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资源及技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2020-07-23孙于斐

考试周刊 2020年61期
关键词:网络资源美术教学技术

摘 要: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科学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各种网络资源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对教育教学结构带来了极大冲击。以高中美术教学活动来说,顺应社会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遵照课程改革的任务要求转变教育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在此基础上,如何选择合适的网络资源、如何利用科学的技术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成为美术教师重点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资源;技术;高中;美术教学

隨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革新,网络作为一个承载了大量信息的高速传播媒介受到了社会大众的追捧,并以其在各领域体现出的实际应用意义得到了教育部门的关注,进而逐渐被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当中。对高中美术教学活动来说,教师希望通过这一过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美的创造能力以提高他们的艺术综合素养,而艺术知识的学习与讲授本身就带有一定的自主性色彩。因此,将网络资源与技术融入教学活动当中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十分重要,文章便对此展开了深入探讨。

一、 网络时代的高中美术课程任务目标

新的课程标准当中指出,对学生的教育应是多角度、系统的,以促进学生能力水平与素质素养的综合性提高为主要任务目标,培养其五育的全面发展。美术作为美育教学的支撑,其重要意义不容忽视。高中教师应遵循新课改的要求,注重授课的过程和方法,以满足学生需要、尊重学生特点为依托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其艺术素养,培养他们的创新创造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助力其全面发展。

二、 当前高中美术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与学校方面

一直以来,受传统刻板思维的影响,我国整体教育环境中“应试”观念比较严重。尤其是在高中这一与高考接轨的关键时期,“应试”教学思维的体现愈发明显,部分学校和教师过分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注重向其讲授基础文化知识,忽略了对其艺术素养的培育,因此对美术课程的投入力度不足,从根本上阻碍了学生的艺术水平提升。

与此同时,虽然一些学校已经开始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但师资力量匹配不足、教师素质良莠不齐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他们吸收并应用美术知识形成了制约。

(二)学生自身方面

对学生而言,他们原本就要面对繁重的课程任务,加之对艺术缺乏完善的认知,这便使得他们在学习美术知识时心有旁骛,无法将精力完全交付于美术课堂,弱化了学习效果。甚至,受自身成长环境与其他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发自内心的不喜欢美术知识,无法对该项学习活动提起兴趣,这使得教学进程无法有序推进,严重阻碍了他们自身能力的全面提高。

(三)家长方面

家长的决定和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模式和思想观念,然而,目前仍然有部分家长并不注重对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过于关心考试成绩,这极易造成家长不支持孩子学习美术、不为其提供足够的创作材料、阻止孩子接触艺术信息的情况出现。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在如此严苛的家庭教育环境中形成“美术知识无用,学习艺术浪费时间”的消极思维,不再主动投身于美术学习与艺术创作当中,使得艺术素养的教学目标无法达成。

三、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应用网络资源与技术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积极性

如前文所言,高中美术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源自学生学习热情不足,而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多样性可以有效解决这一兴趣缺乏的问题。对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搜索大量与课程相关的、具备艺术美感的图片或视频文件并加以整合,通过多媒体工具进行系统呈现,以此丰富学习内容,拓宽学生的眼界与视野。

在该条件下,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点和喜好有选择地、直观地观察并辨别不同素材当中所涵盖的美术信息并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这对于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大有帮助,可以促使他们愈发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中,主动探寻艺术之美。

以人教版《美术鉴赏》中第6课“中国传统雕塑”一课为例,教师在授课时便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一些有关于陵墓雕塑、宗教雕塑的图片,并通过视频动画全方位地呈现雕塑作品的美术细节,引领学生细致挖掘其艺术价值与美感,激发学生探究其他雕塑作品的艺术魅力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其审美能力。

(二)优化教学的过程

传统的美术教学多拘泥于对教材的分析,这种模式较为固定,在一定程度上僵化了教师的授课模式,而网络技术的引入可以打破这一僵局,从源头上优化教学过程。

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从传统的课堂带到计算机教室当中,利用互联网资源和计算机技术开发探究式或者体验式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机模拟绘画工具感受绘画的乐趣,提高自己的创新创造能力和抽象思维;再者,学生还可以根据教师给出的课题自行通过计算机搜索相关的艺术图片,直观感知美术作品的魅力所在。

以人教版《美术鉴赏》中第9课“中国民间美术”一课为例,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带到计算机房当中,让他们自行搜索关于民间艺术的作品,并引导其利用模拟绘画工具自行创作与之相关的动画作品。

(三)构建轻松的环境

在当前的社会各领域信息更迭快速的大背景下,互联网信息资源的更新换代速度也逐渐加快,这便使得教师与学生通过网络接触到的艺术素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新鲜。在新鲜感的作用下,加之网络资源本身的开放性与共享性,师生与美术艺术作品之间的距离逐渐被拉近,教师可以更轻松地推进教学工作,学生也可以更轻松地获得良性的情感体验,如此轻松的氛围对提高教学质量、加速学生艺术素养的形成大有裨益。

