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相关影响因素及健康管理干预效果分析
2020-07-23胡萌萌蔡慧慧卜德云张小佳
胡萌萌 蔡慧慧 卜德云 张小佳
【摘要】 目的:探討分析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perimenopausal syndrome,PPS)相关影响因素及健康管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2月于山东省青岛疗养院健康查体的女性人群400名,使用Kupperman评分对其进行评估,将评分>15分判定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研究人群的一般资料及相关情况,使用回归方程来分析影响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的相关风险因素。并对研究对象进行健康管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的Kupperman总评分、单项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定(GQOLI-74)量表评分。结果:影响女性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相关独立风险因素为婚姻质量、体质指数、合并慢性疾病以及是否工作(P<0.05)。干预前后,失眠、眩晕、乏力、关节肌肉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Kupperman总评分、潮热出汗、皮肤感觉异常、烦躁易怒、忧郁多疑、头痛、性交痛及泌尿系统症状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的物质生活评分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女性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相关独立风险因素为婚姻质量、体质指数、合并慢性疾病以及是否工作,健康管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 风险因素 健康管理 Kupperman评分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relate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emale perimenopausal syndrome (PPS) and the effect of health management intervention. Method: A total of 400 females were selected for health examinations in Qingdao Sanatorium in Shandong Province from June 2017 to February 2019. Kupperman score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m, and patients with perimenopausal syndrome were judged as scores> 15 points as the study objects. General information and relevant information were collected from all study populations and regression equations were used to analyze relevant risk factors affecting the occurrence of perimenopausal syndrome. Health management interventions were conducted, the Kupperman total score, single item score and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GQOLI-74) scale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that affected womens perimenopausal syndrome were marital quality, body mass index, chronic diseases, and whether they worked (P<0.05).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insomnia, vertigo, fatigue and joint muscle pain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Kupperman total score, hot flashes and sweating, abnormal skin sensation, irritability, irritability, depression and headache, sexual intercourse pain and urinary symptom score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P<0.05). After the intervention, physical function, psychological function and social function scor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P<0.05), material life score compared with before intervention,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affecting womens perimenopausal syndrome are marital quality, body mass index, chronic diseases and whether they work; health management intervention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perimenopausal syndrome.
[Key words] Perimenopausal syndrome Risk factors Health management Kupperman score
First-authors address: Qingdao Sanatorium of Shandong Province, Qingdao 266071,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0.16.007
围绝经期指临床医学当中妇女自性成熟期开始逐渐进入至老年期的过渡时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更年期[1]。年龄范围为45~60岁,主要时期包括女性绝经的前3~5年[2]。围绝经期的女性因为自身的卵巢功能不断出现衰退,使得女性体内的相关雌激素水平出现显著改变,从而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的相关临床症状[3]。围绝经期综合征(perimenopausal syndrome,PPS)指的是女性在围绝经期周围所表现出的一系列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自主神经系统发生功能紊乱,同时还会合并一系列的神经心理症状,属于女性在这一特定阶段当中的一种多发病及常见病[4]。因此,了解发生PPS的相关风险因素,对临床中PPS的预防及诊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PPS会导致女性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情况严重的还会对睡眠、工作及情绪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给予必要的干预措施对改善相关临床症状具有积极意义[5]。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6月-2019年2月来本院行健康查体的女性人群400名,诊断PPS的发生情况,并对影响PPS发生的风险因素及使用健康管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2月来本院行健康查体的女性人群400名。纳入标准:(1)均为来本院行健康查体的人群;(2)年龄45~60岁。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异常;(2)合并沟通不良;(3)依从性差。研究对象年龄45~60岁,平均(51.6±2.2)岁。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且该研究获取伦理委员会核准及许可。
