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2020-07-23肖宗志刘慧芳
肖宗志 刘慧芳
摘 要:课堂教学是思政课的主渠道与改革的重点,是实现习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八个统一”改革总要求的主要空间。文章基于终身教育理念,分析思政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如忽视“他者”、忽视知识生成与问题意识、忽视学习的长远发展性等普遍性、核心性问题,根据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策略。
关键词:终身教育;思政课;高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0)08-0003-03
终身教育理念是工業化、全球化和社会化加速的客观产物,是在教育层面上的具体反映。终身教育是社会转型的新要求,是教育改革的新趋势,是个人发展的新选择。随着学习型社会的来临,终身学习成为不可或缺。高等教育不仅是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升级站,又是终身教育的关键节点,在相当程度上左右人的未来发展。而高校思政课是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课和关键课,对终身教育具有特别的意义。因此,无论是师生个人、管理者,还是家庭和社会组织,以理念更新带动行为自觉,对促进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改革,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八个统一”的总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一、终身教育理念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导引
终身教育不仅使教育时间得以延长,也使教育空间得以拓展;不仅改变了教育形式,也丰富了教育内容。受终身教育理念的影响,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教育不再是仅限于学校某一特定阶段的活动,教育也不再是某一部分人所拥有的特权,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生的每个阶段,教育的对象将囊括社会的每一个成员”[1]。就终生教育的内容而言,主体性和发展性是终身教育的核心特征。
第一,终身教育理念导引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更加注重发展性。终身教育本身,说到底,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实现形式,其终极目标是实现人和社会的发展。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既注重过程和现时,也指向结果和将来;高校思政课有效性的衡量标准既有即时的热烈回应,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且后者更为关键。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在追求有效性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聚焦于学生的成长发展,以实现发展性教学为落脚点和归宿”[2]。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教学,除增进知识厚度外,还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厚植学生的信仰与意志、独立和创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为自身和社会发展开创前景。
第二,终身教育理念导引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更加注重主体性。终身教育理念下高校思政课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是平等的,在教与学中,两者彼此尊重,是“学习同伴”,教师不是单向的和绝对权威的。二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诸多机会得到发挥。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被动、被迫、无趣和短期的,而是主动、自觉、有趣和可持续的。在教与学中,学生是积极的参与者和探索者。三是学生具有自律性。学生对诸多观点和行为能够客观分析,正确判断,充满自信。同时,能够将自己的观点和行为建立在科学和理性之上,能够做到自我负责。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仅尊重他人相同、相似的观点和做法,也同样尊重他人不同的观点和做法。
第三,终身教育理念导引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更加注重创新性。学会学习,坚持学习,自我学习,应对新变革,实现超越是终身教育理念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创造性,才能实现自我发展。在大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获取知识和实现创造是有机统一的,两者都不可忽视,但落脚点是后者。在思政课的教与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掌握知识,更要学会找寻获取知识的方法[3]。不仅要理解知识,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创造知识;不仅要扩充自身的知识体系,更应该提升思维发展水平。在终身教育理念下,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以促进学生自主、独立精神、批判与反思精神为核心的问题意识和创造能力为己任。
