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活化教学对于小学数学的影响
2020-07-23李晶红
摘 要:自我国实施新课改后,全国各地教育机构纷纷掀起教育改革浪潮,尤其是数学科目更为各阶段教师所重点关注的对象。作为一门知识联系生活的学科,数学必须由生活经验丰富的教师所传授,唯有耳濡目染方能有所成就,亲近生活、感悟自然,才能够从生活当中发现数学知识的奥妙所在。因此,小学教学阶段的老师为确保学生能够充分了解数学知识,便需要在日常教学课堂上充分联系生活,并且将生活中涵盖到的方方面面的数学内容倾囊相授,令学生感悟到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的概念。不仅如此,数学问题的产生通常与生活实际相关联,将常态化数学难题转换为生活化日常问题,相信更多的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从而在茫然的知识探索之路坚定方向。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联系生活
针对任何一门学科而言,其所蕴藏的知识都是魅力无限的,留待着有志之士进行深入的挖掘。唯有在不断的探索中锐意进取,方能够逐渐促进智力的提高。同传统的教育课程标准不同的是新课标要求日常的教学活动需要改善教学方案、创新教学模式,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并在不断的总结归纳中对生活中光怪陆离的现象做出解释说明。作为孩子们人生道路的领航者,教师肩膀的担子十分沉重,为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需要极力开展抽象观念教学,将日常生活中学生在意的方面进行整理,并将整理结果付诸实践,在多样化教学中收获成功。
一、 何为生活数学化
由于尚未对生活数学化做出明确的定义,因此无法考究其具体的科学含义,但是社会上流传较广的有以下两种说法:其一,数学自生活而生,并为生活而活。所以,常态化的数学教学需要将数学内容和生活紧密关联,鼓励和引导学生转换逻辑思维,将数学知识在学习和生活中运用的游刃有余;其二,生活数学化即超脱日常生活,进入数学领域的范畴,并非与生活贴切相关。倘若将上述两种言论结合之后,便成为数学来源于生活,但并非数学的一切即和生活相互联系。换言之,二者相互杂糅却又相辅相成,生活实践的内容为数学知识的传授铺垫基础,而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反过来又服务于现代化社会,确保新时代人民能够在这样的服务中享受美好。所谓生活数学化即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丰富的数学知识教授与学生,确保学生能够运用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眼前的困境,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智力、思维尚未成熟,有待进一步开发,所以生活数学化的教育模式可以进一步改善这一发展现状。
二、 深入剖析生活数学化教学方案
(一)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乐趣
作为灵长类的高级动物,人类的情感变化异常奇妙。而兴趣便是情感要素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因此,常态化数学教学模式中,兴趣类教学首当其冲,教师需要结合实际生活,为学生创办情节丰富、氛围独特的学习环境。通过这种另类的教学方式,学生们定能够从中受益良多,并且更加乐意接受数学、学习数学。举例来讲,教师在教授三年级学生们“跳绳比一比”一课时,为了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可以将各组成员的组成人数以及个人跳绳的次数进行一一陈述,并且同时提问学生上述分组中那一组的跳绳成绩最为优异?相信在提出这样的疑问后,学生们定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不同的答案。有的同学认为,计算出不同分组的跳绳次数之和即为最优,有的同学认为不同分组之间两两对比角逐最优。教师可以置身事外,不参与到学生们的讨论之中,相信通过他们的辩论后,定会决定出最为公平合理的解决方案,即根据各组跳绳个数进行平均计算,使他们在这种学习模式中体会到兴趣数学的内涵所在,以便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动最后,教师的总结和评价深入分析“平均法”的实际含义,确保学生在本次课堂中能够不留遗憾,充分体会到生活数学化的意义所在。
(二)缩短“教学距离”延长生活数学化范围
教师的作用并非单纯教授学生文化知识,更需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自觉积极地探索知识的真谛。虽然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发散、不易于理解,但是教师需要对生活中所蕴藏的数学知识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确保生活实际和数学知识紧密相关。举例来讲,教师在教授“时辰变换”一文时,由于时间的变换复杂难懂,教师可以联系到生活实际,将对时辰演变的研究变换成为生活时间,那么一切就会变得十分有趣,学生们也将容易接受。备课之时,教师需要对书本内容烂熟于心,不仅将数学知识从书本中摘出来融入实际生活,更需要举例生活印证数学。例如,教师根据近几年的日历内容,将不同年份、不同月份的天数一一罗列出来,以供学生从中总结出天数变换规律,即365天和366天的差距在哪里?为何相邻两年的天数不尽相同,为何一月、三月的天数与二月、四月的天数会有差别?未明确这一差距,教师可以编制顺口溜教导学生,即三十一天分布广,七个月份都占据,细数一年几月份,总之二月在不在里。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根据法定节假日使同学们牢记国家某些重要的日子,从而启迪思想、改变教育观念,从小培养他们爱国情操。
(三)巧妙融合生活与数学课堂
