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民俗文化传承的实践困境省思
2020-07-23张帆孙宽宁
张帆 孙宽宁
摘 要 当前的学校民俗文化传承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仍存在着目标宏大功利、形式多元零散、成效精神匮乏等现实困境。这些困境主要是由于对民俗文化的本质属性和学校民俗文化传承价值定位的误解所导致。破解民俗教育的实践困境应注重引导师生的观念认同,强化民俗教育内容的体系建构,并切实将民俗融入学生的现实生活。
关键词 学校教育 民俗文化 文化传承
民俗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受社会转型和城镇化进程的冲击,我國传统民俗文化正在不断被消解[1],国家和社会也普遍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被社会各界所重视。当前存在诸多的传承方式,其中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社会有机体,以其集中性、高效性及专业性的优势成为民俗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当前实践中,许多学校在传承民俗文化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和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促进了民俗的传承,但是由于观念和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在传承和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境。对于这些实践困境的思考和探讨,有助于学校民俗文化的有效传承,更好地实现育人价值。
一、学校民俗文化传承的实践困境
学校民俗文化传承,是在学校场域内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其设计、实施与评价都应遵循学校教育的本质规定性——育人。一旦偏离教育的本质,也就失去了其内在价值,实践中也会出现种种困境。
1.目标:宏大叙事背景下的功利追求
学校教育肩负着培育社会新人的重要职责,在学校场域中传承民俗文化也应以此为根本的出发点,注重挖掘民俗文化中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以达到育人的目的。当前中小学都进行了积极的摸索和尝试,大致目标有:透过外在文化事项感受民族精神价值,发扬民族传统[2];引导学生领悟民俗,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3];促进传统艺术发展,提升民族自豪感等。这些目标都比较直观地反映出学校确实在响应国家和地区的号召投身于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但是,上述三个目标虽然在表述上各不相同,分别指向不同类型的教育活动,关注的重点也各不相同,但都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表述上笼统模糊、宏大、空洞,缺少对教学实践和活动组织的现实关照,如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这些目标很难直观地体现在个体的生活和行动中,难以考核和评判,所以很难落实下去。此外,之所以比较“空”,是因为学校管理者开展民俗文化传承的有关活动并不是因为看到民俗文化所蕴含的教育价值,而是在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法规和政策等硬性的外部力量推动下策划开展,无从顾及是否达到了育人的目标。从功利的角度讲,学校有了自身的办学特色。而这种为了特色而特色的做法,是对学校特色的误解、学校生态的破坏,这种功利追求也易使学校民俗传承走向形式化。
2.样态:多元形式创设下的零散随意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教育资源,专家、学者和教师对其进行了全面的开发和利用:有语文、历史等学科,有书法、诵读等课堂,还有专门组织的研学等特色活动;以及学校中的民俗小组。如此多的形式确实丰富了学校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但因学校缺少整体的统筹规划,各形式之间缺少配合和呼应,内容之间缺少内在的逻辑关联。就民俗本身来讲,学校民俗文化传承实践中所蕴含的这些点式的内容,本身是不完整、不成体系的。与之相对的,学生学习的内容也是零散的,这些内容或丰富知识或是习得技能,局限于学生知情意行的某一个方面,知识和体验之间并没有建立联系。这也就导致学生虽然学了很多民俗的内容,但是这些内容并不能形成一个影响学生整体的结构。学生很难将这些散碎的内容融入到个人的观念中,并体现在行为中。所以从整体上讲这样的民俗文化传承不仅人为割裂了民俗内容本身的完整性,还割裂了学生对民俗的整体感知。当前这种零散的民俗内容组合和随意的教学实施,是很难实现民俗的有效传承的。
3.成效:丰富作品掩盖下的精神匮乏
