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瓷板绘画与力的关系
2020-07-23严凯
严凯
摘 要:“力”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我想用艺术的形式来表达它并且引起观者的共鸣。作品以瓷板为媒介,采用卡通水彩、彩染的表现手法,以豆浆油条、蜗牛、锦鲤少年为设计元素。它们分别代表动力、毅力、创造力,我想将奋斗的感悟與陶瓷艺术文化相结合,不仅抒发了我对陶瓷艺术热爱的情感,并以定格的画面时时激励着奋斗的青年们。
关键词:力;彩染;陶瓷绘画
1瓷板画《力》的选题来源
本构思来源于我发现生活中可能很多人想奋斗却缺少一个切实的动力;又或是三分钟热度,遇到困难轻易就放弃,缺乏毅力;同时奋斗中如果缺乏创造力,最终也会碰见瓶颈难以突破。所以此发现激起了我的灵感,同时现在又是奋斗时期,我想以“力”这一种抽象的事物作为创作主体,从画中体现出奋斗前期的动力;奋斗中期的毅力;奋斗后期的创造力。再从另外一个方面来阐述的话,作品的本身也承载着我所花费的精力;创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担心观者不理解作品的压力,尽管如此,我也想不遗余力地表达自己心中所想,寄予了这单单一字却涵盖万千,小小一个力字可四两拨千斤,拨动观者心弦,引起观者共鸣。故以《力》作为作品标题,简洁明了,却铿锵有力。
2瓷板画《力》的创作构思
2.1 设计构思
设计之初,我选择以三块正方形瓷板为载体来作画。“三”这个数字,在中国古文中,代表多的意思,例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我认为“三”这个数字与作品主题相结合是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故选择了三块瓷板作为力的载体。我感悟出的三种力分别为动力、毅力、创造力。我起初在思考该用什么事物才可以很好的代表动力。
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毅力,我选择了蜗牛象征。众所周知,蜗牛是爬行速度很慢的一种动物,但是它虽然爬不快,可它仍旧爬着,为的就是能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为的就是能完成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有一句歌词是这样写着“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不言而喻,我认为世界上没有一种事物能够比蜗牛能够更代表毅力。
创造力是三种力中最难用画去表现的力。我设计了一幅创造性的画面,借此来体现创造力。画面乍一看是一位少年在画着锦鲤,其实细看会发现锦鲤的游向排列最终组成了少年的身体,锦鲤的取材画面。画锦鲤的少年与锦鲤有着巧妙的融合,给观者传递出了创造感的画面,故以此画面代表创造力。
2.2 草图方案
我采用的是正方形50x50cm的瓷板,结合瓷板的大小绘制初步的草图,将每幅图构图居中。画面的寓意都是积极向上温暖人心的,所以每幅草图的色调都是暖色。第一幅草图会注意豆浆油条的颜色与质感,第二幅草图我需要注意蜗牛壳的纹理刻画,使蜗牛壳看起来更加的具有质感。第三幅草图须注意人与鱼衔接的自然。三幅图的选材虽然看似毫无联系,但是我尽所能的用技法、表现手法、寓意将三幅画面联系在一起。
2.3 深化设计
初稿经过反复推敲后,从各个方面对三幅画进行色调冷暖、比例的统一。第一幅画面的油条颜色加红一些,还有豆浆的黄色进行了加深,使油条看起来更新鲜,豆浆看起来更加浓稠。第二幅蜗牛的身体用浅蓝色边缘刻画能够体现蜗牛身体的透明感,另外蜗牛的坡度进行了调整,原本草图蜗牛是平着爬行的,后改为上坡,更加能够体现奋斗的寓意。上坡虽然累点,但是能看到更高处的风景。有点可惜的是,第三幅的色调、风格,没有与前两幅统一,选材无联系是这套作品最多的质疑。它作为一套作品中的一部分来说,确实是这样。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第三幅作品表达的是创造力,我需要第三幅这种独树一帜的风格来打破一种体系。这样“锦鲤少年”才能算得上是表达创造力的画面。
3 瓷板画《力》的制作过程
3.1 瓷板制作及烧成方式
这套作品在成型时采用泥板擀压成型的方法,所使用的泥料为可塑性较好的高白泥。图纸中瓷板40x40cm,面积较大,必须要等到泥板自然干透之后,再用白釉均匀喷洒到泥板表面各处,等釉料不再含较多水分之后,由专门的师傅放入窑炉中经过1320℃烧制完成。
3.2平面装饰方法
此套作品采用的是釉上新彩装饰手法,先把设计图纸打印成黑白样稿,然后在反面涂上铅笔,用印模的方式把线稿印到瓷板上去。豆浆油条的碗用到了海碧蓝加黑色,豆浆用绒黄彩染出浓醇的感觉,油条用了绒黄与西赤,西赤颜色上多一些能使油条看起来更加的新鲜可口,黄跟西赤两种颜色容易互相“吃”,需要小心的填色。蜗牛重点的蜗牛壳是我用西赤加上黑色调出来的麻色作为蜗牛壳的基调,用海碧蓝、绒黄、川色去釆染蜗牛的身体。画鱼图的鱼鳞多且细小,需要拿细笔慢慢采出复杂的鱼鳞。锦鲤的头部统统都是用了草绿色,少年衣袍上的纹样是用了川色,整幅画的色彩搭配的和谐美观。
4 瓷板画《力》的烧成方法
这套作品经过两次烧成,温度为800℃。第一次出窑后发现有些地方的颜色被吃掉,然后部分地方进行加色调整后,使画面变得更加和谐。
5 瓷板画《力》的展示方法
这套作品运用瓷板为媒介传达出奋斗三大力这一主题,采用新彩装饰方法将豆浆油条、蜗牛、画鱼图三幅看似并无太大关系的画面但仿佛互相之间有巨大吸引力一般紧密联系在一起,整体色彩淡雅清新,装饰性强,风格多样,可适应多种展示环境。采用了赭石色木质边框与白色卡纸进行装裱,控制每幅画面大小40x40cm,装裱完后整体作品看上去大气精致,悬挂在客厅或书房中。
参考文献:
[1]设计的色彩.谭鹏.武斌.河北美术出版社,1997.5月,第一版
[2]透过中国水彩发展现状看文化自觉性.蔡永辉.2009,第一期
[3]文艺生活·文海艺苑.黄文杰.2015,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