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体育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2020-07-23徐立

商情 2020年30期
关键词:高校体育心理健康研究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学习压力的不断加据,一些学生的焦虑和抑郁的现象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各高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开始深入研究,相应提出在高校的体育课程中渗透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能起到较好的效果。本文作出相应的研究。

【关键词】高校体育  心理健康  教育  研究

有数据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不断的下降,随着人们对健康认识的转变,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大学时期因为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大的时期,因为大学生要面对环境变化及自身问题带来的各种问题常常处于一种矛盾复杂的心理之中,倘若在学校不能给予正常的培训和引导,培养心理健康的常识和心理健康行为,则会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正因为如此,学校才结合各种课程发现体育教学有能够与心理健康课相结合的优势,让学生更多的体会到释放、竞争、艰苦、娱乐等感受,并在课堂活动中能够主动参与充分体验和领悟并在实践中直接体验,从而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大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

大学阶段是人在一生中接受学校教育系统学习的最后阶段,也是进入社会前的最后阶段。许多的学生在离开了家人开始独自生活或学习,这中间会产生一些以前从未面对过的烦恼,也有一些未曾尝试过的矛盾关系、学习中的压力以及对前程的担忧等等,倘若学生不能正确处理好这些问题,长期处在一种错综复杂的心理矛盾之中,久而久之就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心理问题。

二、体育课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1运动能够提高认知能力

体育运动要中的每一项运动都是要求运动者能够迅速对外界事物做出准确的判断与感知后,进而更快速的协调自己的身体反应能保证动作的完成。有长期运动的人在感知能力、反应能力及判断能力都比运动少的人要敏捷与灵活。只要经常锻炼都是可以提高各方面的认知情况的。

2.2体育锻炼可以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

体育锻炼可以带来理想的内部情绪体验状态,人们在运动中,身体会产生来自于运动本身的直接兴趣和享受,体育运动能直接给人带来愉悦感和喜悦感,能够大大降低紧张和不安,调控人的情绪,从而改善心理状况,这是在日常学习、工作与交际中所没有的,长期有规律的锻炼是能够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2.3体育运动能够降低应激反应,消除疲劳

参加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同时因为锻炼会加大吸氧量和肌肉力量,大脑释放自然合成的镇静剂内啡肽,从而可以消除身体疲劳。

2.4体育锻炼能够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

体育运动对于提高脑细胞的功能和效率都有很好的作用,能够为智力发展提供生理基础。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发现一次性的活动也能够有效地降低抑郁,而且不管是有氧运动还是无氧练习。由此可见,长期的锻炼身体对于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都是有效的。

三、体育教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方法

3.1根据针对性不同要求学生参加不同的体育运动

根据体育运动项目的不同,发现体育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也不相同,田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勇敢、坚忍不拔、奋发进取、吃苦耐劳等心理素质,而球类运动教学是提倡团队主义精神,要求胜不骄败不馁,并且关心他人,关爱集体的良好心理素质,而游泳、跳马及双杠类是有挑战性的运动,要求学生能够不断地克服困难,克服胆怯心理去越过障碍等等,在教学中,需要利用不同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教学,特别是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交际不合群的学生,教师更需要多多鼓励他们去参加足球、篮球、接力赛、拔河等活动项目,采用激励的方法慢慢改变学生孤僻的性格,慢慢适应与同学交往形成合群的心理状态。

3.2作好心理教育培养

教师需要多深入挖掘與体育教材中有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内容,并且补充适合的教材融入到体育基础知识、体育保健等内容的传授中,通过讲课、演示、播放视频等方法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保健常识,同时要求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正确理解,并要求学生学习自动调节情绪,通过设置目标、创设情境、积极反馈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喜爱运动愿意运动主动运动,根据学生日常的表现或者心理活动的体现,教师要适当的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心理激励及心理暗示,以巧妙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好的心理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做疏导性的引导培养学生积极正能量的心理健康学习,让学生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

结束语:在高校教育中,健康的心理与强健的身体是学生的基本,学校在关注“育人为本”的同时还需要将身心健康做好融合教育,借助科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传授,让学生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能促进心理健康,以多元化的方式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够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玉华.关于高校体育课堂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 [J].中外企业家,2019(15):207.

[2]李洲鹏,王蛟,李喜梅.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对比分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5(15):39-40.

[3]蒋合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J].才智,2012(30):203.

[4]符强.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25(01):103-104.

作者简介:徐立(1998年11月-),男,回族,河北人,本科在读生,研究方向:高校体育。

猜你喜欢

高校体育心理健康研究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浙江省金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