民俗作为一种生活文化,随着时代背景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其外在形式也会随之改变,但民俗中所蕴含的有关精神信仰、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深层的文化内涵,则会随着世代相传不断积淀,并根据时代的变迁不断变化,历久弥新,体现着民俗文化鲜活的生命力,而这些凝聚着民族灵魂和气魄的内容才是被传承的核心。当前,学校民俗活动多是重视传统技法的教授,关注学生外显的物质作品,传承过程中缺少对民俗精神内涵的深入挖掘和有效引导。在调研过程中走进一些有民俗特色的学校时,校园随处可见学生做的民俗物品。老师在介绍时引以为豪,彰显特色的也是这些作品。但当我们与学生交流为什么来学习这些民俗、民俗有什么寓意等更深的精神内涵时,学生就无从说起。在访谈老师和民间艺人时,老师也透露出对民俗技艺和学生作品的重视,学校外聘的民俗艺人也表示在教授时多侧重自己擅长的技法操作,精神内涵及文化韵味的东西很少涉及。从整体上对精神、文化等深层次的内容挖掘不够。鉴于此,学生只是简单了解了民俗的知识和制作流程,对民俗的寓意、内涵以及所表达的情感知之甚少,所以操作次数再多也只是机械的重复,学生很难从中获得个人的意义感和价值。所以一旦离开课堂的环境,学生很难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看似“繁花似锦”的民俗教育活动,背后充斥着模式化单调和乏味,丰富的外在形式难掩其精神的空虚和文化的缺失。
二、学校民俗文化传承的困境根源剖析
有关学校民俗文化传承,人们往往把焦点放在“传承”上,忽略了其作为一项教育活动的本质,学校实践也相应地出现了游移和偏离。之所以会如此,从根本上讲,是对民俗文化的本质属性和学校民俗文化传承的价值定位的误解所导致的。
1.价值取向游离于学校育人之外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学校教育质的规定性[4]。学校作为分化出的小型社会,是具有自身逻辑性和必然性的客观关系的空间[5]。在学校的教育场域内,育人就是其基本的逻辑和必然性。
但事实上,当前中小学更多的是从学校管理、品牌建设的角度去考虑民俗教育的开展,以期获得更好的外部评价,这是工具理性在指导学校实践的表现。在马克斯·韦伯看来,工具理性是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情况和其他人举止的期待,并利用这种期待作为“条件”或者作为“手段”,以期实现自己合乎理性所争取和考虑的作为成果的目的[6]。从这个角度分析,学校策划开展民俗传承课程并不是期待用民俗实现以文化育人的目的,而是将民俗文化传承看作是一种实现学校特色、响应政府号召的手段。
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更加信任自己提前预设好的内容和程序,倾向于按部就班完成教学任务。也就是说,教师更多关注预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成,具体到民俗教育中则指向学生外显的民俗作品,对于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较少。从本质上讲,这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观念,是立足于教而非学,学生在其中被动接受教师的教学内容。虽然在一些亲身体验的活动中学生参与度很高,但实质还是按照老师规定的程序在操作,并不能体现学生的主动性。“人唯有作为主体,才有可能真正作为人而获得发展。”[7]从这个角度讲,学生的發展应是学生主动的,被动的学习并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2.内容选择游离于精神内涵之外
当前学校民俗文化实践中多是以外显的物质或是活动做依托。中小学在选择民俗文化的教育内容时,也多会倾向于具有实体的客观化、物化的内容。从学校角度出发,外显的教学内容和实物依托,更有利于老师设计教学内容和组织实施教学,尤其是当前中小学中很少有专门的民俗教师,多是由其他课任教师兼任,教师对所教民俗并不熟悉时,有外显的内容和操作性程序作为依托和抓手,会更容易操作。和外显的教学内容相对应,学生的学习成果也是可视的,学生所学习的民俗有作品或是行为等可以展示出来,在考核、外来人员参观的时候,学校自身的民俗特色更加突出。学校之所以这样选择还有其深层次的原因。近百年来社会转型导致社会文化的变化,加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导致以地缘关系和熟人社会为特征的传统乡村不断消解。民俗所赖以生存和传承的场域以及空间不断地瓦解,在现实日常生活中已经很难找到民俗自然、真实发生的情境,能够保存下来和流传下来的也就是这些物化的、外显的内容,尤其是一些濒危民俗的抢救性保护,其中的精神内涵和文化象征很难完整地传承和保留下来。但无论是功利需求还是客观条件的限制都不能作为学校不去考虑民俗文化精神层面的“挡箭牌”。从教育价值上讲,民俗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内涵才是民俗传承的关键所在。现如今强调民俗物品制作和民俗行为习得的传承,都只是停留在记忆和模仿层面上,难以对学生的心灵和思维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3.实施过程游离于现实生活之外
