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2020-07-23张齐
摘 要:新课标的推行赋予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新的意义,使课堂教学任务不再是简单的朗读与背诵。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和方法也在悄然转变。由原先的以教师为主,转变成以学生为主;由原先的要求学生被动学习转变成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由原先的一块黑板、一根粉笔、一本教材的辅助教学工具转变成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的多元化辅助教学工具。高中语文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创建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进而切实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将教师、学生以及知识点有效结合起来的纽带,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促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得较大程度上的发展。语文是高中教学体系的重要学科,其中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多,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积累、理解感悟、整理记忆与灵活运用。因此教师要运用符合新课标理念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 高中语文有效教学之导学案教学
凡事预则立,如果学生能够在课前展开有效的预习,那么他们在课堂学习中的思维将更加活跃,学习效率也会更高。导学案教学,就是教师在课前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方案,促使学生围绕学习方案展开课前自学,进而促使学生在有效预习的基础上展开课堂学习活动。导学案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更具针对性与计划性,学生会展开自主思考、探索与总结,他们的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会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相应导学案,从而促使学生经历知识的自主构建过程。
例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导学案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字典或者教辅资料学习“桀骜、渍、绯、喋、菲、菲薄、喋血、造化”等基本字词;教师还要详细呈现文章的写作背景,包括1926年的大沽口事件和三一八惨案;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具体问题的方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具体可以是全文主要写了哪几类人,作者对其感情态度有什么不同?文中引用陶渊明的诗有什么用意?等。学生要结合导学案内容做出一定的学习笔记、解释字词、分析问题,并将自主预习中的问题加以整理总结等。
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分享他们课前预习中构建到的知识点,学生可以分享他们对字词所做的解释,可以分享他们对某一问题做出的分析与解答等。然后教师则结合学生的具体预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补充和引导。必要时,教师可以出示一定的练习题目,做好讲练结合,以此来督促学生加强课前预习,并促使学生以较好的状态展开课堂学习活动。
二、 高中語文有效教学之小组合作
21世纪是合作共赢的时代,学生只有形成了一定的团结合作意识和能力,才能成长为符合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合格人才。小组合作模式下,学生会围绕具体的学习内容展开分享交流,他们的思维表达能力、倾听能力、交流能力以及合作互助意识均能得到有效培养。而且学生还会集思广益,共同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因此,教师可以将小组合作有效地运用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教材文本内容的分析理解展开合作交流。如《小狗包弟》,这是一篇叙事性的散文,教师可以列出一个表格,促使学生围绕教材文本内容标注出事件发生的引子、开端、发展、结局、尾声,然后促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他们对内容段落的划分理解。教师还可以促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并总结“包弟”在和我们一家人共同生活中发生的趣事以及作者着重描写趣事的用意。每一个学生都要作出自主总结,包括包弟的怕生识趣、客厅作揖、痴情守候等等。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具体的练习题目展开合作交流。如语文科目中词语运用的练习题目,这类题目考核学生对词汇情感色彩以及具体意义的理解和运用,典型题目类型是选择出加点词语运用正确(错误)的一项,然后会有四个选项。小组学生要做出自主分析和判断,然后互相分享交流每一个词语的具体含义,进而选择出适合题目要求的答案。还有诗歌鉴赏类的阅读题目,其中会有对诗歌语句赏析,或者有对诗歌中重点字词赏析的题目,教师都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合作交流。通过互动,学生的思维会更加开阔,记忆会更加深刻,学习能力也会得到有效提升。
三、 高中语文有效教学之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就是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展开写作,促使学生将阅读中学习到的语言表达技巧加以灵活运用,促使学生将阅读中产生的思维感受运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进而在加深理解感悟的同时形成一定的书面写作能力。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认知能力,阅读内容中的语言文字和思想情感会促使学生产生不同的情感感受。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展开随文微习作,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仿写。学生从小学时期就会展开简单语句的仿写和段落的仿写,因此高中生对于仿写是非常熟悉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整篇文本内容的语言特点或者写作方法展开仿写。