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如何有效开展

2020-07-23李继兰

学周刊 2020年23期

李继兰

摘 要:我国灿烂的中华文明,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传承,而小学语文学科的古诗文教学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从教学的实践当中有效地开展创新式的古诗文教学,而且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热爱古诗文的积极的思想和态度。小学生学习古诗文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而且能够学习并且吸收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内涵。因此,加强古诗文教学,创新开展古诗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加以重视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学习;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3-007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3.039

在小学语文的学科教学活动中,古诗文的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下,部分教师对古诗文教学思想上重视度不够,认为古诗文的教学,只是让学生学会几首古诗或者是达到默写的程度,对于古诗文本身所承载的文化力量理解不清楚,因而只是在教学中简单地进行翻译,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不仅没有让优秀的文化得到传承,而且枯燥的背诵可能还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如果还是采用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教学,则不会让学生产生对古诗文学习的热爱。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优化和深入,以学生主动性和实践性为主的教学目标成了素质教育中的重点。所以在古诗文教学这个领域需要进行改革,而且要进行持续不断的有效的改革活动。如何提高学生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的理解、阅读以及朗诵的能力,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但现阶段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要认识问题,并且要努力地去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让我们的古诗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大亮点,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爱古诗文,通过古诗文了解古人的生活背景,潜移默化地受到古代文明的熏陶,从而让我国的传统文明得以不断地发扬光大。在教学中,我也进行了很多的尝试,总结出来古诗文教学的几点经验。

一、让学生通过古诗文的学习自觉联系当下的生活背景,从而增强对古诗文学习的感受

由于古诗文创作的时代距离我们的生活已经很远,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一大难点,就是对古诗文所创设的历史背景缺乏直观的体会。为了改变这一点,为了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增强直观的体验。在头脑中有丰富的联想,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画面感,教师需要采取一些直观的方式,让学生联系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去辅助对古诗文所创设背景的想象。

虽然古人的生活方式与我们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一些自然景物、一些基本的生活器具的作用等是不变的,也就是说,生活的本质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人们的基本需求也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只是满足这些需求的方式已经有了很多的变革。所以,要让学生抓住这些本质,并且能够体验到古诗文创作中给我们展现出来的古人生活的魅力。

当然,教师可以有很多的方式辅助学生联想,让他们头脑中形成一定的表象。这样,他们对古诗文的记忆才会更加深刻,以后回想的时候也会有更多的线索。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参照古代所传承下来的书籍画作等,我们对古人的生活背景等有了非常详细而充分的了解。当我们把这些碎片结合在一起时,也便对古人的生活有了更多的认识,所以把这些内容以适当的方式与教学的内容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去理解去分析和掌握,这样才可以显著地提升古诗文教学的效果。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平时要善于收集整理相关的素材,特别是一些非常严谨的纪录片,影视作品都可以作为我们进行古诗文教学的语句,把其中的片断截取出来,让学生仔细观察,从而注意一些细节,这些都有助于他们对古诗文中一些个别词句的理解和记忆。所以对古诗文的学习资料要善于整合,要不断地丰富相关的教育教学资源,以适当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达到我们教育教学的目标。

二、善于创设古诗文学习的意境,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在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打造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学习古诗文有更多直观的体验,并且在这样的意境当中,学生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相关的生活的经历等,都可能得到激活,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去理解感受古诗文所创设出来的意境。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意境的创设,并且能够综合多种有效的手段来进行意境的打造和创设活动。