1.2 方法
1.2.1 PPS的临床诊断方法 使用Kupperman评分量表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为躯体及精神症状,主要包括:潮热出汗、失眠、烦躁易怒、忧郁多疑、性交困难、关节肌肉痛、眩晕、乏力、头痛、皮肤感觉异常及泌尿系统症状共11项,每项内容的评分范围为4级,3分代表严重,2分代表常出现,1分代表有时,0分代表没有;症状评分=症状指数×程度评分,总分0~54分,量表评分准则:评分≥15分诊断为PPS,15~20分为轻度PPS,21~35分为中度PPS,>35分为重度PPS[6]。
1.2.2 分析影响PPS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通过问卷调查及临床检查的方式来统计所有参与研究人群的一般资料及情况,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PPS发生的相关风险影响因素。
1.2.3 健康管理干预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健康教育。针对PPS发生的相关知识进行健康宣教及讲座,并讲解PPS的好发年龄范围、常见的临床表现、症状,以及出现相关表现及症状的应对方法。然后告知发生PPS并不可怕,通过积极行为干预及药物治疗可以使得相关异常临床表现及症状都得到有效的改善,从而使得生活质量水平进一步提高。列举相关干预及治疗成功的案例,从而提高对抗PPS的自信心。第二,心理管理干预。心理干预能够转移PPS患者自身的关注及注意力,让PPS患者将自身的注意力转移至其他的方面,从而缓解心理及身体方面的不适。可以指导患者欣赏轻缓的音乐、参加社交活动、跳广场舞等,使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强化跟患者之间的交流及沟通,让患者能够多多倾诉自己身体的不适及临床症状,包括生活中的烦恼及困难等,使患者的心理压力得到有效的缓解。指导并叮嘱PPS患者多跟子女、父母及亲属之间沟通交流,改善关系。第三,生活干预及运动干预。依据患者的日常作息习惯为患者制定合理、科学的作息方案,让其早睡早起,日常注意合理搭配营养及饮食,增加自身的营养摄入;指导患者遵医嘱合理用藥;叮嘱患者积极参加相关有氧运动,如太极、慢跑及广场舞等,自身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的同时,还可以增强自身的免疫能力,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维持心情愉悦。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观察研究人群中PPS的发生情况。(2)分析影响发生PPS的相关风险单因素分析。(3)探讨影响发生PPS的相关风险独立因素分析。(4)比较研究人群接受健康管理干预前后的Kupperman总评分及单项评分水平的变化。在干预前后使用改良后的Kupperman评分量表对研究组在围绝经期的相关躯体症状情况进行量化评分。将量表提供给患者,指导患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的总评分越高提示患者在相关围绝经期症状越严重,反之提示症状越轻[7]。(5)观察研究组接受健康管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采用(GQOLI-74)量表评分进行评价。量表总共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4个不同的维度,得分越高提示该维度下的生活质量水平更高,反之提示越低[8]。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自变量赋值引入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人群中PPS的发生率 健康查体的女性人群共400名,其中有310名被诊断为PPS,发生率为77.5%(310/400)。
2.2 影响发生PPS的相关风险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发生PPS的相关风险单因素为婚姻质量、体质指数、合并慢性疾病以及是否工作(P<0.05),见表1。
2.3 影响发生PPS的相关风险独立因素分析 影响发生PPS的相关风险独立因素为婚姻质量、体质指数、合并慢性疾病以及是否工作(P<0.05),见表2。
2.4 研究人群接受健康管理干预前后的Kupperman总评分及单项评分比较 干预前后,研究人群的失眠、眩晕、乏力、关节肌肉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Kupperman总评分、潮热出汗、皮肤感觉异常、烦躁易怒、忧郁多疑、头痛、性交痛及泌尿系统症状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5 研究人群接受健康管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 干预后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的物质生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伴随着我国不断加重的人口老龄化现象,目前我国已有约2亿女性年龄超过50岁,且依据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在未来我国超过50岁的女性群体数量会不断升高;PPS对女性的日常生活、工作及身心健康均产生十分严重的不良影响[9]。因此,针对发生PPS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对临床中防治PPS具有重要意义[10]。
众所周知,出现PPS的原因不仅因为女性机体内的相关雌激素水平发生降低而导致,同时也因为多方面相关影响因素,是社会、心理及生物等共同作用所得的一种结果[11]。而相关影响因素也多种多样、错综复杂,常见的有文化社会背景、种族差异、婚姻状态、经济水平、文化程度、年龄、生活方式等,都会对PPS的发生或多或少地产生各种影响[1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影响发生PPS的相关风险独立因素为婚姻质量、体质指数、合并慢性疾病以及是否工作(P<0.05)。(1)婚姻质量:女性婚姻质量的好坏,跟女性情绪、身体健康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婚姻质量高的女性,其幸福指数及感觉也相应的更高,从而使得其在心理方面的不适得到显著的缓解[13]。(2)是否工作:本次研究当中,相比不工作的女性,工作的女性发生PPS的比率显著更低。分析其原因为,正常工作的女性其日常当中的工作事物能够针对因相关原因而所导致产生的身心不适产生一定的转移作用,让女性更多的关注在工作方面,从而降低发生PPS的风险及比率[14]。(3)体质指数:跟PPS相关临床症状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就体质指数,体质指数水平的升高跟女性相关绝经症状之间存在正相关性[15]。针对饮食结构进行、强化锻炼,对体质指数进行有效的控制,尽量使其在标准范围当中,更利于改善PPS的相关临床症状,对PPS的临床预防也具有一定的作用[16]。(4)合并慢性疾病:相关慢性疾病会对围绝经期女性的身体健康情况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同时,慢性疾病通常迁延不愈,长时间的用药干预及其他干预方式,均会对女性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女性出现一系列的精神神经方面的临床症状,如睡眠障碍、抑郁及焦虑等,在PPS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都起到重要作用[17]。针对女性合并的相关慢性疾病进行积极的干预,对其发展及并发症进行积极的预防,通过健康锻炼及心理干预,缓解心理方面的负担及壓力,可对PPS产生明显的缓解作用[18]。