为进一步使学生们感受到生活和数学的关系密不可分,教师需要在日常的课堂准备中广泛收集生活素材,积极开展实践操作活动,进而确保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能够高效紧密的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转换能力。学习过程并非学生独自前行,教师从旁需要适度引导,使他们能够积极热情地面对未知的生活困难,并运用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妥善解决难题,提高自身对于数学价值的认知。任何情况下,教师都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即生活时政要闻与数学知识在同一时代不会互相排斥,反而微妙结合,摩擦出别样的火花。生活课堂与数学课堂的结合,保证了教学环境的不断更新,使得教学新鲜感持续加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授五年级数学知识“最小公倍数与最小公约数”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提出如下的问题以供学生带着疑问预习,4月份,小明相约父母去踏青,但是母亲每上两天班休息一天,父亲每上五天班休息兩天,小明只有周六周日有时间,试问三人哪天相约踏青最方便?由于涉及实际生活,各学生便不会感觉问题过于困难、无趣。
(四)科学运用数学生活化语言提高认知
著名数学家高斯曾言:“学习数学如同学习语文,只有语言掌握得当,后续学习方能一帆风顺”。由于某些数学内容较为抽象,因此教师怎样解决上述困难,使得学生更加直观面对数学知识,改变数学语言最为直截了当。从学生角度来看,数学的学习时间过长十分无趣、烦琐,但是细究来看其中却韵味十足,教师需要根据自身的生活和教学经验将文字艺术充分展示,确保学生能够听懂、学会数学语言。举例来讲,在教授六年级数学“圆柱的三视图”一课时,为了使同学们更加直观的认识圆柱,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圆柱模型,通过直观地面对和触摸,学生定会对圆柱的知识充分加深,例如,有些学生说:“圆柱就像家里的柱子,远距离观看呈长方形”,有些学生说:“圆柱模型上边和下边是个圆形图案”。根据学生的不同反应,教师可以总结数学语言,圆柱由两个圆面和一个曲面组合而成,不同角度的观察,视图也不尽相同。相信在这样的帮助下,学生的直观感受定会异常深刻。
(五)教材为引,生活为例
作为教师授课的路标,教材的作用不言而喻。在进行备课之余,课程设计的重点需要围绕学生日常所能够经历的生活开展,例如书本中某些抽象难懂的知识,教师需要列举生活实例进行解释说明,确保学生能够快速有效地接受,不至于丧失基本的信心。作为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数学存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以生活为例不仅对于学生来讲十分熟悉,而且乐趣十足令人产生无尽的遐想。在教授学生二年级数学知识“不同的角”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前告知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不同的“角”,例如三角、直角等,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将生活中造型独特的角展示出来,通过图片辨认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进来,表述自身对于图形的认识,最后在课堂结束之余,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下搜集形状特色鲜明的角带进课堂分享,通过广泛的参与,学生们定会从数学和教材中找寻出数学知识的真谛。
(六)广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难题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虽然享誉国内外,但是他的成功是建立在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之上。同理来讲,学生在学会了相关的数学知识后却无法运用到实践中,那么数学语言的重要性便会无法得到体现,这样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讲是事倍功半的,不久之后学生便会失去学习乐趣,进而降低教师的授课效率,由此来看,教师不仅需要在课后布置相关作业,更需要结合实际进行常态化练习。在教授三年级数学知识“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时,由于复杂多变的数字和单位转换,学生极易引起浮躁心理,为此教师可以列举家里的地板,令学生放学回家后亲手测量长和宽的距离,从而计算出自家地板的周长、面积。由于解决问题的方向改变,导致了数学计算的繁杂无味逐渐妙趣横生,进而逐步增强对于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
三、 结语
綜上所述,数学知识充斥在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来源于生活更服务于生活。各地区教育机构需要严格按照新课改的内容要求,将现代化小学数学知识同实际生活相互联系,使得学生能够运用数学语言解决生活困难。不仅如此,教师更重要的责任是将书本内容中复杂难懂的理论知识转换为浅显易理解的生活内容,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学生们才能够更加快速有效的营造出学习热情,并在生活课堂与教学课堂中明确数学知识的内涵和适用范围,确保课堂与生活的“教学距离”被不断缩减。相信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们定能够明确学习数学的方向,提高对于数学语言的认知,为今后学习更加复杂困难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素娥.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7(8):38-39.
[2]林玉娜.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8,4(6):248-249.
[3]伍建军.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16):256-257.
作者简介:
李晶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新疆布尔津县神湖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