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道德与法治教学于学校德育日常工作中

2020-07-23胡志献

教育界·A 2020年6期
关键词:融合教学德育工作道德与法治

胡志献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学科。而学校的德育工作可以成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另一大场所,德育教学也可以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文章主要探讨了二者结合的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德育工作;融合教学

总的来说,德育工作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教育界越来越注重学校的德育教学。我们通常会听到“学校工作,德育为先”。各科教师以及班主任应当努力改变德育工作中的不足,传播良好的学风、教风以及校风。

一、道德与法治教学与班主任工作相结合

仔细研读教材,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和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有关,这也是道德与法治课程与班主任工作相结合的原因。道德与法治教师和班主任的工作相结合,能够增加德育教學的力量,把德育教学做得越来越好。

在教材中,“走近老师”“学生交往”这两节课可以为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服务,让班主任找到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方式和方法。在“集体生活邀请我”和“集体生活成就我”这两节课的教学中,调动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促进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在“憧憬美好集体”“我与集体共成长”两节课中,教师会向学生灌输“团结”的观念,有利于建立互帮互助的良好班风等等。

例如,班主任要举办一期以“我的大家庭”为主题的班会。道德与法治教师提前向班主任发出邀请,想和班主任共同举办这节班会。道德与法治教师想把“集体生活成就我”这课和本次班会相融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总共设计了6个环节。

第1个环节:“回想改变”。任课教师给学生展示了三个情景。情景一: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情景二:从农村小学来到镇初中,将近一年的寄宿生活大大提高了我的生活自理能力。情景三;早上受到同学们琅琅读书声的感染,我也情不自禁地大声朗读起来。请同学们想一想自己加入班集体之后的改变。

第2个环节:任课教师向学生展示班级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矛盾,让同学们感受到“在集体生活中,每个人来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在交往中要学会彼此接纳,相互尊重、理解和包容,学会友好相处”。

第3个环节:通过以上两个环节的铺垫,同学们分别了解到了集体生活的好处和可能存在的矛盾,请同学们归纳出集体生活对自己的帮助。比如,集体生活可以培养学生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可以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等等。

第4个环节:班主任告诉学生:“一年一度的班委评选又要开始了,请同学们用自己的力量,发挥自己的特长,服务于班级建设。每个同学都要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比如,纪律感比较强的同学可以说:‘我想当纪律课代表,我想帮助大家除去浮躁,静下心来安心学习。综合实力比较一般的同学也不要灰心,可以说:‘我是一名普通的学生,我想尽可能多地去配合班委以及班主任的工作。”

第5个环节:根据全班同学民主投票的结果,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公布此次班委会的成员。

第6个环节:班主任对本次班会做总结:“首先感谢任课老师能够和我一起来给大家开这个班会。在这次班会中,我也看到了大家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有很多在课堂上比较沉默的同学今天主动发言了。对我们而言班集体就是一个大家庭,我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热爱这个大家庭,愿意为这个大家庭的构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我作为班主任非常感谢大家为班集体的付出。”

德育教学和班主任的工作相结合是一种比较新的尝试。实验结果表明,尝试的结果比较可观,可以有效防止班会开展流于“形式化”和“流程化”,帮助班主任落实日常工作,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1]。

二、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共青团工作相结合

通常来说,年龄在14周岁以上的中国青年就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而初中生已经符合这个年龄标准,所以共青团工作也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共青团工作也具备和道德与法治教学学科相同的德育功能,保证学生具有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发挥着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能够增强学生的爱国思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助力青年健康快乐地成长。学校经常组织的共青团活动有哪些呢?常见的形式有讲座学习,学校可以开展“安全教育”“心理教育”“生命教育”等主题的讲座;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一些宣传活动,宣传志愿者精神、雷锋精神等等。