本研究结果提示,干预后Kupperman总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这表明健康管理干预可显著改善PPS女性部分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健康管理干预通过健康宣教、心理干预,使得PPS女性能够充分地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实施健康管理让患者学会正确、科学地自我调节,生活干预从饮食结构、睡眠习惯等方面对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行改善,心理干预帮助其消除自身存在的各种相关消极情绪,让女性能够更加积极的应对疾病及因疾病而导致出现的各种临床症状。让患者从思想上正确认识了该疾病,并且能正确对待它[19]。提高患者进行药物或心理等治疗的依从性,实现规律治疗,按时复查,从而更好地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积极的运动干预能帮助患者提高身体素质,并且适当的运动可以缓解精神疾病及正常人的心理压力及不良情绪,激发其热情,让其身体及心理同时得到有效的放松。除此之外,运动还能够使得关节灵活度得到显著的增加,提高身体状态及自身免疫能力,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改善其相关临床症状[20]。
综上所述,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率偏高,影响女性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相关独立风险因素为婚姻质量、体质指数、合并慢性疾病以及是否工作;健康管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晓燕,王陶然,田喜慧.北京市海淀山后地区部分围绝经期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及绝经激素治疗认知度的调查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2):1404-1406.
[2]王爱红,王晶,孙蔚,等.大医院临床一线40~55岁女性执业护士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J].中国公共卫生,2019,35(8):1095-1098.
[3] Du X Q,Xu L,Wang L J,et al.Comparison of the effect and safety of Kuntai capsule and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perimenopausal syndrom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7,37(7):279-285.
[4]王丽艳,张瑞,金盼盼,等.甘肃省围绝经期女性的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2018,38(6):460-463.
[5]朱玲龑,冉利梅,聂四平,等.677例围绝经期女性维生素D3水平及其影响因素[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7,42(11):1321-1326.
[6]王映霞,吴颖岚,陈霞.更年期妇女对健康知识需求现状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17):3950-3952.
[7]沈涌,王志伟.疏肝健脾汤治疗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疗效观察及对Kupperman、SAS、SDS评分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36(2):496-498.
[8]李淑平,熊正爱,王智亮,等.临床综合干预对围绝经期女性健康及生活质量改善的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1):85-87.
[9]徐曌旭,张会君.围绝经期女性焦虑情绪在睡眠障碍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9,28(7):592-596.
[10]李丽,高伟聪,胡丽丽,等.安今益和替勃龙激素补充疗法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激素水平及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17):1831-1833.
[11] Zhang X,Liu Y,Xu Q,et al.The effect of soy isoflavone combined with calcium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perimenopausal Chinese women: a 6-month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s and Nutrition,2019(12):1-9.
[12]刘芹,唐军伟,蒋纯.桂枝汤加减方调和营卫联合个性化护理用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9,23(10):1967-1970.
[13]陈红,王瑛,屈凌霄,等.上海市奉贤区社区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22):5715-5718.
[14] Miao M,Tian S,Bai M,et al.Total glucosides of Curculigo rhizome to perimenopausal period mice model[J].Pakist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17,30(3):975-978.
[15]王淑芳,张莉,李国慧,等.围绝经期女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雌孕激素水平和血钙浓度的变化[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7,52(4):287-290.
[16]李方凤.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激素水平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130-131.
[17]李丽霞,郜艳晖,陈小娜,等.潜在类别模型在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J].广东药科大学学报,2017,33(6):788-792.
[18]陈远丽,王爱丽,陈宏.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妇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32(12):1438.
[19]谢冰颖,谢丽华,许惠娟,等.疏肝法对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证模型大鼠卵巢黄体生成素受体及促卵泡生成素受体的影响[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8,40(2):143-147.
[20]高伟聪,李丽,刘改欣,等.雌激素替代治疗对2型糖尿病围绝经期妇女血糖的影响[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7,37(5):1019-1024.
(收稿日期:2020-04-17) (本文编辑:张爽)