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快乐课堂 激学习乐趣

2020-07-23苏淑满

读与写·上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快乐学习情感因素语文教学

苏淑满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 渗透快乐学习的教学理念,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他们的学习过程变为快乐、高效的体验,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在快乐的教与学的气氛中延伸。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因素;快乐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16-0042-01

快乐学习是领悟学生情感的一种重要学习形式。快乐学习是以情感为心理基础,以快乐感受为依据,将愉悦情感与学习融为一体的学习活动。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学习过程变为快乐、高效的体验,有了这种快乐的心理体验,学生就会获得学习的巨大热情,将这种快乐转化为长久的学习动力,学有所得。那么在我们的平时教学工作中该如何演绎"快乐学习"呢?

1.收集与交流齐乐

上网是学生们最喜欢做的事,如何将学生们"喜欢做的事"转化为有用的语文学习呢?《语文课程标准》在阐述语文教育的基本理念时,特别为"培养语文素养"的内涵作了界定,即热爱语文、积累语言、发展思维、增强能力、提高修养、陶冶情趣等,这就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领地,为我们的语文教师树立"大语文"的教学理念找到了现实的依据。

1.1 快乐收集。知识信息量大面广,网上资源五花八门,对于学生来说,教会他们如何摄取显得特别重要,开始阶段要进行适当地指导。比如给他们推荐健康的网站,提供寻找的路径,以及如何筛选、下载信息等。

1.2 快乐交流。信息交流分课内交流和课外交流。课内交流:上课前用两三分钟的时间进行大组交流,然后推荐代表展示、解说自己收集的信息。课外交流:利用课外时间或自习时间进行小组交流。

这样充分交流自主收集的信息,使学生的信息量大增,学生既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能力,又提高了修养,陶冶了情趣,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2.情境与阅读融乐

使人愉悦的情感教学,是启迪学生心灵的窗户,是促进学生课堂思维的兴奋剂。积极的情感对认识具有动力功能,情感对于思维犹如能源之于发动机。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自觉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读书中感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感悟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感情,感悟其中的哲理,感悟学习方法和写作方法,在这样一系列的能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风格,开发自己的内在学习潜能,达到"会学""乐学"之目的。

2.1 设境导学。创设教学情境是指教师有意利用环境、情感、艺术等因素来调动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以协调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掘人的生理和心理潜能。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思维空间,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中体验探索知识的乐趣,使学生获得学习的乐趣和信心,认识到学习语文的意义和价值。

如在教学《要下雨了》一课时,我就让学生表演文中的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模仿它们的表情、叫声、动作,让这些可爱的形象鲜活地走入课堂中,使学生觉得在课堂学习中乐趣无穷。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转换角色参与,创设出生动鲜活、情景交融的生活化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强烈的情绪,促使学生积极的、带有情感色彩去观察和体验客观情境,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热爱语文、学习语文的兴趣。

2.2 以情激情。课堂教学是一种沟通心灵的艺术,任何教学行为都要作用于学生的情感,只有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带有情感的色彩,触动学生的感受,才能使他们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情感教学,充分利用情感因素的激励作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实施乐学教育。我在教学《四季》一课时,设计出类似电视儿童节目主持人金龟子的主持风格,用"生字娃娃"、"苹果大王"等词汇和儿童沟通,活泼、亲近。并在语言上,以"金龟子"的口吻和"小朋友"们亲切交流。这样激情演绎使学生受到感染,把学生的情绪激发起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课内与课外探乐

3.1 课内延伸。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如果能切合时机地将文本内容延伸出去,不仅能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生命世界,而且能让学生体验到丰富的学习人生,使语文教学最终实现满足学生成长需要的价值。如《乌鸦喝水》这篇课文通俗易懂,易于理解。在上这一课时,我根据学生的已知,引出"如果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的问题,把课文延伸出去,让学生帮助乌鸦想办法。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利于诱发学生发展思维,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课外延伸。如果说课内知识为学生打下了扎实的语文基础,而课外知识则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课外知识就是语文讲读课程功能的拓展和延伸,我们在注重"双基"教学的同时,更注重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相互转化和相互促进。如教学《田忌赛马》后,设计了跑步比赛,通过比赛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把讲读课所学的语文知识在语言实践活动课上得以训练和应用。"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有了身临其境的参与和感悟,促进了学生从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自然过渡,学生能正确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准确、生动地表述其活动内容,既巩固了学生所学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又訓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从而促进学生个体的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 新课标、《语文教学实施指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教育学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

[3] 《心理学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

[4] 《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快乐学习情感因素语文教学
情感因素对高校训练队训练影响分析
落实“两个关注”,促使课堂评价走向有效
网络学习社区中情感因素和社会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