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汉语口语表达中“儿化音”现象

2020-07-23龙菲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口语表达

龙菲

摘    要:儿化音自清朝前期出现,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受普通话推广及普及的影响,北京话的口语表达中儿化音使用频率逐渐减少,但随着社会交际需求及语体功能的变动,儿化音新的表达也逐渐出现,形成了儿化词相对数量变化的现象。因此,本文根据儿化音的定义及功能的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法,深入研究儿化音的使用及产生的变化。

关键词:口语表达;儿化音;北京话

一、儿化音的定义

1儿化音的定义

中原至北方等多地方言中有许多词汇的字音韵母因卷舌动作而发生音变现象,这种现象叫做儿化。在词根后加上儿尾以构成一个新的名词,新名词的含义是对词根名词含义的拓展或者特定化。汉语方言里,北京话以多儿化而闻名。

2儿化音的来源

旗人语言有儿化音。俞敏先生的《驻防旗人和方言的儿化韵》一文中曾提出“儿化韵产生于八旗”的观点,并举出以下例子:《清朝文献通考》一百八十九说到:“台庄营参将一人(驻扎台儿庄)”。《清史稿·鄂容安传》说“自台儿庄至德州千有余里,循堤建堡房”。同一地名,有的写成“台庄”,有的写成“台儿庄”,俞敏先生推断:“从这里能证明儿化韵在乾隆年间已经有了。”1

二、儿化音的功能

北京话儿化词在变化过程中呈现数量逐渐减少的总趋势,有的是“消失”,有的则属于“隐退”,还有的语义发生了再分工或再调配——通过转喻而具有了新的意义和功能。2因此,总结归纳出了儿化音以下三点功能:

1区别词义

通过词语的儿化使之产生新的含义,可使一些词语具有比喻义。例如:

头(脑袋)——头儿(领导);        眼(眼睛)——眼儿(小孔);

火星(行星)——火星儿(很小的火);前门(地名)——前门儿(前面的门)

2区分词性

同一词语儿化后会使词性发生改变,在汉语口语表达中代表不同的语法成分。

例如:麻利——麻利儿:“麻利”为“迅速敏捷”的意思,“麻利儿”为“立刻马上”的意思,多在方言中出现。该词儿化后词性从形容词变为副词。

敞开——敞开儿:“敞开”为“打开”的意思,宋孝才、马欣华《北京话词语例释》中将“敞开儿”定义为“放开、不受拘束”的意思:酒,敞开儿喝;菜,敞开儿吃。3该词儿化后词性从动词变为副词。

除上述词性变化的例子之外,还有兼动、名两类的词或形容词,儿化后成为固定名词的例子,如:乐(形容词)——樂儿(名词)、响(动词)——响儿(名词)。

由此可见,在口语表达中,儿化音具有区别词义和辨别词性的作用,儿化音的使用可以避免口语表达中歧义的出现。

3表示细小、亲切、轻松或喜爱的感情色彩

儿化音在口语表达中的使用,可以打破书面表达的规范性,相同意义的词语通过儿化音加以表达,可使口语表达过程更为活泼,更为生动准确地传递情感态度,赋予词语温度。例如:

心肝——心肝儿;小猫——小猫儿;脸蛋——脸蛋儿。

三、儿化音的使用

随着当前社会交际需求及语体功能的变动,北京话儿化音出现旧形式的消失与新形式的显现,呈现出有序减少和无序显现相互交叉的现象。造成儿化词数量变化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第一,客观数量增加。在口语表达过程中,逐渐将一些原本不儿化的词加上了儿化音,从而使儿化词相对数量增加。

第二,社会使用阶层间的差异逐渐缩小。在同一时期内,因使用者处于不同社会阶层,因此不同阶层流行各自可接受的儿化词,现在这种阶层分布已经基本消失,人们之间交流更为方便,也会使儿化词的普及度更高。

因此,将从以下两方面分析儿化词的变化:

1儿化音的有序减少

有序减少是指当前儿化词的变化是单向的、不可逆的。随着普通话的普及与推广,越来越多的人规范自己的语音标准,不仅是使用普通话代替方言,而且书面语发音的影响也逐步扩大。

例如:“汤儿事”一词在北京话中表示“不实在、糊弄人的事”的意思,但在现在的口语交际中却很少听到这样的表达,因为有些儿化词属于北京地区的流行语,受流行语自身的口语性、方言性特征影响,有的词会在短时间内流行,过后便会被新的流行词所替代甚至是消失。

在北京人口语表达中,经常听到吃字的现象,将“多少钱”说成“多儿钱”,“不知道”说成“不儿道”等等,但在普通话标准语音的影响下,老北京咬字不清楚、吃字的现象也逐渐在纠正,因此,受咬字不清楚而产生儿化音的词语也在慢慢减少。

2儿化音的无序显现

无序显现是找不出规律的显现,指在口语表达中儿化与不儿化都表示相同含义的词语。

例如:“存折(儿)”、“当面(儿)”、“靠谱(儿)”等词,儿化与不儿化都不影响词语原本的含义,这类词语在书面语中一般不标注儿化音,只有在口语表达时才会出现该类词语的儿化用法。

“水管”、“一半”等词语,在表达中原本属于不带儿化音的词语,但人们在对书面语进行表述的时候,会将文本读音自然而然加上儿化音进行表达,增加语音细节。

书面语对口语的生存与变化有着巨大影响,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同时,在将书面语转化为口语进行表达的时候,也会随着语境等因素产生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北京话儿化音的使用局部看是无序、不平衡的,但整体看是有序、平衡的,其儿化音在使用上是有序与无序共存的。

四、结论

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及普及,人们在进行语言表达过程中,对于词语的使用也更为规范。本文以分析汉语口语表达中“儿化音”现象展开,通过儿化音的定义及来源入手,分析儿化音的功能,对当下儿化音使用中产生的变化加以研究,并举例进行进一步说明。通过对口语表达“儿化音”的研究,充分反映了语言正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演变与再创造,所产生的变化与时代赋予的新内涵也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研究。

参考文献:

[1]俞敏.驻防旗人和方言的儿化韵[J].中国语文,1987(5).

[2]彭宗平.北京话儿化词的调节与变异[J].语言文字应用,2005(03):55-62.

[3]方梅.北京话儿化词语阴平变调的语法意义[J].语言学论丛,2015(01):33-51

猜你喜欢

口语表达
利用有效言语互动为英语课堂注入活力研究
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
彝族幼儿汉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
融幸福于语言训练之中
研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浅谈小学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课前热身五分钟精彩语文大不同
农村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对如何提高法语专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