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枯燥的地理理论知识教学及单一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错误认知。通过人地观的教学,强化学生对于我国地理环境的认识和了解,引发学生在地理课堂的学习中不断地思考及深入探究,积极探索缓解和解决人地紧张关系的对策,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实践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提高,促进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学生的综合地理素养,拓展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4]。

二、人地观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体现分析

1.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应用体现

我们的生活、生产、工作、学习包括最基本的生存都离不开伟大的自然环境。教师在开展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从课本中的地理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作用和意义,使学生意识到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依赖,强化学生的人地观念和自然环境保护意识。

如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和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其中包含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都发展得较为迅速,这些产业是依靠什么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呢?最重要的基础就是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水资源、光资源、热资源及土地资源等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行业及高技术产业等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条件。其中,自然界的河流如长江、黄河等提供了丰富和宝贵的水资源,最明显体现在长江干支流上建立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等,对于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提升了周边人群的生活质量[5]。

2.地理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破坏行为的惩罚体现

现阶段随着生活及生产的发展,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人类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破坏了环境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就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破坏生态环境、滥用自然资源的现象,会受到较为严重的大自然的报复,较为常见的包括台风、地震、洪水、干旱沙尘暴等等,这些自然灾害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毁灭性。自然环境遭受的破坏越严重,越容易出现更加严重的动植物灭绝、海平面上升及温室效应等问题。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台风、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视频,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及破坏自然环境后自然对于人类的惩罚,认识到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对自然进行破坏及浪费自然资源造成的后果,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强化学生的综合地理素养[6]。比如教师在“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章节的教学中,可以利用视频导入教学的形式为学生展示中国50年以前的地貌图和现阶段的地貌图进行对比分析,以反问的形式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保护自然环境的意义,引导学生分析造成这种环境破坏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强化学生保护自然的意识和积极性。

3.通过初中地理教学中人地观的体现,强化和谐的人地关系

人类在人地关系中处于主导的地位,只要积极地面对人地关系,处理好人类生产生活与自然发展之间的关系,就能保证人地观可持续地发展。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深入平时的学习及生活中去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保护环境的行为,如爱护花草树木,保护小动物,不乱丢垃圾,节约用水、用纸、用电等等[7]。此外,教师在平时的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实践性的地理活动,如书写关于正确处于人地观的宣传语“爱护环境,人人有责”“退耕还林、退耕还湖”以及家乡自然风景的介绍宣传等等,并张贴或竖立在公园、校园等地方,共同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如在介绍各个省份的过程中,当介绍到人杰地靈的湖南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形成人地观:“为什么湖南被誉为‘三湘四水?”因为湖南位于洞庭湖之南,故称湖南。湖南自古盛产湘莲,唐诗中有“秋风万里芙蓉国”之句,这说明湖南的水资源较为丰富,自然风景较好。湖南的自然资源丰富,生活环境好,但有的省份终日被雾霾笼罩,人们的生活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其中以人地观的理念进行分析,通过这样的对比教学,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感受到人地关系调节的重要意义。

三、结语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蕴含着人地观的相关内容,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分析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应用体现,地理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破坏行为的惩罚体现,以及通过初中地理教学中人地观的体现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更好地体现人地观,增强学生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曹金蓉.正确人地观知、情、意的有效达成——以中图版“人种和人口”为例 [J].地理教育,2014(11):27-28.

程远会,薛红,姚泽阳,等.“正确的人地观念”有效教学策略与实践 [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26(08):24-27.

丁生军.科学人地观的塑造:高中地理课程承担的“立德”任务 [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01):16-19.

詹秀娣,袁孝亭.人教版初中地理教科书渗透人地观的得失 [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33(06):45-48.

曲君君, 建琴.“做中学”“悟中学”——以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深化课题会议为例 [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2018,15(23):25-27.

褚君.“见微知著法”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J].新课程导学,2017(26):40-41.

张广花,王晓俊,董银超.人地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的体现——以《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为例 [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33(12):54.

猜你喜欢

初中地理
初中地理教学中探究式学习方法应用分析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低效的表现与策略
对初中地理教材中“活动”教学内容探析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
角色扮演在初中地理课程中的应用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