比如,某中学预计在3月份的时候举办一期以“三月春风伴我行”为主题的共青团活动,目的是宣传志愿者精神,在校园里传播爱心。道德与法治教师知道学校安排之后,特意查看了自己的课程教学表,他发现八年级上册第3单元的主题是“维护公共利益”,在第7课中,学生会学习到“关爱他人”和“服务社会”这两小节,与本次共青团的主题相符合,但是3月份的时候学生还没有学到这两节课。所以任教教师向学校申请,把这两节课提前,让学生先学习。教师先告诉同学们服务社会能够体现人生价值,同学们只有积极为社会做贡献,才能够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自身的价值;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同学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对于学生的能力锻炼非常有帮助。随后,教师向学生提问:“服务和贡献社会需要我们做什么呢?”需要大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通过公益活动,教师非常顺利地引出了“志愿者活动”。教师告诉学生:“其实,在社会上有一群人默默地做着社会公益活动,我们把他们称为志愿者。志愿者精神是奉献、友爱、互助和进步,如果同学们能够参与某些公益活动,就能够体会到这些精神的具体含义,正好我们学校马上就要举办‘三月春风伴我行的共青团活动,想让同学们去宣传志愿者精神。老师在这里布置一项额外的作业:当你们完成这个共青团活动之后,需要向老师上交此次活动的感想,可以是一段话,也可以是自己为这次活动办的手抄报等等。老师想看一下同学们在共青团活动中的成长和收获,看看课本上学的知识能否运用到实际活动中。”如此,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就和共青团的工作良好地结合在了一起。

除此之外,学校还可能会组织一些和爱国主题有关的共青团活动。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还有“国家好大家才会好”“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这些课。教师都可以根据共青团活动适当地调节教学进程。道德与法治教学和共青团工作相结合,发挥强化作用,能够让学生对课本中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更好地践行。

三、道德与法治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

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初中学校的重要教学资源。校园文化活动意在传播一种文化形态,能够对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而且也具有德育功能,所以道德与法治教学也可以和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

在初中的学习中,比较大型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这两项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很好地展现整个学生的精神面貌,看到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成果。所以,学校格外重视这两项活动的开办。初中和小学的学习场所不同,学生刚刚步入初中校园,扑面而来的是陌生感和紧张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初中的校园生活,学校就会开办入学活动。入学活动的流程如下:全体起立、奏国歌,紧接着由校长和某些教师致辞,然后由学生代表发言,最后是新生代表发言,新生入学宣誓。在宣誓的过程中,学校会录下视频留作纪念。学校还举办了一个小活动,让学生给三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把信装进一个信封里,学校会把它们统一保存在档案室,三年后再发给学生。随后就向学生介绍初中学习的日程安排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让学生把玩心都收起来。而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的第1课就是“中学时代”,学生会学习到“中学序曲”和“少年有梦”,任课教师再一次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教师邀请学生回忆了自己在入学典礼上的宣誓以及自己写的一封信的内容,再次為学生加油打气。学校还会在距离中考100天的时候举行“百日誓师大会”,让学生在大会上说出自己的梦想。而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最后三课是“少年的担当”“我的毕业季”和“未来在召唤”,也是帮助学生对自己初中三年的学习做一个总结。从中可以看到,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校园文化活动结合的契机比较多,教师和学校要好好把握机会。

除此之外,学校还会开展知识竞赛、艺术节、运动会等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这些也可以和道德与法治课程联系起来。比如,为了激发学生参加艺术节的热情,教师在“青春飞扬”和“青春有格”这两课中特意为学生助力:“同学们,现在是你们最美丽的年华。每个人的青春都是有限的,为什么不在这个时间段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尝试更多的可能?为自己今后留下更多宝贵的回忆呢?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劳逸结合更重要,校园的文化活动同学们也可以多多参与。”在知识竞赛开办之前,教师让学生学习了“让友谊之树常青”的课文,向学生传播正确的比赛观念: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比赛的结果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比赛的过程,学生能够在比赛中有所收获,认识一些新的朋友。

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中发挥促进作用甚至主导作用。以学科的教学为学校文化活动的开办铺路,保证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得到发挥,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实用性。

总的来说,德育教学是学校教学的首要任务,渗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在文化、体育、美术教育中都有所表现,这也意味着广大学科都可以为德育教育服务。而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学校德育工作的结合,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达到“共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巨生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开展时政教学浅析 [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0(03).

猜你喜欢

融合教学德育工作道德与法治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不同计算机语言融合教学方法的探索与体会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融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