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感人 以情化人
2020-07-23于玮
于玮
班集体是学校实行教育管理的基本单位,是展示学生个体生命价值的最小平台。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由此可见,班集体的教育力量是巨大的,它对于学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而建设一个好的班级,除了健全的规章制度外,我认为教师的情感因素也应该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作为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只有将自己全部的感情倾注在所从事的事业上,才有可能全力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教师的情感是教师对教育对象、所教学科和教育工作的好恶倾向的内在心理反应,是一种心理态度,外在体现在教师的面部表情、体态表情和声音表情上,是教师对生活、工作态度的自然流露。教师的情感因素是构成教师情感的本质成分,具有导向作用。教师在建设班级的过程中,如果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就可以使教师对学生产生亲切感和吸引力,就能够发挥学生的特长,任人唯贤,一视同仁,以人为本,对每个学生都充满期待,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即使是对行为习惯极差的学生也能倾注爱心,站在关注学生的角度上,替学生着想;反之,师生之间就会有心理距离,产生心理的排斥和对抗,从而对班集体建设产生不良影响。教师的情感因素分为教师的心理素质、价值取向、道德品质、评价体系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在教师的施教中起着举重若轻的作用。
教学是一项烦琐的工作,日积月累的重复性往往使人产生厌烦情绪。教师只有遵照“教学是门艺术”的教诲,不断创新、不断完善,花精力,下功夫,更新观念,渊博知识、钻硏教材、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才能有所成就。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育事业的神圣就体现在对学生的爱里,它是一种纯洁的使人类美好品质孕育成长的摇篮,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蜡烛精神”“奉献精神”其实就是对爱的赞美。“亲其师,信其道”,爱是亲和力的基础,是班级教育的有效保障,是师生心灵相通的渠道。没有真心对学生负责的精神,没有完成教育传承的使命感,所从事的也就是一项永远也没有内容的教育。这是教师的情感在育人过程中的体现。
无论人们给教师头上戴上多少光环,教师职业的辛苦也是其他人无法想象的。面对一个个生命个体,你就得付出一份份精力,就得想出一套套办法,就得解决一类又一类的问题。工作时间长,事务繁杂,教学压力大,课堂管理重,这些都足以使一位教师经常处于疲惫之中。但是,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总要追求职业上的升华,总想有所建树。只有爱岗敬业,将自己的情感全力投入在所从事的职业上,苦心孤诣地探索,孜孜不倦地追求,既看重自身的发展,更寄厚望于学生的发展,使精神的崇高冲淡物质的需求,这样才能缓解和改变教师自身的处境。倘若没有爱岗敬业的精神,没有情系教育的思想,只能越做越累。所以教师的情感还体现在对职业的追求上。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教师积极的情感,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育呢?首先需要教师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放松愉悦地投入到教育中,要努力养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增强自身价值观教育的意识,明确身上的责任,努力提高教师的能力。
其次要注意编织教材、板书、多媒体、教法、学法等师生之间的内在逻辑,要注意通过运用这些教学载体的情感来感染和增进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情动人,以情育人,通过教育情景的人格化,来调动积极的师生情感体验。
教育本来就是平凡的事情,从事教育职业的人们也是社会上平凡的人群。但是,再优秀再伟大的人物,也離不开教师的启蒙教育。所以教师必须有兼济天下、成人之美的胸襟,胸怀高远,在自己平凡的人生里成就不平凡的业绩。切莫因自身的境况而冷眼对待学生。陶行知先生的体会应该成为我们为师者们的语录:“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歧视里有瓦特,你的讥讽里有爱因斯坦。”让我们积极培养教师的情感需求,使教师成为激励学生进步的动力,发挥教育陶冶感化的催进剂,从而实现教师的自我追求以及教育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