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创新

2020-07-23李想王娇

商情 2020年30期
关键词:学生社团乡村振兴

李想 王娇

【摘要】2005年1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明确界定了高校学生社团的地位和作用。高校学生社团作为繁荣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有效载体,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服务的主要阵地,为大学生提供多样的、自由的发展环境,学生在社团组织和活动中可以充分地展示和锻炼自己,增强自我认同感,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学第二课堂”。按照国家规划提出的精准扶贫的重要导向,提高农民就业质量作为乡村振兴的主要目标任务,大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奋发有为、沉得下、留得住、用得上农村青年创业群体,促进农村青年成长成才,是精准扶贫的根本性指向性目标,扶贫先扶智,本文以湖北师范大学“农村青年扶智平台项目”为例,论证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如何创新。

【关键词】乡村振兴  学生社团  农村青年扶智平台

一、乡村振兴与高校学生社团概述

(一)乡村振兴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城乡发展呈现出结构性失衡,“断裂社会”已经成了新的扩大化的城乡差距代名词。党的十八大后,政府开始由城镇着眼于农村,把乡村振兴战略提上日程,并提出了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乡村振兴的蓝图完成了由政策设计到政策实践的实质性转变。但由于城市化进程和市场化改革,大部分人才流向城区,导致乡村振兴主体面临着结构性的人才失衡瓶颈,但我国农村的人口红利并没有消失,大量经受过城市人力资本培训的农村青年,他们积累了一定的职业经验和社会关系网络,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人才潜力,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会在农村全面释放新的人口红利。

(二)高校学生社团

得益于当前科技的创新,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文明高度提升的同时,对创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创新的本质在于人才,高等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一环,对于激发学生创造创新也提供了一个平台,而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我管理的展现平台,是高校培育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工作台,是除了“第一课堂”之外在培养外向型人才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角色的“第二课堂”,更是大学生开拓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高校提供的学生社团这一创业实践平台,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中扮演着组织者、管理者、领导者等各种角色,积累创业实践经验,甚至可以走向社会的大舞台,从事相关创业实践经营活动,这都为大学生未来的就业、创业、创新提供了良好的锻炼平台。学生社团覆盖学术、艺术、娱乐社会等各个领域,且创建方式较为灵活,同时蕴含着无穷的德育资源和发展机会,学生在其中经过系列实践锻炼,本着社团行动与反思的本质属性,在发展人际关系的同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扶志”“扶智”的“精准化”是高校育人的本质要求。一方面,大学生依托高校社团这一创业实践平台进行资源征集、设立项目,得到更好的锻炼和职业经验,其次,学生社团是非常好的平台,能有效促进高校精准化扶贫扶智。

二、乡村振兴下农村青年的“缺席”与“回归”

农村青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参与乡村振兴是农村青年的应有责任和历史使命,但现实情况是,我国农村青年在参与乡村振兴进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实践缺席和话语权缺席的问题,这种“缺席”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导致我国乡村产业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对农村青年的潜在创造动力挖掘不足。乡村振兴进程的不断推进,使我们回归到农村青年的“缺席”与“回归”问题的研究,重新思考农村与青年的关系,赋予农村青年的“缺席”与“回归”问题新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农村青年的“缺席”与“回归”问题也成了进一步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面对农村青年缺席乡村振兴的这一现实困境,高校作为人才输送的重要平台,如何做好农村青年回归工作,如何在高校社团建立农村青年扶智平台项目,让农村青年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其关键作用,将农村青年的正向角色在乡村振兴中进程中进行落实,是我们目前应该思考的问题。乡村振兴,应以改善国家级贫困地区教育发展、人才培养的不利局面为问题导向,创建了农村青年教育的“扶智”平台,来促进教育公平,真正做到“扶贫必先扶智”  。

(一)农村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缺席”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城镇化率以及城镇常住人口不断上升,大量农村青年大幅度流向城市以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导致整个农村人才呈现出单向外流的趋势。这种大幅度不对等的人才流动现状,使城市和农村在人口和人才方面的对接出现断裂,同时,受传统思想影响,大部分农村青年认为农村发展前景不好,教育发展和教育环境相对滞后,对涉农行业存在排斥心理,这种认知偏差影响着大多数农村青年,这使得乡村人才外流和缺失变得越来越严重,很多农村甚至出现人才“饥荒”现象:妇孺老人成了支撑农村人口数据的主力军,农村有效劳动力缺乏,农村青年人员比例偏低,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青年总体上呈现出数量不足的态势,这种持续性的农村青年人才流失,导致农村出现人才荒芜的现象。同时,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当前滞留在农村的青年整体受教育程度偏低,综合素质不高,总体能力不足,难以适应乡村振兴政策下农村对于各类劳动力和人才的总体要求, 这种农村青年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的人才“缺席”,制约着乡村振兴的发展。

