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论语》整本书阅读的传统文化课程实施研究

2020-07-23曲朝霞

关键词:整本书论语君子

曲朝霞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2-004-1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我们的无形瑰宝。习近平同志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整本书阅读,作为更系统,更具层次性的阅读方式,能更有效的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深入学习、理解传统文化,而《论语》作为儒家经典,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我们选择以《论语》的整本书阅读为基础,将传统文化教学与整本书阅读进行有效的融合,引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的文化,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进而促使其自觉承担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

为了更好的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我们把整本书的阅读分为四个层次:

一、导读引领

在学生正式阅读《论语》之前,我们会进行一个导读的引领,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论语》的兴趣,为学生更主动积极的投入阅读做好铺垫。《论语》的导读,我们选择了更贴合学生年龄和兴趣的两个点:《论语中的君子之风》和《论语中的典故》。“君子人格”,是我们中国人普遍崇尚追求的精神品格,余秋雨先生认为,“君子之道之于中国,有如骑士精神之于欧洲,武士道之于日本”。教师通过对“君子”一词的解读,让学生将现代社会的君子与论语中的君子形象进行比较和重塑,理解君子一词背后应具备的品质与内涵;论语中的典故,涉及到了仁、义、礼、智、信的不同思想,在不同典故的讲述中,学生能初步理解孔子的思想追求。

二、疏通文义

在学生正式开始整本书阅读的第一阶段,我们着重于指导学生疏通文义。这一阶段的学习,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我们为学生选择了杨伯峻先生的《论语》版本,对照杨伯峻先生的解读,高一的学生,可以做到初步的文义的疏通。当然,作为整本书的阅读,《论语》相对比较晦涩难以理解,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所以,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教师要通过阅读任务单对阅读计划进行制定,同时利用基础知识的点拨总结,来督促与鼓励学生的阅读。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因为《论语》是文言文,就把它等同于必修阶段的古文去阅读,去过分强调文言字词,强化文言基础知识训练。正如钱穆先生说,“意谓解《论语》,难在义蕴,不在文字。”让学生了解孔子的思想,是疏通文义的目的。

三、专题探究

专题探究,是我们将整本书阅读与传统文化的学习相结合的重要阶段。为了更好的贴近高中生的心理,我们将《论语》分为“学习”“人际交往”“修身”“治国”“礼乐”五个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大专题,同时,因为《论语》中对“仁”“孝悌”“诚信”“君子”的阐述较多,又设置了这四个小专题供学生选择。这些专题中蕴含的思想,都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论语》中蕴含的“仁”、“义”、“礼”、“孝”、“信”等提高自身修养的道德准则,无论在哪个时代都适用,都是我们成为一个品德高尚人的必修课,对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时期的高中生来说更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对他们以后的为人处世和接人待物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

学生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可以参考老师建议的专题,也可以自主选择研究专题,每个学习小组要认领自己的学习任务,进行深入的阅读研究,完成各组的学习报告。

专题阅读,可以让学生在深入的阅读中,真正读出“滋味”,同时,因为整本书的连贯性,可以让学生对书中的文化、思想有更系统深刻的理解。

四、实践交流

实践交流,是我们将整本书阅读与传统文化教学的成果进行二次提升总结的重要途径。实践交流有很多灵活的方式:课前演讲,读书交流,话剧表演、辩论赛等,都是学生在阅读后进行实践交流的途径。“和孔子学习交友的智慧”“为子路画个像”“何為‘仁”……通过精心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交流,同学之间展开广泛的交流和讨论,由教师对各类实践活动进行正确的引导,能让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中,对《论语》中的文化有更丰富、全面的理解。

同时,实践交流可以更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兴趣,兴趣一旦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就逐渐养成了,学生的后续学习也就有了强大的内驱力。

当然,《论语》的整本书阅读要做到精读与泛读相结合。例如《八佾》过多强调了礼制的标准和规格和对这些礼制的维护,这当中的一些内容是需要批评与摒弃的,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删减。

习总书记说:“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

《论语》作为整本书阅读的内容,无论在内容的广度上还是思维的深度上,都要远远超过单篇文章。相对于单篇的文章,或是单纯的传统文化的介绍,学生可以更全面深入的吸收文化、道德和思想的精华部分,见贤思齐,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道德修养和思想修养,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最终成为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的传承者。

[参考文献]

[1]余秋雨.君子之道[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

[2]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业务教材编委会组织编写.外文图书发行基本知识[M].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1986.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第三中学,山东 烟台 264000)

猜你喜欢

整本书论语君子
《论语》整本书阅读
统编教材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以四年级《夏洛的网》阅读指导为例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君子无所争
国风·卫风·淇奥
有君子之道四焉
孔夫子关于“君子”究竟说了些什么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