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仿小达人

2020-07-23朱爱华

小学生作文辅导·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小达神态板书

朱爱华

说到习作课,就想到了孩子们紧锁的眉头,干巴的文字,我就感到头疼。这次的习作课——抓住人物特征进行个性化描写。如何让学生写好人物特征呢?我在网上搜索着。忽然一个名词出现在我的眼前,“模仿达人秀”。于是我进行了一次尝试,发现效果还挺好!

一、讨论

当我在黑板上写下“模仿小达人”几个字时,孩子们不禁惊呼:“哇!”“语文老师想干什么?”……背后响起了意料之中的惊叹声。“你们想模仿谁?”“邓伦”“王磊”“周杰伦”“赵丽颖”……学生们已兴奋地脱口叫出自己想模仿的对象,调皮的几个已经在那儿摆起了造型:风流倜傥的、冷漠酷意的、佯作天真的……

“停!”我一声断喝,“很可惜,我们只在电视上见过这些人物,无法作评判,他们到底有什么特征我们也不知道。”

“找一些大家都熟悉的,每天能亲眼见到,每个人都能評判的‘模特吧!”我建议。

学生在底下交头接耳地商量,结果类似“我爸”“我妈”“我家沙皮狗”之类的被一一否定。最后终于一致认可来模仿身边的同学,因为大家都熟悉。我心里窃喜,这正是我的初衷。不过我仍不动声色。

“模仿他什么特征呢?从哪些方面来模仿呢?”“动作”“外貌”“神态”“语言”……由于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已了解了一定的人物表现的技巧。于是我便总结说:“要模仿一个人,得抓住他与别人不同的地方,要表现出他最有个性的一面。想一想,他在外貌、性格、行为习惯、说话的语气语调乃至为人处事上有哪些独特之处?你想模仿谁?”

“高宁最喜欢哭,不论遇到什么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哭。”“张云最爱耍酷,天天用右手摸头发。”“高若爱帮助人,从来不发火,我们都叫她大姐。”“浩源最爱打扫卫生,一下课就去捡垃圾,倒垃圾桶。”“那次我打破了玻璃……”“那次我们到小宁家去……”“去年学校组织春游……”又是一番热情高涨的议论。

二、比赛

“讨论结束!”我中断了他们兴致勃勃的讨论,“现在,超级模仿秀开始,第一场是个人赛,自愿参赛者限时一分钟内表演出那位同学的特征,时间越短越好,同学觉得神似就鼓掌,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掌声的就是冠军!”(友情提醒:被表演的同学要把这些表演当作电视剧来看,被表演的人物经过艺术加工已经不是原来那个人了。应该为能有这次被模仿的机会感到高兴。)

于是一场小型“模仿秀”轰轰烈烈地开始了,时间虽短,规模虽小,但绝对是“超级”的,动作、表情、打扮、习惯、喜怒哀乐样样齐全,引来学生阵阵掌声。

第二场为小组团体赛,分为八个小组,以小品的形式表演一个真实的生活片段来体现一位同学的处事特征。选出评委,根据选手表现给小组打分。

一场“模仿小达人”拉开了帷幕。同学说话时的语气、表情、神态、动作被惟妙惟肖地模拟出来。参与者夸张、搞笑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引起哄堂大笑,夸张的动作、诙谐的语言逗得观众前俯后仰,课堂气氛活跃,热闹非凡。

比赛结束,我随即引导,“同学们的模仿秀很精彩,为什么很多同学模仿得如此形象呢?”

“抓住了同学的特别之处,给人印象深刻。”“抓住了同学的语言,让我们如闻其声。”“抓住了同学的动作,让我们如见其人。抓住了同学的神态,让我们如见其神。”

……

对,看来同学们较好地掌握了“模仿小达人”的方法。确实,要“个性化地塑造人物形象”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闻其言而知其人——个性。语言的个性化取决于人物身份的多样性,可以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谁把握了这其中的差别,谁就能塑造出个性化人物。(板书:个性)

2.小小话语见精神——传神。语言描写中渗透着人物内在的神韵,传达着人物的精、气、神。语言描写的实质是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或道德品质。(板书:传神)

3.神态动作多辅助——丰富。(人物的动作、神态)我们把这些称为提示语,语言描写的时候,如果只注意写人物说的话,老是“我说”“你说”“他说”,写出来的文章干巴、乏味。在提示语部分,适当地添加一些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和动作,这样人物的语言会更生动。(板书:丰富)

三、写作

时机成熟。我在投影上打出“个性化地塑造人物形象”。全场一愣,互相一望,嘴一张,原来是老师的套路,随即异口同声:“哦……”

只要平时注意观察,勤于思考,把自己听见的、看见的、想到的进行合理的整理,就一定能塑造出个性化的人物形象来。

“下一堂课,作文《X X同学A、B、C》,限时40分钟,当堂交卷!”我得意地宣布。走在走道里,我眼前依然闪现着“一愣”“一望”“一张”“一叹”这些令我得意非凡的镜头。

效果?来和我一起欣赏学生们五花八门的小标题吧!

——《小神童——张烨》《大姐大高若》《爱哭的高宁》《有洁癖的小王》《笑一笑——怒一怒——酷一酷》《萌宝浩源》《耍酷的子宁》《鹰的眼力、蛇的速力、小杰的魅力》……

本节课中,教师通过游戏,激发了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寓教于乐,教学效果倍增。教师要给学生们一个学习的支点,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也能“撬起一个地球”,最终达到“一棵树摇动一片树”的效果。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小学生作文内容来源于生活实践,因为有了生活,作文才有源头。语文课程标准也为我们指点迷津,“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所以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创设真实、自然、愉快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写出精彩的习作。

猜你喜欢

小达神态板书
细致刻画神态,生动塑造人物
语文教师,今天您板书了吗?
神态中流露出的“较量”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板书设计的时效性
PEP小学英语第六册Unit3 B Read and Write 教学设计
写给一群羊
词汇小达人
思想政治课简约板书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