民俗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但更是一种生活的存在。纵观民俗的产生、发展以及消亡历程,不难得出民俗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是民俗得以代代传承的基础,生活化是民俗的根本属性。因而传承民俗文化应然路径也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而当下学校民俗文化传承,尤其是那些强调简单机械的对民俗进行复制和模仿的实践,本质上是以一种面向过去的态度来对待民俗,所学民俗内容对应的是过去的生活,对学生没有意义和价值,缺少对当下生活的关照和适应,自然很难回归到学生当下的生活中去。
在校园之中,民俗文化传承实践大多是从课堂到课堂点对点式进行的,无论是课程还是活动都在学校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完成,此外还受授课的内容、形式以及评价方式等因素的制约。而在校园之外,家庭生活作为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民俗实践的重要场域。但是因为民俗文化课程本身既不是必修科目,所学民俗不适应现代的生活等因素的考虑,学生所学的民俗在家庭生活中也无法实践。也正是如此,学生学到的多数民俗内容被限制在学校的时间和空间之中,导致民俗只有在校园里甚至是只有在民俗课堂中才会想到用到,呈现出一旦离开了民俗课学生也就离开了民俗的现象。
除此之外,更为关键的是很多民俗老师本身民俗文化素养就不高。这些老师在生活中没有亲历过民俗,对于民俗在现实生活发生的情境非常陌生。不知“境”,就很难把民俗发生的场景生动地叙述给学生,学生也就很难从中学到生活化的民俗。不通“情”,教师自身缺少对民俗的真实体验和感受,教学过程中也很难用自身的情感去唤醒和感染学生。单靠学校相对真空的几节课,很难让学生养成民俗的行为习惯,认同民俗的价值和情感,更不用说是将民俗内化为自己的观念和行为准则。
三、民俗教育困境的破解之道
困境破解的关键在于明确民俗教育的本质属性,厘清民俗文化与生活的根本关联,聚焦于学校实践中的真实问题,才可能从学理上明确民俗教育的应然样态,并进一步促进民俗教育的良性发展。
1.观念认同:明确民俗教育的价值定位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保障民俗文化的传承,《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都明确规定了学校应承担民俗文化传承的职责,是学校开展民俗教育的外部动力。但是要想达到民俗教育的育人目标,只有外部的硬性约束是远远不够的。要实现民俗的真正传承即民俗在师生的生活中自然表现出来,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需要师生真正的认可和接受民俗。
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首先必须改变他的信念和知觉。当他看问题的方式不同时,他的行为也就不同了[8]。而要从师生信念和知觉入手,提高师生对民俗教育的认同感和接受度,让老师和学生从内心中愿意去教、愿意去学、愿意在生活中践行,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对师生的生活经验、群体特征以及对民俗的态度等几个关键的信息进行摸底调查。师生的生活经验和群体特征可以为民俗内容的选择提供有效信息,而师生对民俗的态度则可以为后续的价值和观念引导工作做好铺垫。先采用自然观察的方式,对师生的真实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再根据观察的结果,制定信效度高的问卷,分别对师生进行测验;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进一步确定访谈的内容,并选取有代表性的个体进行深度访谈,这样做可以比较深入细致地把握师生的基本情况。另一方面,对教师进行价值引导,转变教师的观念。针对不了解、不认可民俗的教师群体,可以通过专家讲座的形式进行科普,从国家政策、社会凝聚力、个人文化自信等几个方面明确民俗的价值以及民俗对当下生活的意义。而要改变现实中普遍存在的情况——教师缺少对民俗的感知和体认,学校可以通过实地调研以及活动体验等方式,如参观民俗博物馆、接触民俗艺人、亲手制作民俗物品等,加深教师对民俗的了解和感情。
2.立体建构:关照民俗内容的层级体系
民俗教育的有效性和完整性,有赖于民俗教育内容体系的建构。而民俗教育内容体系的建构则有赖于对民俗文化本身的深入了解。这需要学校老师对民俗有整体的感知和认识,并在全面认识的基础上,根据民俗自身的特性来搭建民俗教育的内容体系。首先,教师对民俗的全景透视,是搭建民俗教育内容的基础。对当前民俗进行分析,按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物质层、行为层、认知层等三个层次,虽然有着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但从本质上讲,这三种层面的内容都存在于每一种民俗内部,是融为一体、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
