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悦读悦写”智情教学模式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2020-07-23谢慕贤

商情 2020年30期
关键词:实际应用写作教学

【摘要】传统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启发,让大多数学生对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读”和“写”苦不堪言。“悦读悦写”智情教学模式,是一种创设或读或写的实践情境,让学生在快乐愉悦的学习氛围下,达到智力情商双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本文以人物描写方法写作指导为例,探讨此模式在写作实际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悦读悦写  写作教学  实际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主、培养能力为重,强调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维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这就要求语文教学改变过去的课堂模式。近年我校积极推行“悦读悦写”智情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合理教学设计、科学使用学案,展开高效教学,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堂教学模式。下面笔者就以《人物描写方法写作指导》这堂课为例,就写作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谈一谈教学实践中的探索。

一、双维目标,悦读导学

“悦读悦写”模式的目标具有两个维度:一是围绕读写内容的具体目标,二是要落实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以读促写是语文写作教学重要的策略,写作都是从模仿佳作开始的,阅读为写作提供了条件、打下基础,把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紧密联系起来,能形成有效的学习链,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如在设计这一课时,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研读例文,学会鉴赏外貌、神态等人物描写手法在人物形象塑造中的作用;(2)借鉴例文,运用人物描写手法,修改自己的习作,提升人物刻画水平。(3)运用人物描写方法,从不同角度刻画立体、鲜活的人物形象。根据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上有的放矢,学生在学习中有章可循。以上目标的设置,既指明要求学生学习、掌握的写作技能,又落实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发展提升思维,提高鉴赏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先让学生阅读例文《王几何》(原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文中所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和作用。《王几何》是一篇文笔幽默诙谐的写人小品,学生读起来感到轻松欢乐,激发起他们的阅读兴趣,达到“悦读”的效果。为了更好地发挥“悦读”的导学功能,教师在学案中设计了两个阅读任务:一是“初探人物”,让学生关注例文中的人物描写语段,找出人物的经典外貌、表情(神态)、动作、语言。文中刻画的王几何矮胖、像个笑面佛、反手画圆等细节,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都能分析人物描写的精彩之处。初步认识人物后,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文章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老师形象?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通过阅读和分析,学生都能够读懂文中人物是一个幽默、风趣的老师形象,因为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都十分细致、传神。二是“辨析描写”,教师从例文中找出经典的人物描写句子进行改写,再与原文对照,让学生分析两组句子在表达效果上的区别。教师点评展示时,圈出人物描写的精彩词句,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感受在哪些方面展开可以使人物描写更真实、细致、典型。以上两个“悦读”任务,既能够引导学生进入课堂读写学习的状态,也达成本课“鉴赏人物描写方法”的教学目标,为后面的写作实践做好准备。

二、创设情境,激趣悦写

新课程理念认为: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的情境可以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又可以促进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多边互动,使课堂教学焕发活力。课堂上教师创设特定的情境,易于唤起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心理和情绪上的共鸣。学生不再是传统的聆听者的角色,成为教学的参与者,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符合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就显得极为重要。

在这一课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时,就充分利用了创设情景的激趣手段。写作任务设置为“一句话写人”。教师要求学生用一句话写出印象最深刻的同学,抓住他(她)的特征,把他(她)的特点写出来。同时提醒学生在写的过程中,不能出现描写对象的名字或绰号。平时的写作练习,很多学生总是苦恼于无事可写,无话可说。这个写作任务从学生熟悉的人物——身边的同学入手,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和兴趣。学生不再像以往的挠头抓腮,而是饶有兴趣地观察周围的同学,回忆平时与同学相处的点滴。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入情入境,写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悦写”的后续课堂环节是“猜猜他(她)是谁?”。教师选取部分同学写的“一句话写人”习作上台投影展示,让其他同学猜出描写的对象。这时学生都全程投入课堂,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热情。有的描写惟妙惟肖,写出了同学的特点小动作,同学猜对了都忍俊不禁;有的描写空洞乏味,形象千人一面,同学猜不到也摸不着头脑。活动结束后,教师同时展示成功和不成功的人物描写片段,请学生分析,成功人物描写的生动之处,抓住了人物的什么特点,并在习作上圈划出语句提醒同学借鉴;对比不成功的习作片段,大家一起讨论,如果要描写这个同学,我们怎么抓住他的特点进行描写。同时也让学生以自己的习作进行比较,明确人物描写要注意的几个要点。经过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后得出结论:成功的人物描写都运用了多种人物描写方法,描写得细致、传神,并且准确抓住了人物的特征;失败的人物则描写非常平淡空泛,或者很少运用人物描写方法。通过这一“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过程,教师带领学生归纳总结出人物描写生动的技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发展能力。