(二)农村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回归”

城市与农村间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城市和农村的人才发展环境和状况也不尽相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要实现农村现代化和真正的乡村振兴,需要真正做到由原来的“城市反哺农村”的政治机制转变为“农村青年反哺老年”的文化反哺机制。乡村人才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人才需求,以及对于人才的需求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对于农村青年人才的诉求,更显得极为迫切,乡村人才要振兴,改变农村和城市之间人才单向流动的不可循环现状成为了首要任务,重点围绕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人员、社会贤达等群体,带有一定的指向性与方向性,想方设法将人才 “引回来”,实现 “人才回流”。做好农村青年的“回归工作”,把发挥农村青年作用作为乡村人才振兴的关键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着力点,改变农村青年“缺席”现状。

(三)扶贫先扶智

教育均衡问题一直是受到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城乡教育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在教育环境和教育发展各方面,都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要注重将扶志和扶智相结合,并且指出扶智是脱贫关键也是脱贫重点。“家贫子读书,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解决乡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差距不可能一蹴而就,但通过结合实际情况和政策,了解乡村教育发展落后现状和原因,加强对落后地区的教育扶贫,助力精准扶贫,可以减少由教育鸿沟所带来的发展不平衡,阻断由教育带来的贫困自循环,在创新创业背景下,结合扶贫先扶智这一现实状况,学生社团作为教育学生效果最好的第二课堂,涵盖领域广泛,活动丰富,组织管理规范,可以作为促进农村青年教育的有效平台。高校学生社团应如何就扶贫问题,实现农村人才回流,以及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实现农村青年从“外部输血”向 “内部造血”的转化,将农村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正向角色作用得以发挥,关注农村青年的价值和作用,做好农村青年扶智平台,是未来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进程的一个必然选择和可能路径。

三、农村青年扶智平台项目

农村青年扶智平台以解决国家及贫困地区人才培养问题为总目标,充分发挥国家战略支持优势、高知人才聚集优势、市场竞争空白优势和管理模式优势,专注乡缘、业缘和学缘资源开发作为利润主体,利用“互联网+”模式将项目经营推广到更多的贫困地区。该项目作为大学社团的公益学生组织,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已经成为覆盖高一到大四毕业的学生助力平台,并且总结出了“高考指导+企业实践”的教育培养体系和“人才回流+学生实习”的员工转化机制,形成了支持、帮扶、对接、反哺这种独特的农村青年扶持模式,为有力助推脱贫攻堅战略的实施,平台要鼓励乡缘校友积极投身于建设家乡的事业中来,对农村青年扶智平台的各项活动要积极投资;同时平台要构建业缘、学缘和乡缘的关系网,建设乡邑和校友的沟通平台,由此扩充人脉,不断吸引大学生、乡缘校友等加入,以便为平台带来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提供人才支撑,带动一批当地企业发展和人员就业;同时要创新业务模式,开展系列素质服务,积极发挥技术和人才优势,从高考考务、素质养成、学生实习以及城市服务四个方面,进行业务创新服务,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教育扶贫相结合, 积极探索“扶困”与“扶智”、“扶志”相融合的育人实践。

四、结语

乡村振兴政策背景下,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创新,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方可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丰富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创新创业实践经验。因此,高校学生社团相关人员应当围绕如何更有效在乡村振兴政策背景下创新高校学生社团活动与农村青年扶贫进行探索研究,提高对高校学生社团与这一农村青年扶智平台内涵特征的有效认识,加强对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学生社团对农村青年扶贫活动面临机遇和挑战的全面分析,提高高校学生社团成员的素养,加强思想引领,依托新政策完善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机制,借助乡村振兴提高高校学生社团对农村青年扶贫活动影响力等,积极促进乡村振兴环境下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有序开展,为农村青年扶贫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简介:李想,男,博士研究生学历,湖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王娇,女,湖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学生社团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当前医学类院校学生社团发展中的难题及对策
浅谈新形势下学生社团管理模式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良性发展的几点认识
新媒体在高职艺术类社团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学生社团组织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