第四,终身教育理念导引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更加注重社会化。终身教育理念要实现人有责任,有担当,有追求,能自觉、从容和有能力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挑战。这内在地要求人是一个目标明确、意志坚定、有主见、有贡献的社会化“成人”。而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阶段而又不是最后阶段,正是将青年培养成社会化的人,成年又成人。在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中,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是重要的一环。归根结底,其目标就是培养社会新人、国家栋梁。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改革就是要立足于学生的社会化,使其成为社会化的桥梁,使之心智成熟、思想成熟,知识从单面到较全面,视野从狭窄到较开阔。
二、终身教育理念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堂教学是思政课教育教学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因此,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的空间、领域和重点仍是课堂教学改革。尽管“水无常形,教无定法”,但在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上,仍有着公认的核心标准。从调查反馈的情况看,思政课课堂教学仍然存在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这些问题迄今为止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其中,教师和管理者先进教育理念的缺失与滞后,或者知行不统一,就是制约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实效的一个核心性问题。而教育理念的落后,决定了课堂教学,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无论是热血沸腾,还是绞尽脑汁,教育者都难以实现新的跨越。因此,在终身教育的视角下,从终身教育理念对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启示出发,来观察、分析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具有纠偏和补过的作用。
首先,过多注重“我者”,忽视“他者”,使学生主体性发挥不足。具体表现在课堂上,就是教师讲,只有部分学生听。教师上课常常是引经据典,滔滔不绝,但学生难有共鸣。这种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比较过时,不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管理者过多地从“我者”的角度,不是从“他者”的角度去考虑对学生的课堂教学,就是不当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两者间的关系问题,造成学生主体实际上的虚化。教与学是一个过程的两面,是双向互动过程,是相互平等,相互促进的关系。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应该是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不过,多数教师、管理者在观念层面是认同的。但一旦落实到实践层面,教师主导性过多,学生的主体性则未得到充分彰显,常常是主导性全面遮蔽了主体性。笔者每学期到全省五所高校思政课堂当堂听课,并访谈高校各级各类管理者,对此印象十分深刻。在课堂教学上,相当多的教师比较注重授课内容的政治性、逻辑性和完整性,课件设计的美观性和动态性,教学语言的平实性和生动性。但这还远远不够,因为“他者”到底需要什么?“他者”到底有哪些困惑?“他者”的话语体系是什么?如何以“他者”的获得来评判课堂教学?因此,思政课堂教学要击中“他者”问题要害,仍然是教师、管理者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
其次,过多注重知识传授,忽视知识生成与问题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的创新性难以得到催生。表现在课堂上,一是教师擅长围绕事物、事实,讲其“是什么”的问题,而忽视“为什么”的问题;二是擅长平铺直述知识,着重知识的完整性和逻辑性,不擅长通过反问、比较等方法,来分析与解决知识从何而来的问题,方法单一;三是有的教师擅长于“摆事实”,而不擅长于“讲道理”,分析问题简单化、平面化,缺少厚重性;四是一些教师的知识结构单一且老化。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加之主体性缺乏,容易形成不参与、不思考、不提神的惰性,致使课堂教学不足以助力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毋庸讳言,这与长期形成的课堂教学教法是有关联性的。
最后,过多注重学习的短期功利性,而忽视学习的长远发展性,使学生的发展性难以得到全面持续。表现在课堂教学上,主要是:(1)教师过多注重于书本和教案,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关注不够,理论联系实际的指向出现偏差;(2)教师过多顾虑学生对自己教学效果的评价,致使在课堂教学中有迎合学生之嫌,思政功能难以充分实现;过多关注学生思政课考研指向,忽视对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思政课引导学生实现社会价值可能受阻;(3)在课堂教学中,在分析和阐述问题时,教师视野狭窄,难以做到旁征博引,更难做到泛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去看待、分析问题;(4)作为课堂教学中的学生主体,也是更多关注考试成绩的好坏,以获取更高分数为目标,使思政课教育教学根本目的异化。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目光短浅,难以“仰望星空”,发展性就打折扣,社会化可能出现一定的偏差。
三、终身教育理念下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改革的对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强,思政课的改革包括课堂教学改革,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景象。但是,高校思政课所取得的实效与党和国家的要求、社会的期望和大学生的希盼还存在一定差距,尤其表现在课堂教学上。因此,受终身教育理念的启发,目前思政课课堂教学改革必须要有定力,必须要集中精力解决课堂教学及其相关存在的核心性问题,以有效课堂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性、创造性和社会化。