而当前学校在建构民俗教育课程内容时,由于受到传统学科课程观念的影响,将民俗作为一种固定的知识和程序化的技能来组织教育内容。所以学校在组织民俗教育内容时也就倾向于把原本丰富多元且立体的民俗内容变成具体可操作的教育内容。经过这样的环节,民俗脱离了原本的情境变为文本化和符号化的知识,或是停留在行为操作层面的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从表面看是丰富充实的,实质上民俗不仅失去了原有的鲜活魅力,更关键的是给学生以持久的意识形态上的影响力也随之消逝。这也背离了民俗教育的初衷。要实现民俗教育的成功,民俗教育的内容体系是关键。学校在内容组织的整个过程中应该明确一个贯穿始终的原则,即民俗教育的内容必须是具有教育性的,这是由学校场域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而民俗教育内容体系的建构可以按照以下三个环节进行,“解剖”环节,民俗教育的设计者和开发者对所选民俗的类型、不同层次的表现形式进行深入的分析,对所选民俗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提纯”环节,这一环节的主要工作是将民俗中庞杂的内容进行精简。再然后“炼化”环节,将筛选出的内容进行整合和建构,可以将民俗物质形式作为提取线索,把其中的行为层和认知层的内容嵌入其中,构建一个立体化的民俗教育内容。
3.移情入境:强化民俗行为的生活融入
民俗既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也是生活的存在。针对实践中存在着学生离开了民俗课就离开了民俗的民俗教育困境,生活化既是民俗本质的要求也是解决实践困境的有效方式。民俗教育也应以生活化为底色,民俗内容选择来源于生活,民俗传承在生活中实施,民俗成效在生活中检验。这些最终都指向民俗的有效传承——民俗成为学生的有机组成部分,民俗在学生生活中的全方位渗透。
在学校情境中,使民俗融入師生生活。首先,将民俗文化融为学校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让民俗文化常驻校园之中。一是正常,即民俗在生活化情境可以为师生所接受和认可;二是日常,即让民俗扎根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之中,让身处其中的师生都习惯于民俗的存在,从而有助于学生养成相应民俗的行为习惯。其次,是实现课堂与学生生活的互动,这里讲的互动意味着整合,是合乎民俗的实践逻辑的动态循环过程。学生将课堂所学民俗迁移到现实的生活中去,这个过程中有两种可能的路径,所学民俗与当下生活相适应,学生所进行的就是“顺应”,即将之习惯化,整合到自身的行为模式中去;反之,则是“同化”,即对其进行改造,成功的关键在于对民俗进行创造性的解读和转化。
在家庭生活中,为学生践行民俗提供机会。教师应该意识到家庭是民俗文化的重要传承和使用场域,利用已有的平台与家长进行沟通,澄清民俗对学生发展以及自我认知的重要性,为民俗教育的空间拓展奠定思想基础,争取家长的全力支持。在此基础上,引导并明确家长可以提供帮助和配合的环节,此过程中应注重家校之间教育内容的衔接,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家庭的优势反哺校园民俗建设。
社会生活方面,加强区域内民俗整体氛围的创设。民俗本身就是区域性的,所以民俗融入社会生活也应以区域为单位进行。地方政府可以支持建设当地特色民俗的开发与利用,对民俗进行创新性的理解和运用,结合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立民俗博物馆,创办民俗的相关活动,让民俗融入区域的日常生活。
参考文献
[1] 孙宽宁,徐继存.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民俗的复兴策略研究[J].社会科学期刊,2015(06).
[2] 黄栗.湘西地区土家族民俗文化传承中学校教育的现状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18).
[3] 佚名.戏曲进校园的地方课程开发与研究[N].安徽青年报,2017-11-1.
[4]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5] 布迪厄,华康德,著.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6] 马克斯·韦伯著.经济与社会.上卷[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7] 项贤明.塑造儿童乃教育学之原罪[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05).
[8] 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张帆(1996-),女,山东济南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生;孙宽宁(1971-),女,山东济南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郑雪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