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020-07-23魏剑
魏剑
【摘 要】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要组成单元。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之下,做好作文教学工作是语文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通过写作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表达能力。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充分认识到现存的作文教学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本文主要分析在小学阶段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开展作文教学工作。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不断加强,作為素质教育的起始点,小学阶段的教育活动受到教育界的广泛重视。小学语文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养成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课程之一,作文更是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在推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之下,语文教师更要注重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利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作文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得以全面发展。
一、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体会到生活中的真情
作文素材并非是凭空捏造,要以实际生活为依据,即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学生对生活的体验。
如在写关于经历的作文时,学生要能通过简明扼要的语言做出描述,并写出在这种经历中,能够获得怎样的认识和情感体验。如今的学生,缺少丰富的生活经历,写作时候常常面临困境。为确保学生可以顺利完成文章,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引导学生对自己喜欢的物件进行观察,通过外观、质地、历史故事和形成时间等进行综合性赏析,形成对物件的全面认识,将自己的情感与喜欢的物件相结合,在写作时充盈作文内涵。另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为自己的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学生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体会到父母劳动的艰辛,珍惜现在的时光。通过仔细观察爸爸妈妈的表情变化和情感转换,形成属于自己的认知,久而久之,学生会逐渐体会到生活中的美,写出的文章也就更加具有真实的情感。
二、设置实际的情景,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写作灵感最为重要。很多时候,学生因为没有任何思路而不能顺利写作。教师可以根据作文题目设置相关的活动情景,让学生切身投入到情景之中,获得体验。
比如,在写《丰富的课外活动》时,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分析作文结构,通过学生的情感变化、行动变化、活动内容将课外活动的趣味性展现出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乒乓球比赛,仔细观察每位乒乓球运动员的神态变化和动作状态,为写作提供素材。小学生具有较好的模仿能力,模仿的过程中,学生会不自觉地与教师和同学展开交流,如打开话匣子。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及时组织学生将所看到的、感受到的用文字表述,提高写作质量。
三、及时批改作文,讲评作文
每篇作文,都是学生通过辛勤的付出换取的。学生希望获得教师较为中肯的评价。很多教师急功近利,运用套路化的评语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学生不能发现自己作文中的问题。这样的评改模式不会对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升产生任何积极作用。教师的评语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兴趣。所以,教师评价的时候必须要端正态度,为学生提供正面的评价,多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对于存在的问题,教师要采取合理的方式指正,学生只有认识到问题,明确写作优点,才可以提高作文水平。
四、鼓励学生多读书,做好积累
古语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国著名的作家池莉也曾表示:“若是将人们的生活比作是文学创作的意境,那么良好的阅读便是阳光。”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最害怕的就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所以强化素材积累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所在。如今的小学生缺少实践活动,乏味的生活经历使得学生缺少写作素材,若是阅读跟不上,将会导致学生的知识积累量降低。面对着匮乏的信息,想要写出有深度的文章,无异于天方夜谭。
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拓宽学生视野,陶冶情操。阅读中出现的优美的句子或者段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养成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另外,做好素材记录同等重要,比如,爱国故事有:詹天佑修筑铁路、邓稼先研制“两弹一星”、李云龙反抗日本侵略者等;珍惜时间的故事有:牛顿做实验、闻鸡起舞等。通过素材的积累,学生面对教师给出的作文题目时,便能游刃有余。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作文是关键。写作可以反映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写作过程中,学生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写作习惯。教师要强化引导,通过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教授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小学教师要不断丰富和完善作文教学实践,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雪珍.求真——小学作文教学方法之实践与思考——以《小学创新作文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为例[J].文存阅刊,2018(03):93-94.
[2]沈丽娟.交际语境写作理论重构小学话题作文教学实践策略——以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习作6》一课的教学为例[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9(07):11-11.
[3]艾斌艳,郭银辉.“联系策略”在绘本作文中的创新与实践——以绘本作文《我喜欢我》教学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17(33):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