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识字教学需注重“趣”和“形”

2020-07-23房海月

小学生作文辅导·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字旁生字识字

房海月

从识字量上看,苏教版教材中,低年级学段的识字量较大,到中高年级段识字量相对减少,这就增加了低年级学生识记汉字的难度。如果学生识记生字时出现记不多、记不好的情况,就会对学习汉字产生畏难情绪,渐渐地会降低识记汉字的兴趣,也就达不到课标对第一学段识记汉字的要求。究其原因,教师对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与兴趣的调动不够重视,本文试着从“趣”与“形”两大方面来探讨识字教学。

一、以“趣”教学

我们都知道低年级的学生具有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特点,如果应用一些不恰当的教学手段很难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因此,教师要重视创设学生识字的“情”,激发学生识字的“趣”。如何将低年级学生吸引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是一大挑战。如,《找春天》一课,要求会认的生字达14个,其中要求会写的生字达9个,会认、会写相重复的有且只有2个。教师将会认、会写的生字渗透到《找春天》的课堂教学中,结合文本的相关内容,创设出一定的情境,促使学生将自己的情感与教师创设的意境相融合,最终达到识字教学的目标。以“姑”字为例,教师可先指导学生观察课本上的图片。低年级的学生都可以判断出图片上有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借此,教师可抓住时机告诉学生记忆“姑”的第一步就是要了解“姑”与女生有关联,因而这个生字是“女”字旁。此外,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教师还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1.形式多样,激趣识字

低年级学生对儿歌、猜谜、顺口溜、编故事等非常感兴趣,而且一般课堂中采用的猜字谜游戏,学生能够较容易猜到,所以学习的兴趣就不会低。如,用顺口溜学习“船”这个生字时,编成顺口溜:几只小舟就是“船”。本来船这个生字笔画有点多,记忆起来比较困难。当分解成“舟、几、只”时,学生一目了然,识记起来比较方便。用动作表演学习《乌鸦喝水》时,可以联系之前所学告诉学生:把手放在眼前做看远方的动作就是“看”,所以“看”的下面是个“目”字,而不是“日”字。有些形近字可采用一系列的猜谜,“人进门里”—“闪”,“耳进门里”—“闻”,“口进门里”—“问”等等。

2.学用结合,激趣识字

识字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会写会用,将识字这一重要的任务放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让识字与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学生不仅能够记住汉字的读音和形体,还能理解字义。教学《雨点》一课的生字“落”时,可结合课文问学生雨点落在哪里?看动画雨点是怎么落下来的?出示“落”字,问“落”字是什么结构,先写哪部分?因为是从上往下落,所以要从上到下写,三点水要躲在草字头下面。然后让学生说说还有什么可以说它落下来,如雪花等等。

3.借助语境,激趣识字

识字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前提,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需要将识字教学融合到阅读教学中,通过文本创设语言教学环境,学习相应的字音字形,拓展学生的思维,走进文本。例如,在《司马光》一课学习生字“慌”时,如果学生能够理解生字的含义,就能感受到人物的形象。在课堂中,当学生说到“慌”字所在的句子时,我问学生这个字是什么结构,为什么是竖心旁?然后再让他们找出课文中其他小朋友“慌”的举动,从其他人的反应猜想其心中所想。这不仅让学生记住了“慌”的字形,也理解了字义,同时还让学生读懂了课文内容,一举多得。

二、以“形”教学

这里的“形”指的是形象化。形象思维在低年级学生识字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最好把抽象的字形象化。若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能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识字效率。教师可以根据字的特点巧妙地使用,常见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联想识字

不管是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抑或是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学生的想象力是不可缺少的,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想象能力最为丰富。我们这里所说的联想识字即在生活中识字。如,教学“天”字,当问学生你在哪里见过“天”时,他们就会纷纷举起小手告诉我在超市的广告牌上见过。当学生在课堂中再次遇见日常生活中见过的熟字时,他们就不会感到陌生,学习起来也就没有抵触感。

2.比较异同

如教学“睛”和“晴”时,我让孩子们自己先观察这两个生字,看看发现了什么秘密。学生很容易就看出在书写上这两个生字就相差一笔横。在识记方法上也很容易得出:太阳出来天气就晴朗了,所以晴天的“晴”一定是与日有关,应该是日字旁。而在前面的《认一认》中我们也讲过“眼睛”称作“目”,理所当然“睛”是目字旁。比较可以使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更为牢固。

3.归类识字

根据某些生字的共同特点,教师有意识地将它们进行归类,以便识记。如,一下《識字4》有“地、他、她、池、驰”等字,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字有什么特点。学生可以轻松地看出这几个字里都有基本字“也”,只不过它们偏旁不同,意思也不同。我告诉学生这样的字就是形声字,结合转盘及文中的儿歌、猜字谜等游戏方式,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分辨出几个字的不同点,识记效率提高了很多。

4.加减对换

加减对换法就是把数学中的加减法应用到语文课上。如“日+—=目”,“女+子=好”。这种识字方法形象、简单,学生不但感兴趣,而且又能把字形和字义结合起来掌握。

只要教师用心捕捉每个汉字的特点,根据其特点选择恰当的识字教学方法,注重从“趣”和“形”两方面入手进行教学,识记汉字对学生而言就不再是繁琐的任务,而是一种乐趣。

猜你喜欢

字旁生字识字
王字旁其实不叫“王字旁”
关于“口”字的教学分析
开开心心来闯关
斯诗私塾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识字谜语
“乔”字娃娃变戏法
生字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