(四)强化教师的素质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的学习参照,高中生极易模仿其教师的行为模式与绘画风格进行学习和创作。而在依托网络资源与技术开展学习活动时,教师不仅扮演着“教育者”角色,还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着“学习者”的角色,他们也能够在搜集互联网信息资源、摸索使用计算机技术的同时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积累、发散自己的创新思维、强化自己的教学素质。进而,教师不但可以以高水平推进高效美术教学,还可以以榜样形象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艺术素养的形成。

四、 应用网络资源与技术的原则

(一)有限性原则

虽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及技术推进教学活动,但是,教师要知道,美术教学不可以完全脱离课堂和教材。对此,教师应遵循原有的教学规律,有所限制地利用网络信息作为辅助,在一定范围内选取有针对性的、有典型性的、凝练的信息资源和便捷的技术工具进行辅助教学。

(二)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是指教师在选取相关的信息资源和辅助技术工具时应充分考量高中生的心理特征与发展需要,结合学校现有的技术支撑和资金投入力度引入所需工具或材料,结合学生的实际素质水平制订课程计划,确保网络资源与技术的引进切实符合教学要求。

(三)系统性原则

所谓系统性原则,是要求教师在选择并应用相关的教学资源时应注意将不同的信息进行整合,以系统化的形式科学分配信息资源,使网络技术工具与资源的优越性在较为清晰的逻辑脉络中得以充分展现,以此优化教学活动。

五、 网络资源及技术的实际应用策略分析

(一)正确定位网络资源

为了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实际作用,教师首先要根据时代背景与课程要求筛选繁杂的信息,精准定位网络资源,将合适的素材应用在教学活动当中。其次,美术学习与艺术素养的塑造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也就是说,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发挥空间自主搜集相关学习素材,练习相关创作技能。对此,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科学的、具有实效性的资源与技术软件助力其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以人教版《美术鉴赏》中第12课“古希腊与古罗马美术”一课为例,教师就应该利用多媒体工具对比展示“古希腊”与“古罗马”的雕塑、建筑作品,引导学生自行对比分析其艺术色彩与人文情感差异。

(二)从学生角度出发选取素材

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无论是在哪一项教育活动当中,教师都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以网络为依托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在筛选信息资源、选择技术支持、确立授课模式、引导创作时都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他们的兴趣点为出发点、以他们的接受水平为衡量标准,促使他们展开更加深入的学习与探讨,激发其创作热情,为其艺术素养的塑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利用技术优势建立网络学习云平台

从技术角度来说,教师完全可以利用网络信息平台的共享性打造一个开放的学习云平台,以此打破师生交流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阻碍。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云平台上传学习资料,由学生自主下载并学习。与此同时,这种学习模式还可以为他们创造反复回顾视频课程的机会,相比于课堂授课模式更有利于巩固记忆。此外,学生也可以通过后台上传自己的创作作品,由教师进行远程实时评价与指导、及时纠正他们的创作误区并鼓励其二次创作,在反复的良性循环中帮助他们获得优秀的艺术素养。

以人教版《美术鉴赏》中第14课“文艺复兴美术”一课为例,教师便可以将意大利“三杰”的资料和不同画家的创作风格、不同作品的代表意义录制成“微课”视频上传到学习云平台上,为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课后巩固复习提供便捷通道。

(四)合理利用直播软件拓宽学生视野

艺术素养的形成离不开浓厚艺术氛围的熏陶。针对高中生资金与精力有限的特征,教师可以以手机直播的形式带领他们远程参观各种艺术展览,拓宽他们的视野,尽可能为其争取到更多的赏析艺术作品的机会,提高其审美情趣。

六、 结语

总而言之,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过于片面、枯燥,无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良好的艺术体验,对其艺术素养的形成与全面发展有所制约,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的社会人才培养需要。高中教师必须紧跟时代脚步转变思想观念,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丰富的信息资源完善自身的知识积累、素質素养与教学手段,大胆创建新型课堂,以丰富的资源打造开阔的学习空间、达成最优的人才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孙玲.网络资源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8(22):165.

[2]吴雄星.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融合实践探索[J].基础教育论坛,2019(20):55-57.

[3]张艳云.现代信息技术渗透于高中美术教学的新路径[J].美术教育研究,2019(14):114-115.

[4]彭洁.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升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A].教师教育论坛(第七辑)[C],2019:4.

[5]牛建斌.网络资源及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优势及运用方法[J].甘肃教育,2017(12):115.

作者简介:

孙于斐,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甘南州临潭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网络资源美术教学技术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谈网络资源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资源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运用
对等网络资源搜索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