“悦写”的写作练习设计为“修改、扩写‘一句话写人”。教师要求运用至少两种人物描写方法,修改、扩写“一句话写人”,对自己最熟悉的同学进行细致描写,刻画出传神、立体的人物形象。这一写作练习的设计承接上一环节,学生通过活动和点评,已经找到自己习作存在的问题,因而修改和扩写习作的难度也就大为降低。这次写作有了之前的指导,同时也贴近生活,学生基本都能把所学知识落实到写作训练上。

三、交流展示,互動评价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在作文课堂中多简单地对作文进行评讲,后说写作方法,或展示学生范文,让学生借鉴。这种作文评价模式中,学生没有丰富写作体验,没有积累写作素材,后续所写作文也就往往是枯燥乏味的,或借鉴范文后出现“东施效颦”的现象。其实,写作学习需要学生互动交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写作评价的讨论中,在学习伙伴“互帮互学”的氛围下,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

教师把班级分为各个学习小组,确定组长和其他同学的分工角色。评价习作时,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选一篇组内同学最精彩的人物描写,然后代表小组上台展示,说说习作描写妙处所在。通过教师的有效追问,其他小组听完后再作点评。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学生在写作中多是凭借自己的感受而写的,难免出现疏漏,通过讨论交流,则能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修改作文。

为保证讨论的有效进行,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将任务细化。如在本次对习作的讨论,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人物形象是否鲜明立体、人物的特点是什么、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还用了什么方法使人物描写更加生动。这样,学生把握住了评价要点,才能作出客观有理的评价。

这样的学生互动评价,改变过去教师单一的评价方式,同学们的意见百花齐放,不乏精辟独到的见解,也更易被同伴們接受。这样以交流展示、互动评价的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积累读写方法经验、感悟读写情感。这样的方式,把学习主动权交回学生,体现“主动学习,自主参与”的课改理念。

四、总结收获,拓展提升

无论课堂如何精彩,都要经过总结收获,学生才能把学到的知识加深印象,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在这一课中,评价环节结束后,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小结运用人物描写方法的写作要点:⑴抓特点,重细节;⑵用修辞,细刻画;⑶示内心,展性格。课堂学习的收获贵精不贵多,关键在于让学生通过前面的写作训练自我探索出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加深学习印象,真正落实本课的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仅靠课内难以发展和提升,课内的“悦读悦写”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能继续在课外进行“悦读悦写”,使读写最终成为自觉的学习行为。因此教师在学案“拓展提升”中设计了课外的写作任务:尝试运用多几种人物描写方法,用红笔修改之前的随笔习作,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立体。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学生容易把课堂上的讨论结果弃之不用,而重蹈覆辙地以自己的感受来写,教师要做的是要提醒学生,注意结合自己的实际和讨论结果进行修改和再次创作,让学生学会如何升格自己的文章。

教无定法,学贵有法。“悦读悦写”智情教学模式可总括为:目标驱动——愉悦读写——交流评价——拓展建构。这种学习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符合课程改革新理念。目标驱动促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诱发、驱动并支撑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情境导学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因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互动评价彰显的是学生的集体力量和智慧,促进学生学习创新竞争。课堂交流展示显示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结合拓展提升,让学生在表达中提高,在思考中进步,培养语文核心素养,有效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韩小兵.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模式的运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04).

[2]陈国英.初中语文读写教学模式微探[J].新课程(中学版),2018(07).

作者简介:谢慕贤(1986-),女,汉族,广东广州人,文学学士,教师,中二,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实际应用写作教学
乡镇基层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应用情况分析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