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雨巷》这一诗歌展开仿写,学生可以引用诗歌的前两句话“撑着油纸伞,……我希望逢着一个玫瑰一样笑容甜美的姑娘。……”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荷塘月色》这一散文展开仿写,这篇散文中包含着淡淡的忧愁,学生同样可以借助相关的景物,表达出淡淡的忧伤“这几天事情很多,总是静不下心来,……”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文本内容的精彩之处展开随文微习作。如《哈姆莱特》,这篇小说中的独白非常精彩,展示了莎士比亚精湛的语言艺术,尤其是描述哈姆莱特复仇过程中痛苦心灵的独白:“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着运用深沉含蓄的语言描写他们成绩不理想时的内心独白,从而促使学生在写作的同时对自己的心灵进行一次透视。
再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缩写。缩写就是对原有的文本内容进行高度概括,将原有的长篇大论通过简洁的语言描述出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篇幅较长的小说内容展开缩写,具体可以是节选自施耐庵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节选的内容比较长,详细描述了林冲由委曲求全到走向反抗的整个过程。学生可以展开缩写,可以对小说内容中每一个段落的主要意思展开缩写,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整篇小说内容展开缩写。学生可以一遍遍地缩写,一次次地删减修饰性的语句和段落,直到留下最终的主要内容为止。
四、 高中语文有效教学之巧设疑问
学贵在思,而思起源于疑,尽管是具备一定学习能力的高中生,他们依然需要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深入思考与探究。问题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古已有之,然而并不是每一个问题都能促使学生展开深入思考。因此教师要在课前注重问题设计,要通过有效的问题来锻炼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以及理解分析能力。
首先,教师要结合文本内容的关键点设计问题。文本内容的关键点就是主要内容,如果学生能够对文本主旨的相关问题分析清楚,那么就说明学生已经深入理解了整篇文本。以《拿来主义》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大宅子”实指什么?对待文化遗传,文章一共列举了几种态度?文中是怎样说里的?拿来主义者是怎样挑选文化遗传的?文中是怎样说理的?”等。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学生能够意识到大宅子实指文化遗产,继承大宅子实际就是继承文化遗产,然后依次通过对多个问题的作答,学生就能深入理解整篇文本内容。
其次,教师要结合文本内容的空白处设计问题。文章内容的空白处就是作者没有用明确的语言文字表达,但是联系上下文可以感知到的思想内容。如《记念刘和珍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等。
再次,教师要设计启发性的问题,促使学生对基本知识点展开灵活运用。如字词的运用,当学生理解清楚“不亦乐乎”的具体含义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小兰的母亲病了,家务事都落在她一个人身上,整天忙得不亦乐乎”这句话中“不亦乐乎”的运用是否正确。通过具体分析,学生会进一步理解“不亦乐乎”这一词汇的感情色彩,进而学生就会对这一词语展开灵活运用。类似的还有文言文中字词的理解和运用等,教师可以直观呈现多个语句,然后促使学生学习同一个字词的不同用法,进而促使学生在对比分析中加强理解记忆。
五、 高中语文有效教学之整理反思
语文学科中的知识点非常散,其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以分析、对比、记忆与整理。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具体的学习内容展开整理反思,从而促使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加以系统构建,进而促使学生构建系统化的知识网络。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语文学科中的基本字词知识展开整理反思。如词语习题练习中经常出现的情感色彩误用,搭配不当,近义词误用等展开整理归纳。学生可以整理出常见的褒义词和贬义词,整理出容易混淆的近义词,并且与具体的例句相结合。具体可以是环境污染的威胁不亚于第三次世界大战,这绝不可视同儿戏。显然视同儿戏的运用是不恰当的,应为等闲视之。学生要将这类知识整理到一个专门的练习本上,从而加强对比、理解与记忆。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阅读分析题目展开整理反思。高中现代文的阅读中,学生可以将常见的阅读理解题目加以整理归纳,并对每一个题目考核的基本知识点展开分析整理,从而能够游刃有余地解答每一个问题。常见的问题有文中某语句或段落有什么作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有哪些,其作用有哪些等?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等等。每一类问题都有相应的作答方法,以文中某段落有什么作用这一问题为例,如果该段落是在文章開头,那么相应的作用就有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等等之类的;如果该段落是在文章的中间部分,那么相应的作用就有承上启下,详略结合之类的等;如果该段落是在文章的结尾,那么相应的作用就有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等等。
六、 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教师要结合新课标理念,运用导学案教学、小组合作、读写互动、巧设疑问以及整理反思等不同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在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牛广厚.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探索[J].课外语文,2018(3).
[2]廖谢芳.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高中语文课堂拓展教学初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8).
作者简介:
张齐,辽宁省沈阳市,辽宁省沈阳市第三十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