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学开展物理自制学具活动的研究

2020-07-23丁建功

成才之路 2020年19期
关键词: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初中物理

摘 要:自制学具在物理创新教育中有重要意义,对培养和提升學生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等有重要作用。文章围绕"自制学具"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学生在自制学具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强调从创新能力、演示效果和获取事实材料等方面开展自制学具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初中物理;自制学具;创新思维;动手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19-0116-02

物理教学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在教学中应考虑物理的实验性学科特点,结合生活实践,通过实验演示或者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来发现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但是,我国农村地区学校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实验器材有限,这就给物理教学过程中的物理实验开展带来了困难。因此,为了优化物理教学,开展物理自制学具活动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物理实验教学途径。

一、 农村中学物理自制学具的开展现状

所谓“学具”,从字面理解就是辅助学生进行学习的工具,自制学具是指教师或学生依照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自己动手组装或者实践操作的简单学习工具。物理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制作和操作学具,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这也是推动素质教育及新课改的有效手段。虽然很多农村学校已经开始重视自制学具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但与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不足。

1.缺乏对学具的充分认知

部分农村物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认为很多现有的实验仪器、教学设备等可以满足阶段性物理学科的教学需求,因此没有再去开发和自制一些全新学具的必要性。他们觉得学生只需要通过老师手中现有教具演示,就可以完全理解物理学科知识,其实这种想法和观点明显是错误的,也说明一些物理教师对“自制学具”教学活动开展的意义及价值有认知误区。有的教师认为,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多媒体教学得到普遍应用,很多物理实验都可以通过视频、动画等进行模拟展示,使学生通过对多媒体课件的观看来了解物理实验的步骤及过程,自制学具是没有必要的。还有的教师认为,学具属于实验仪器,没有必要自己去研究和制作,直接购买使用就可以了。上述这些认知说明教师没有认识到学具的使用和制作过程对学生物理学科学习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2.自制学具的能力较为薄弱

由于教师认识上的不足,农村物理教学的学具开发和制作必然存在很多困难。有的教师虽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在指导学生制作学具方面却重视不够,导致学生自制学具的能力薄弱。由于缺少自制学具的锻炼,很多学生在现有的学具使用上也会出现困难和障碍,包括动手操作能力、设计及完成实验能力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因此,学生自制学具的能力依然较为薄弱的现象必须得到改变。

3.学生缺乏足够的参与和实践机会

学具的研发和制作不仅仅需要教师的思考和引导,更加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只有通过对学具的自主实践和操作,才能够发挥出学具的真正教学价值,进而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并在学具制作的过程中有效锻炼和培养合作意识、交流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尽管很多学生对于自制学具有充分的兴趣和热情,但是实际参与此类教学活动的实践机会却很少。很多农村地区学校虽然开设了物理实验课程,但是一个学期也只是象征性安排几个课时,大部分课堂教学依然以理论性的讲解和灌输为主,教师主要通过实验展示的方式来向学生传达物理实验的内容,很多自制学具活动没有得到充分开展,使得学生缺乏有效的实践机会。

二、农村物理教学中自制学具活动的开展策略

1.通过自制学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是进行物理学具开发、制作和使用的主要目的。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由于知识及能力方面的欠缺,在学具制作和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这时教师就要适当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帮助,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操作的热情和动力,加强学生的学习自信,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物理“光的折射”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加直观和形象地看到和理解光线的折射原理及规律,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学具的制作,同时为学生提供纸板、铅笔、量角器、平面镜及激光笔等基础材料,使学生不断思考现实生活中光线折射的情景,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具的制作,以此来观察和探究光线的折射规律。

在此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在必要时给予及时的指导,使学生严格按照教学内容和相关要求进行学具的制作。在学生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和思考,不断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自制学具,加强演示效果

中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对此,教师可以通过自制学具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并引导学生利用自制学具进行辅助性的学习和探究,有效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缓解学生对物理的畏难情绪。

物理学科中很多物理现象是很难在课堂中进行展示的,此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前让学生自主进行课程内容的预习,并根据课本中的模拟实验来准备相关的学具制作材料,并带到课堂,大家进行相互间的交流和学习,在自制学具的过程中使学生形象化地看到物理现象的规律性。教师通过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自制学具材料的准备,不但可以加强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而且可以有效调动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从而提升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技能水平。

3.通过自制学具,获取事实材料

在学生制作学具之前,教师可采取讲解、演示或学生自己设计等方式,让学生明确要求步骤,知道科学规范的操作方法。在学生制作学具时,教师要进行巡视,纠正学生不规范的操作,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操作。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要做好必要的记录,认真进行分析研究,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当实验不成功时,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分析原因,指导学生重新制作或者修改,以消除学生在实验中的畏惧心理,获得成功的体验。

利用学具,多让学生动手,以实践促進学习,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各自准备电池、小灯泡、导线等材料,让学生自己设计电路使得小灯泡亮起来,并要求把结果记录下来,把设计的完成的电路图画下来。一个灯泡的电路实验做完之后,再启发他们如何做两个灯泡同时发亮的电路连接实验,实验过程中学生们发挥了聪明才智,人人动手操作,潜移默化地学到了物理知识。又如,在认识正电和负电的过程中,让学生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毛皮摩擦过的塑料尺带的电和橡胶棒带的电是否相同?和玻璃棒带的电是否相同?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出,毛皮摩擦过的塑料尺带的电和橡胶棒带的电是一致的。这样通过制作学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巩固了带电体相互作用的知识,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农村学校的物理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自制学具的开发和使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学生提供和创造更多的自制学具机会,有效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自制物理学具的过程中理解、感受、认知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此外,学生在自制学具的过程中,也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记忆。因此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通过学具自制和实践操作,挖掘其物理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消除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畏难情绪和抵触心理,全面提升物理教学的成效和质量。

参考文献:

[1]丁源.自制学具,让物理学习不再难[J].湖南中学物理,2017(11).

[2]郁娟.引导学生制作教具,让物理学习更轻松[J].湖南中学物理,2017(07).

[3]李莉,费建良.自制特色教具提升教学效能——“画龙点睛”的自创物理教具学具[J].物理通报,2015(12).

[4]卢臣礼,闫丽珍.物理学具发展初探[J].物理实验,2000(04).

Research on Developing Self-made Learning

Aids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Ding Jiangong

(Shuangzike Middle School, Minqin County, Wuwei City, Gansu Province, Minqin 733399, China)

Abstract: Self made learning aid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physics innovation education,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ultivating and improving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practical abi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self-made learning tools" in physics teaching,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students' self-made learning tools, and puts forward specific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the problems, emphasizing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of self-made learning tools from the aspects of innovation ability, demonstration effect and obtaining factual materials.

Key words: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self-made learning tools; innovative thinking; practical ability

作者简介:丁建功(1985-),男,甘肃民勤人,二级教师,从事物理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初中物理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