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作品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媒体素材进行意境的创设,并且也要综合考虑我们能够用到的资源根据资源的特点来进行意境的打造。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多媒体辅助教学,给我们实际的教学活动带来了更多的選择,也推动了教学改革不断地向前发展。所以,小学语文的古诗文教学,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辅助功能,创设更加丰富的意境。与其他的教学辅助手段相比较,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很多的便捷性,所以虽然不断地有新的技术涌现出来,但是信息多媒体技术应该成为教师持续不断学习的一个工作的手段和工具,让多媒体信息技术为教师的实际教学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图片、视频、声音这些多媒体的资源都可以通过电脑幻灯片等进行呈现,所以这样一种意境的创设通过多种感官的作用,让学生对古诗文学习中,一些难点和重点的内容,有了更加直观的体会。古人的用词造句是非常简练浓缩的,而且很多的表达习惯与我们现在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学习中学生容易混淆,因此我们采用直观的意境创设的方式,就可以打破这种抽象的阻碍,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冲击学生的理解力,达到更强的学习的效果。除了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外,教师自身的语言活动也在意境创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善于运用语言用饱含感情的专注的语言去影响学生,再辅助以多媒体技术,这样的直观教学手段提供的信息和影响力会更加丰富。

三、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采取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古诗文学习的兴趣

由于古诗文的用词造句比较简练浓缩,所以学生有的时候理解起来,的确存在困难,但是入选到我们教材中的古诗文,其实从难度方面来说已经很好地照顾到了学生的认知和年龄特点。不过,古诗文自身抽象、晦涩难懂,也给学生学习古诗文以及产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小学生处于身心快速发展且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在进行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以更加直观的方式,促进学生的理解,从而降低学生在学习古诗文中的难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提升學生的兴趣,关注到影响兴趣的各种因素。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适当降低学生初学古诗文的难度,增强学习过程中的直观性,而且要通过评价方式的改革,让学生得到更多的鼓励,让他们主动学习古诗文的行为得到更多的赞扬。

另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形成古诗文学习兴趣小组,让大家通过给古诗文配画以及分享自己最近学习古诗文的感受等方式,让他们把古诗文学习的热情散播开来,影响到越来越多的学生。保持兴趣和创设兴趣一样,都需要教师采用创新的手段和刺激的方法,从而让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当然,对于学生学习古诗文而言,如果他们能够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体验中,对古诗文的学习有更多的价值感和意义感,这会更强地促进他们的兴趣。

例如,可以让学生收看一些非常精彩的综艺节目,这些综艺节目可以是有关古诗词学习的,可以让学生通过节目感受到古诗词的优美意蕴,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这样不但可以提高他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还能增强他们的爱国热情。学生从古诗词的学习中得到了很多的满足感,并且通过古诗词的学习结交了很多的朋友。因此,这些都能够给学生更多的激励,也让他们在这些节目的推动下,主动去进行古诗文的学习。

四、小学语文教师改革评价的方法,促进学生古诗文的学习

教学评价的内容、教学评价的目标和方式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重视并加强古诗文的教学在于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并且拓展古诗文学习的范围和深度。在我们的教材中,古诗文的内容只是其中的很小的一部分,但是我们学习的传统文化,是一个需要进行广泛阅读和涉猎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习惯。在以往的教学中,由教师发起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也导致了学生学习的被动。为了促进学生古诗文学习的主动性,教师需要用改革评价的方式,增加评价的主体。例如,让学生自评,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这些都可以很好地调动他们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因此,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让学生的活力增强了,让他们彼此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和互动,也让他们的思考质疑精神得到了很多的鼓励。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持续不断地发挥作用,要给学生的自主评价行为一定的指导,并且要适当地进行总结和点评,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评价,让学生学会欣赏,学会鼓励,学会支持,让他们在古诗文的学习中,拓展自己的交际范围,也能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加强古诗文教学的改革活动,要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让古诗文的学习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满足感,要注意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创设古诗文学习的共同体,让学生可以相互影响,从而在古诗文的学习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和鼓励,得到更多分享的机会,让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只有把学生内在的活力激发出来,让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影响,促进他们对古诗文学习的热情,才能形成一种人人热爱古诗文,享受古诗文学习的氛围。

参考文献:

[1]崔瑞竹.如何挖掘小学语文中的美学教育素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

[2]杨志宏.创设教学情境优化古诗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

[3]李志玲.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0).

[4]吴谦红.浅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基本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