其一,管理者和教师要注重提升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党和國家对思政课、思政教师十分重视,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工作已经制度化和层级化。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培训效果十分明显。不过,这种培训目前主要侧重于思想性、政治性和知识性,多侧重于对各门课程本身的专门培训。但教师、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是多知识、多学科和多体系共同支撑的结果。新时代对思政课教师来说,素质要高质化,能力要多样化。因此,对教师培训的领域要加宽、加厚和加长。比如,对思政课教师,要增加教育学理论和实践新知识、新理念和新前沿的扩充,要增加政治学、社会学和国际关系学等素养。在培训中,要给予被培训教师更多的思考和表达机会等等。
其二,在课堂教学准备阶段,必须以对学生和现时社会的研究作为课堂教学入手的第一步。也就是充分掌握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包括家庭状态、身体状态、思想品德状态、心理状态、喜好状态、问题关注状态、学习状态及未来的向往和发展设想等。根据南华大学改革的经验,学院要利用新生开课前的军训时间和老生
期末课程的结束时间,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来进行调查分析,形成若干带普遍性的问题或者结论。这些调查问题和结论,教师包括辅导员人手一份,在课堂教学中,结合上述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也就是从“他者”的角度,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分清好坏是非,形成独立见解。分析和回应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促进学生主体性焕发,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和发展及其社会化进程。
其三,建立辅导员作为教学辅助者的制度。教师必须与辅导员紧密结合,相互支持,辅导员要参与五门思政课程的课堂教学。课前要通过新媒体建立与学生互信互通关系。建立班级QQ群、微信群等平台。按照思政课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由辅导员布置,学生围绕相关教学内容,但不限于教学内容自己提出问题和要求,并作积极的思考,得出结论,提交到新媒体群,或者私聊,供同学们知晓和思考,形成讨论的氛围和状态。教师和辅导员在新媒体中,作为平等的一员,跨时空地参与讨论,并积极引导,明确是非;对学生的合理诉求,无论是与课程有关与否,辅导员和教师要尽力解决。
其四,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的重点、热点及难点,采纳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回应学生的关注和关切。根据南华大学的改革实践,可以采用:(1)“问题链”教学法。将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关注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转变为问题链。问题链不是问题点缀,而是问题串联,是问题的逻辑展开和深化。步步设定问题,步步分析问题,步步解决问题。在问题引导下,从问题出发,采取多个反问的方式,用倒叙的手段,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在这些问题面前,学生同样是积极发问者和参与者。因此,教师要允许学生有依据地质疑和反驳,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再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结论。而不是先有定论,然后进行描述和阐述。(2)“五可”教学法。南华大学结合教学内容的重点、热点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将已有的中外文献和素材,进行收集整理,做简单的说明,归为问题、视频、诗词、歌曲和美文等五类,发布在新媒体和其他交互平台上,分别以可析、可视、可诵、可唱和可阅的方式来完成。师生在课堂上分享、分析和讨论,或者班集体和学习小组在课外自行组织,进行自主欣赏、辩论和评判。在课堂教学运作上,实际上将“问题链”教学法和“五可”教学法糅合为一,实现主体性的真正落实。
其五,变革考核方式。考核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检验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但是,考核题型也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发展性和创新性,与终身教育理念相匹配。因此,无论是集中式的机考,或纸质考试,还是分散式的考试,主观题应该是出题考核的主要题型。即使有客观题,也应该转换为主观题形式。也就是说,无论何种题型,都不应该仅仅回答“是什么”的简单问题,不应该是死记硬背的东西,而是需要学生选择和做出判断的题型。
参考文献:
[1]余善云.终身学习研究与实践[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4:6.
[2]王荣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实践逻辑[C]// 杨苏.使命与责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研究论文集.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14-29.[3]赵玉英,张典兵.教育学新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2:118.
收稿日期:2019-12-16
作者简介:肖宗志(1964—),男,湖南常德人,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2015年立项项目“新常态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协同改革研究”(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